中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对现象板块的教学

2014-04-10 09:46闫西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现象

闫西伟

摘 要:二十多年来,中小学数理化教学改革往往侧重于从师生关系这一视角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效果也并不见佳。事实上,只有从学生的对象性关系,即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入手,才能真正地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文论述了加强现象板块教学的重大意义,以及学生学习这一板块的各种学习方法。

关键词:现象;主体地位;视角转换

一、变思维视角,从对象性关系入手,真正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十多年来,中小学数理化教学改革,往往侧重于从师生关系这一视角入手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所获得的主体地位也非常有限——只是积极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学生仍是老师在课堂上开动的一部被动的机器,主体地位仍在老师那一边。事实上,只有从学生的对象性关系,即学生与其所学内容的关系亦即学习方法入手,才能真正地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内容入手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莫若首先加强对现象板块的教学。所欣的是,新课程改革加强了现象方面的内容,这就为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思维视角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如果教师仍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敢放手发动学生直面教学内容,不敢放弃自己传统的父母包办和媒妁之言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将永远处于教师和课本的客体地位而不能成为主体。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重视公式而轻视现象,仍不让学生以新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这一现象板块,那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仍不会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不能实施素质教育,仍不会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二、用多种方法学习现象板块,重树学生的主体地位

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板块呢?用这一板块所要求的客观的科学方法,而这些方法本身也成为学习这一板块的主要内容,直到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些科学的方法是:

1.感知。

感知是外界事物进入心灵的唯一门户,感知是认识的基础,感知是观察、想象、概括、创造等智力发展的前提,有无清晰的感知是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分水岭。如何感知?即用五官与事物接触并留下清晰的印象,比如感知苹果,就要看看,闻闻,摸摸,敲敲,咬咬,大脑就会产生清晰的表象。感知万物,是儿童的首要任务,是儿童和成人学习的前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学习之初,若不加强感知教学,终生学习将输在起跑线上。

2.实践实践是智慧和快乐的源泉。

把书中所列的事实过程再亲身体验一次,像伽利略那样手握铁球登上高楼并让他们同时着地,像牛顿那样躺在树下等待天赐杏饼苹果落下,象阿基米德那样把自己浸入盛满清水的水缸以发现浮力定律。还要亲自动手制作模具,创造一个科学的世界。现在,有时髦的直观教学法、模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等,可惜的是,都是老师代替学生去实践,学生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实在是笼中养鸟,庭中喂马,其结果是闭塞眼睛,捆住手脚,何能求其在创造发明的大千世界一飞冲天,一举千里?

3.实验。

不能够用五官接触去感知和实践的事物就以实验的方式认识它。比如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不同特性,就不能继续幽默地使用“把食指伸入烧杯而把中指含入口里”的感知方式诱导学生去感知,而应该用实验的方法。

4.假想实验。

不能进行具体操作的实验,以想象的方法在头脑里实验,其效果与实验等同。即使能够感知、实践和实验的事物,也一定要用想象的方法实验它。这是一条必须坚守的学习原则,因为想象的方法,把白纸黑字翻译为客观现象,把客观现象翻译为大脑表象,使我们看到真正的学习对象。否则,数理化学习便是只见文字不见真谛的盲人摸象,须知言以立象,象以尽意,而意有所随,学生获得想象力,就是获得了学习之宇宙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就是克服了学习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就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

5.体验中小学数理化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没有体验,谈不上学习,甚至连亲身实践也是形存神亡形同虚设。学习就是把书中所写的他人的生活实践经验翻译建构为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而母语就是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翻译的能力就是产生于亲身实践之中的能感知事物神韵的生活体验,就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涵养出来的,所谓体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主体的感受,二是实践对象的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体验中,客体与主体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并使主体产生感受、情感、理解、联想及领悟等诸多心理活动,从而充分地认识事物。只有体验,才能塑造人的主体意识,才能谈得上主动学习。体验要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出发,假如学生能够把自己幻想为一列火车,能体验到火车的起动、加速、前进、减速、受阻、转弯、停止等等情状,那么学习物质的运动定律将感到易如反掌、其妙无穷;假如学生能够把自己幻想为淘气的核外电子,那么学习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将感到如鱼得水、其乐无穷。可惜的是传统的教学并没有这样去教育学生,致使学生的学习流于枯燥乏味、盲人摸象和被动听讲。人类把物质世界和自己的活动通过文字转化为符号世界,学生应该再把这符号的世界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应该象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样把课本实践一次,体验一次,生活一次。所谓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是假知而不是真知,体验课本,应成为树立学习主体意识的首要条件。

立足于感知、实践、实验和体验,迈开类推的步伐,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一个绚丽多姿奇情异彩的数理化世界,抽象出一个现象的谱系。开辟鸿蒙,扭转乾坤,只有通过这一板块的创立和学习,才能树立起学生依靠体验和想象力自由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步入数理化学习的门坎,才能使学生走上自学成才的道路。这是创立第一板块的伟大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现象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