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新课改的几点探索

2014-04-10 16:24吴彦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

吴彦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我们应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课堂改革: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关键词:政治新课改;大思政观;养成教育

作为政治教师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象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思想,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我们适时引导和集中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一些同学还成了小哲学迷,立志将来要当个哲学家。

二、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几名学生就配置一台电话,课堂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和“入心”。针对目前学生家庭大多配有电脑的现状,思想政治课老师还可延伸校外“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班级或年级QQ群、MSN群等,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制作各种学习栏目,展示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自主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语音聊天等形式,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打造一个针对性、个性化、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空间。

四、重视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

在教学中,我从不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了事,而是把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我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照共产主义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进一步我还要求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学会用这个武器去纠正不良社会风气。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上好一堂课,保证学生拿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和参与实践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更好理解和融会教材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系统和拓宽,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校园和社会是学生践行日常道德行为的三个不同场所,三者具有教育承接和互为影响的内部联系,课堂是基础,校园是重要实践场所,而社会则是检验和培育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大舞台,只有当走出校门的学生思维方式、言行举止、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并能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展示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表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学生离不开这个三个相关场所的教育和影响,如果三个场所所给予或渗透的教育是一致的,则学生会加速成长,反之则会抵消教育正面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三结合”原则,即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校内实践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然,政治思想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中学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强化农村寄宿制小学养成教育的意义
浅析如何从学生行为习惯入手抓好养成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