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优化探讨

2014-04-11 03:06彭晓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物理科学

彭晓进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安康 725000)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五大教育领域之一。当今的幼儿科学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是要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和学习科学,在有趣的科学活动中养成热爱科学的情感,在生活、游戏和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认识世界,这正是科学教育目标。因此,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科学素养的高低、科学教育教学能力的好坏决定着这些“准幼儿教师”今后能否有效地履行幼儿科学教育职责,并实现其教育目的。

幼儿师范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和科学活动的教育能力,而对高职专科学校来说,科学课程设置最关键的两门课程就是幼师物理学和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

笔者担任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任课教师,同时三年来作为幼师国培影子实践的负责人,非常关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通过对一线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考察,对幼师国培参训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分析,探讨物理与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优化的策略,以期能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优化提供借鉴[1]。

一、 物理与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优化的必要性

(一)物理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蕴含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幼儿教师物理学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物理学习对提高幼师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解释、掌握很多自然现象和规律,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使幼师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发展能力得到增强[2]。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学校重视艺术技能,轻教育专业素养与技能,很少开设理科类课程甚至不开设。即使开设幼师物理的学校,也存在着教学目标设置不太合理,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学前专业的特色和实用性,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物理困难。

(二)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但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情况来看,尚存在一系列问题。第一,学生对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方法缺乏把握,对活动的内容不能正确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设计需要把相关专业知识与幼儿教育教学理论融合运用到实践中,但幼师学生薄弱的文化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其学习效果,特别是学生在设计科学领域“磁铁”、“电流”、“运动”等与物理相关的主题科学活动时,由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好物理课这部分的知识和规律,又缺乏足够的对幼儿的理性认识,直接导致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科学活动设计流于形式。第二,由于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缺乏,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不注重各环节和各部分间的逻辑性、条理性,活动准备的材料、活动内容与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不对应,尤其在科学探究、实验操作的活动设计中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甚至自已都不能完成的实验操作却设计成幼儿自主探究[3][4]。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非常重视,幼儿教师在弹、说、唱、跳、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方面没多少问题,但对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面对幼儿提出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科普知识不能正确解释。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从总体上来说还有待提高。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容易出现单一化、表面化等不良现象。部分幼儿教师对组织科学活动持逃避态度,不善于分析和解决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各种疑问,不善于根据科学原理进行玩教具的创新制作和开发,不善于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生成性的探究,在选择和开发适合儿童进行长期深入探索的主题方面也表现出不足[5]。

二、 物理与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优化的策略

要解决以上物理教学以及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就必须整合优化现有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学前教育专业中两门主要的科学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一方面让物理教学轻松、有效,让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不再受到基础知识匮乏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整合优化,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和科学活动设计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改革物理教学目标、评价机制,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幼师生对物理等基础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科学教育活动实施效果。本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幼教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根据幼教专业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使幼师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积极开展专业化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她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实施适应幼教专业的教学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她们服务幼教的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5]。

(二) 在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教学中,关注物理等基础课程知识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实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幼师生完成从学习科学知识到科学教学实践的过渡,起到一个衔接学前教育理科课程到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首先,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基础课程知识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些常见主题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从幼儿学习的角度进行讲解复习,进行案例分析。比如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物理中的“惯性”、“速度”、“磁铁”、“电流”等概念。其次,应指导学生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前充分准备,对涉及主题的相关课程知识在不同学段幼儿学习的特点应有充分的了解,注重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幼儿可接受的科普知识。

(三)学前教育专业院校要加强理科教师幼师专业化的培训

科学教育课程的整合优化需要掌握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理论,熟悉幼儿园保教规律,具备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的理科教师[6]。无论是物理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还是学前科学教育活动指导都需要理科教师根据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程整合视点,提升教师课程整合艺术,对课程实施专业化的教学。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及高等师范院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学前教育课程不断优化整合是大势所趋,但无论怎样整合优化,其根本原则就是要适应幼儿科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

[参考文献]

[1] 周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物理与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整合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7):122,137.

[2] 杜虹.意义与方式:对职业学校加强物理教学的初步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 华红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浅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6):86-89.

[4] 李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7-148.

[5] 钟晓.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 袁继新.科学教育对理科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挑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S2):113-116.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物理科学
只因是物理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处处留心皆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