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4-04-11 04:40侯建强
关键词:预设教学活动利用

侯建强

作为课程的来源和母体的课程资源在新课改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作用于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课程活动的整个历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发生状况可分为预设性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而生成性课程资源因其对课程的契合优势和所展现出的积极效果,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但是,什么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有哪些特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所有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探讨。

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要探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先得明确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是何?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界说:(1)总和说。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2)系统说。范兆雄认为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它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3)要素条件说。认为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凡是具有课程意义,能够作为课程的要素进入课程的教学资源,都可成为课程资源。(4)途径方法说。顾明远认为课程资源是指为设计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服务的各种可资利用的途径、方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程资源具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均指向课程编制、课程活动。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课程活动的应有内容。二是都涉及到了课程的要素和条件,包括人力、物力、知识、思想以及途径、方法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认为是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各种要素和条件。

生成性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下位概念,包含于课程资源之中。生成,《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变易”。“变易”就是变化、变换。简而言之,生成性课程资源也即变化、变换的课程资源。这种变化、变换并不是说生成性课程资源本身是不确定的,而是说受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情境、参与者的知识经验情感思维差异、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非预设的、超预设的课程资源。这些非预设的、超预设的课程资源实质上就是生成性课程资源。从这种意义上看,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要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教育教学活动变化产生的课程资源,并使之发挥教育教学价值的过程。

既然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变化、变换的,那么动态性便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这种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其产生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基于某一问题、某则材料的相互交流、沟通中,是二者积极思考、深入讨论,以致触动心灵、引发感悟的结果,是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建构的产物。它的出现不是预先设计的,事实上,教育教学活动自身也不可能按照预定的安排进行,而总是受到突发情况的影响。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可能只是提供了其产生的部分材料或场景,而其所产生的结果乃至表现形式是意料不到的。同一材料经不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掘加工,会导致不同的资源获得和资源需求,反之亦然。在这些资源获得和需求中,有些可能是我们熟知的,但并非预设的;有些却是“奇思妙想”。

生成性课程资源所具有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其无法被预设,同时也意味着其不可能是现成造就的结果。它必然只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实施产生反馈、调整作用,使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新的耐人寻味的结果。就课堂教学而言,它存在于师生、生生互动中,存在于问答、讨论、演示、作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过程性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显著特点。

教育者只有充分准备、满怀热情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启发受教育者的思维,不断反思优化预设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而采取相应和恰当的“即时行动”,才有利于有意义的课程资源的生成,使之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为生成性课程资源发挥作用是即效性的。即效性要求即得即用,这样才能产生令人惊喜的理想效果。那种事后想起来重拾记忆的作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无疑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二、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引作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率性而为,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基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其开发与利用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开放性原则。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一种开放的风貌看待和处理。具体来说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方式。开放的环境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鼓励参与者互相讨论、辩驳、争鸣,自由表达不同意见、不同声音;开放的心态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以丰富的情感推动教育教学活动,以活跃的思维引领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一种散发独特魅力的富有包容性的创造性活动;开放的方式就是要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地采用各种方式,探索新的方式,以更好地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

2.导向性原则。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动态性。这些以动态方式出现的课程资源往往纷繁庞杂、多元多样,其中有些难免讹误迭出、流于表面或者脱离现实。鉴于这种情况,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导引、指向是十分必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导向性就是要将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导向正确轨道、深层内在和现有条件等等。所谓导向正确轨道,是指避免资源获得和需求偏离教育教学活动主题或面临的问题和材料,纠正可能出现的事实错误、逻辑混乱、思维偏滞等,使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顺畅运行;导向深层内在,是指对流于表面、形式化的资源获得和需求,应该引导其加强理解、深入探究,力图达到事物或问题的内涵和实际所指。导向现有条件,是指要从实际出发,把不切实际、现有条件无法满足的资源获得和需求,巧妙地转化为开发和利用现实能够提供的条件,而不必等待条件成熟时再开发,从而实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即效性,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3.整合性原则。面对纷繁庞杂、多元多样的生成性课程资源,除了对其进行导引、指向,还必须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归纳、重组和总结,即整合。

三、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紧密关联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之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之中也会进一步促进开发。就生成性课程资源本身特质来看,无疑,它能将这种关联体现地更为彻底。因为它就产生、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开发与利用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融成为一体。相对于教师而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挖掘教育教学活动中潜在的课程资源的过程。接下来提供几种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以供参考。

1.倾听问号。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给出完美的“终结性”答案。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之生有涯,而知无涯,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资料、方法、成果等不断出现,不仅问题的答案在变,甚至问题本身也被质疑。同时人们本身所处的立场、价值取向、利益趋向、看问题的角度等等,都会使问题的解答复杂化、多样化。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出疑问,表现出不解,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都是正常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这些问题可能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但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释解是教学的有益拓展,也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教师不应把学生提问题视作捣乱、起哄、搞怪或者意外,而应用心倾听,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领略其独特魅力。

2.启发疑情。“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按照课程计划,将预先设置好的问题、准备好的材料有条不紊地能动地呈现出来,保证教育教学的知识量和活动量,使教育教学过程有序而完整。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他们的言语动作里捕捉反馈信息,追踪他们对问题材料的理答解析,适时反问追问连问,并进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资源,启发学生深入探究,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索更广阔更深邃的领域。这种启发疑情所带来的种种延伸,也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并将对学生的成长和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创设情境。教师应掌握主动性,尽可能发掘现有条件力量,创设有利情境,推动生成性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围绕某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场所布置以及榜样、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营造某种教育教学情境等。这样,教育教学活动不在局限于书本、课堂和学校,有利于把间接的理论知识和直接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2]宋林飞.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小红.论生成性课程实践的捕捉和利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猜你喜欢
预设教学活动利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