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石油工程“中国”号

2014-04-13 04:18何世念李泰豫
中国石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阿美页岩钻井

□ 本刊记者 何世念 李泰豫 马 玲

编者按:发展高端、建设世界一流,是中国石化转型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成立以来,重组整合、调整结构,坚持把打造高端作为公司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具有综合全面的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独特优势,大力拓展高端市场,高端业务在总体业务中的比例从约10%增长到约30%,在海内外市场树起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的品牌。本期《关注》组织了四篇文章,对石油工程公司推进高端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石化进军世界一流的战略与措施。

整合资源,建立高端技术支撑体系,抢占海外高端市场,石油工程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具有综合全面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独特优势,树起中国石化品牌。

“此刻,我们见证了国产桥塞和它的配套技术,第一次成功应用于页岩气商业开采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工程技术完全摆脱对外国公司的依赖!”8月25日,在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页42号平台,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摄像机镜头前激动地说。

在国外,石油工程公司在标准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中东市场与国际一流油服公司同台竞技,打出了“中国石化”的品牌,如今已成为沙特阿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陆上最大的钻井工程承包商。

近年来,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整合资源,加快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在国内外石油工程高端技术服务领域频频发力,高端市场份额快速增长,高端业务的比例从10%上升到近30%。

□ 2013年6月,江汉石油工程公司自主研发施工的多级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工艺,在涪陵焦石坝工区焦页1-2HF井,完成22段分段压裂施工,创工区分段压裂段数最多纪录,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中国石化页岩气压裂试气技术空白。李泰豫 供图

建立高端技术支撑体系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立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是打造高端的重中之重。”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宗铁告诉记者。

石油工程公司是由分散在各地的原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公司重组而成,各地区公司大而全、小而全,力量分散,业务结构和技术同质化现象严重。要拓展高端市场,就必须整合各公司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建立高端化的技术支持体系,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为此,该公司将技术服务业务从工程承包业务中剥离出来,根据各地区公司的优势业务和特色技术,组建若干比较优势突出的技术服务公司,如胜利石油工程的钻井、中原石油工程的压裂、江汉石油工程的页岩气等。同时,按照高端业务与中、低端业务分灶吃饭的原则,对技术服务公司独立核算、分开考核,促进技术服务业务和高端业务加快发展。

公司强化研发体系建设,整合人、财、物、技术等科技资源,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加快构建地球物理研发中心、井筒技术研发中心、石油装备研发中心、石油工程建设研发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建立高新技术发展孵化平台,逐步形成研究中心、技术(产品)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有机结合的研发体系。地球物理公司整合资源、开发海外高端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赵殿栋说:“针对以往海外资源分散、市场分散、所属分公司目标市场重叠、内部过度竞争等问题,我们开展海外资源的整合,加强对市场整体发展的统筹规划,统一品牌形象和管理机构,制定了海外短、中、长期发展布局规划,成立国际业务发展中心,统一管理海外业务,并依托石油工程公司海外平台在18个国家设立物探项目经理部,负责所在国家及周边市场的开发、人员队伍的管理、客户关系的维护。避免多头对客户沟通和内部的恶性竞争,发挥了公司整体的市场、技术实力,凝聚了市场开发的合力。

地球物理公司以“打造区域性规模化市场”为目标,瞄准勘探开发投资活跃、市场潜力较大的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集中优势资源,以重点市场为中心向周边国家市场辐射,推动市场连线、连片发展,海外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公司开辟了墨西哥、毛里塔尼亚、肯尼亚、喀麦隆等新市场,将业务拓展至31个国家和地区,中东、拉美、非洲三个过亿美元收入的海外规模阵地基本形成,今年海外中标合同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攻克页岩气技术

开拓高端市场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和工具。主管物资装备的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刘汝山说:“装备是打造高端的载体和依托,有什么技术水平的装备,就决定了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模式。要占领高端市场,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硬件装备,研发高端先进的工程装备、仪器、工具,占领高端装备市场。”

2014年8月,我国页岩气开发又一关键技术装备——国产桥塞及配套技术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焦页42号平台成功应用。这意味着中国石化完成了页岩气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制造完全摆脱了对外国公司的依赖,全面实现国产化。

长水平段分段压裂技术被称为页岩气开采的“命门”,而桥塞则是用于分段压裂的“分割器”。它既要能承受住井底的高温高压,又要容易被钻头钻通以便气体汇集,研发、制造难度极大。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一核心页岩气设备的制造技术难关。

此前,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长段水平井钻井技术、泵送桥塞大型分段压裂等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000型成套压裂装备等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装备已在涪陵页岩气田成功应用。2013年3月成功研制出3000型压裂车,代表了世界压裂装备技术的最高水平;自主研发的裸眼封隔器、桥塞等井下压裂工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国际同类设备价格降低了50%以上。

在外国公司实行技术封锁、关键装备只租不卖、技术服务完全保密的情况下,经过两年多的科研实践,石油工程技术公司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开发配套技术、装备系列,在钻完井、井下作业、测录井和装备制造4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具备了为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同时大幅降低了开采成本。

“记得2011年刚开始打页岩气水平井时,好多钻井技术掌握不了,被外国公司卡着脖子要钱,老外要多少就给多少。”回忆起2011年钻探中国石化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时的情形,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专家王伟依然记忆犹新。

“2012年某外国公司卖给我们的油基钻井液一立方米要两万多元,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油基钻井液一立方米只要9000多块。”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专家李忠寿做了一番比较。

涪陵页岩气田正在加快推进百亿立方米产能建设,由石油工程公司制造的红色压裂车,在繁忙的工区格外醒目。如今这里90%的压裂设备都是由石油工程公司所属的石油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生产的,该公司为我国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国产高端装备支撑。

“在涪陵工区,我们生产的牙轮钻头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8%,金刚石钻头占有率也达到60%左右。”该公司在涪陵工区的技术服务人员王宪忠说。而在2013年,国产金刚石钻头在涪陵工区市场占有率不足30%,大多被国外知名厂商垄断。

在热火朝天的涪陵页岩气工区,国产化页岩气工程技术与外国公司论伯仲、决高低的竞赛时有发生。今年4月,焦页9号平台就上演了这样一幕:焦页9-3HF井,江汉工程用自有技术对1611米水平段进行18层54簇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施工;10米开外,某国外知名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在进行多级射孔操作。施工结束时,负责该口井施工的外方技术负责人用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江汉工程的泵送桥塞多级射孔技术进步得这么快,没想到能与我们同步完成!

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的攻克,使石油工程公司成为国内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的引领者。今年来,公司已经新开发了神华集团、华电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的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市场。

亮剑沙特

高端市场的主阵地在海外。“只有到国际市场与世界一流油服公司同台竞技,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占领高端,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雍自强这样说。

钻井是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抢占海外高端市场首先要从钻井领域开始。中东作为世界“油仓”,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工程市场,而中东市场的老大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以“SINO”打头的中国石化钻井队伍近年来在沙特石油工程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中东市场上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现象。

“你们已经是第一了。”2012年10月的一天,沙特公司SINO10钻井队甲方监督埃及人萨利曼,一边在纸上划着图示,一边念念有词:“同样井况的气探井,老牌的ADC-21钻井队需要140天,ADC-23钻井队需要230天,SINO10钻井队呢?105天!即便这样,还有15天是第三方服务商耽搁的。”坐在他对面的SINO10钻井队平台经理张培强满意地笑了。

“我在亚非多个国家工作了33年,在100多个井队待过,中国钻井队伍是最好的!”萨利曼说。

沙特市场以要求严格、竞争激烈而著称,这里严格执行北美标准,技术起点高、工作标准高、装备配置高、队伍素质要求高、管理监督严,聚集了众多国际一流的石油工程劲旅,仅陆上钻井业务就有美国、中国、沙特合资公司、意大利等17家钻井承包商参加角逐,被誉为“国际石油工程奥林匹克赛场”。

从2000年进入沙特市场开始,中国石化钻井队伍就是一个“搅局者”。中国石化钻井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闻名,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在沙特阿美组织的钻井承包商挑战赛中,以“SINO”打头的钻井队不断创造新纪录、新指标。SINO7钻井队就曾创下了沙特阿美海洋及陆上四大区块作业最高指标,SINO1钻井队则多次在油区钻机评比中位居榜首。这些成绩,让同行震惊,让业主兴奋。

按照沙特阿美的标准,60至80分为可以接受,80至90分为很好,90分以上为非常优秀。如今,中国石化所属的17支钻井队甲方综合业绩评价整体进入优良行列,从一般钻井承包商升格为阿美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石化钻井队也成为哈里伯顿等国际油服公司在中东地区的首选钻井承包商。

2010年,沙特阿美公司首次尝试钻井大包模式,哈里伯顿联合中国石化钻井队共同承揽沙特阿美公司第一个钻井大包项目——为期5年的GHAWAR油田钻井项目。目前初步估算,这次大包项目为阿美公司能节约20%以上的成本支出,成为沙特阿美、哈里伯顿、中国石化三方共赢的项目合作典范。

后来,阿美公司继续推行大包井招标,参与招标的哈里伯顿、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国际油服公司,都不约而同向中国石化钻井队伍抛出了希望合作的“橄榄枝”。中国石化石油工程队伍在沙特市场成功实现了由日费项目向高端大包井施工项目的转型。

2013年9月8日,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与沙特阿美公司签订11部70D钻机服务合同,服务期为5+2年,总合同超15亿美元。这是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海外最大钻井项目,由此,中国石化在沙特服务钻机达到48部,成为沙特阿美公司最大的钻井服务商。目前,公司在沙特市场的业务涵盖井筒、物探、地面等专业。沙特阿美公司对中国石化的技术能力充满了信任,特别要求中国石化派35名地球物理工程师去为阿美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在全球石油工程领域,沙特的标准最高,在这里待过,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中国石化钻井人眼里,沙特市场是吸收先进理念、扩大国际影响、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绝佳阵地。

树起中国石化品牌

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宗铁告诉记者:“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的最大特点是专业齐全,业务涵盖了从物探、钻井、测录井、完井、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油藏管理等石油工程的10多个专业,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石油工程公司,能够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这是我们与国际四大油服公司相比的独特优势。”

石油工程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具有综合全面的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独特优势,分别与墨西哥、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油田综合服务项目合同,业务包括地质研究、井筒工程、油田地面建设、采油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服务,在海外市场开创了油田综合服务的新模式。

□ 2013年6月,焦页1-3HF井的施工现场。李泰豫 供图

目前,该公司有17台钻修井机为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等业主提供服务,成为厄瓜多尔最大的石油工程服务承包商。在巴西市场,公司成功实施GASENE天然气管道项目,累计完成合同额18.5亿美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这样,中国石化石油工程的品牌在美洲地区树立起来。

为顺应国际技术发展的趋势,突出公司的特色技术优势,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整合集成了中国石化物探领域60年的先进技术成果,于2013年11月向全球推出了独特的技术体系——I技术,将中国石化的特色物探技术集成在一个平台上。I技术体系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精细地震勘探技术、复杂地区复杂油气勘探技术、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非常规资源勘探、实验地球物理技术、地球物理装备、地球物理软件等八个方面的特色技术,涵盖了地球物理软件、硬件、理论、技术与实践,能够提供贯穿油气田全生命周期的地球物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石化地球物理技术品牌,I技术体系的发布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正在成为公司外拓市场、打造高端的利器。今年来,地球物理公司成功打入中东地区的高端处理业务市场,首次获得了沙特阿美公司三分量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项目;获得了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采集处理一体化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在国内,中标了延长石油过亿元的采集处理项目,以及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等多家单位的页岩气勘探、微地震监测、三分量四维地震勘探项目。

“我们公司的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实现产值翻番、国际市场收入和利润占50%以上,成为全球陆上第二、综合实力前五强的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服务商!”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赵殿栋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猜你喜欢
阿美页岩钻井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估值300亿!沙特阿美拟分拆上市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未来30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变废为宝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改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