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

2014-04-15 23:13张丽冰
高教探索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加坡技能社区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张丽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广州/51042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CIA110155)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服务学习是增强职前教师实践和体验的一种方式。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契合了新加坡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社区参与的需要及职前教师准备计划的要求,其在实践中呈现出国家支持有力、学校响应积极;专业强调、服务兼顾;规划细致、任务明确的特色,这些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服务学习;职前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学生问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学这个有什么用”?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依据现有的经验无法体会到所学知识和理论有什么价值,这往往带来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否定情绪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困惑。另外,教师职业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影响学生。所以相比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职前教师的关心、服务和志愿意识的价值观同样重要,而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完全实现的。面对职前教师培养中课堂教学带来的困惑及教师职业本身特性的需要,加强职前教师的实践和体验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中,学生获得实践和体验的途径主要来自于教育实习和教学见习,除此还有来自于志愿组织的“义教”活动。教育实习和教学见习关注于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义教”活动则关注于对社会的服务,它们各执一端。而服务学习建立起了学业目标和服务的桥梁,实现了学业和服务的连接。它走出了依赖教室培养职前教师的方式,让学生服务于社会,并在服务中认识、理解教师职业,得到学业和服务的共同发展。服务学习是加强职前教师实践和体验的一种有益尝试,其正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校中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从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的缘由、案例和特色来看新加坡对于服务学习的深入实践,以期对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服务学习的含义及作用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一词是在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首先提出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素质,率先把传统的社会服务转向服务学习,把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原先设定的学习目标。

服务学习走近职前教师教育并非偶然,其“实践和体验”的内核精神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杜威在进步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学习者中心教学(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1]。杜威倡导经验学习,指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学生不仅在体验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在课程中不能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同时,泰勒(Ralph Tyler)在阐述“泰勒原理”时也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产生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其后科尔伯(Kolb)在杜威的基础上建立了在服务学习课程开发中广泛使用的经验学习模式,指出一个学习循环包括了4个部分,分别是:具体经验、反思经验、综合和抽象概念及在新情境下检验概念。[2]

服务学习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雅各比(Jacoby)将服务学习界定为一种经验教育——除了参与社区活动、满足社区需求外,还需精心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3]丹尼尔斯(Daniels)等人把服务学习当作教学参与的一部分,他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能够将有意义的社区服务与教学和反思整合起来以丰富学习经验、增强公民责任感并加强社区联系,这种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4]

服务学习可以和多种学科结合,如科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目前,许多教育机构使用服务学习来促进职前教师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及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弗里德曼(Freedman)强调了职前教师参与服务学习对于多方参与者的积极作用。[5]维克斯(Vickers) 指出经历过服务学习的职前教师对于未来学生的多样背景及多元发展需求有了更多认识,对于学生的社会情感有了更深理解,并获得了对于职业的现实看法。[6]服务学习对职前教师的学业作用也很明显。以语言职前教师服务学习为例,在多元文化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是在学习者发展与社区的关系中自然发生的,在社区中,为了更加深入有效的交流,职前教师会本能地提出有关语言和文化的问题,寻找答案,并将获得的新知识运用到真实、具体的情境中。服务学习提供给职前教师将语言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语言技能的机会。正是由于服务学习对于职前教师发展的积极作用,职前教师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为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行选择。

·理论探讨· 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二、新加坡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实施服务学习的缘由服务学习在1999年由新加坡国家青年委员会(National Youth Council ,NYC)引入,其后得到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及各种教育机构的发展。为了推进服务学习在新加坡的实践,教育部为青年和青年工人出版了有关服务学习的手册,并为青年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提供资助和奖励。国家青年委员会专门设置了服务学习的国家最高奖——服务学习青年奖(Youth Service-Learning Award,YSLA),授予卓越、创新的服务学习青年。那么,新加坡为什么要引入服务学习?为什么要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实施服务学习呢?

(一)服务学习与新加坡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契合

服务学习强调对于学习者的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培养的积极作用,这与新加坡政府提倡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全面教育相吻合。2009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21世纪能力框架(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mpetencies Framework)(见图1)。该框架呈现了以发展价值观和品性为核心的全面教育的内容和层次,中心是核心价值观(尊重、责任感、坚韧、诚实、关心、和谐),中环是社会和情感能力,外环是全球公民素养和技能。中环和外环的能力与技能都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在这一框架的指引下,新加坡政府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培养起积极的品性,成为自信的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积极的贡献者及关心的公民。

图121世纪能力框架

(来源:新加坡教育部,2010。)

(二)服务学习与新加坡重视社区参与契合

新加坡的学校通过公民课、德育课及社会、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除此,更多是通过与社区建立联系和互动的服务与体验学习来完成。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进学校参与社区服务计划(the 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me ,CIP),该计划在1997年全面推向了新加坡的所有层次的学校,要求学校通过承担小型的项目来参与社区以帮助建立社会联系及公民责任感。可见,服务学习成为新加坡增强公民参与社区生活,建立对新加坡社会归属感的载体和重要途径。通过服务学习,学校与社区建立联系并反哺于社会。

(三)服务学习与新加坡以价值观为驱动的职前教师准备计划契合

在向学校推进CIP的过程中,各级学校非常需要有能力和富有经验的教师来指导,这对教师及职前教师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21世纪的教育从业者,在寻求教师准备计划与学校的需求相结合的过程中,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①采用价值观驱动(value-driven)的教师准备计划,围绕三种价值范式(value paradigms)进行:学习者中心、教师身份认同、服务于专业及社区,这些价值观形成了VSK②模式的基础,为21世纪教师专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价值基础,其含义如表1所示。

为了培养21世纪的学习者,需要培养出21世纪的教师,服务学习凸显了VSK模式及21世纪能力框架中强调的特性,为职前教师了解自己和社区创造了机会。通过服务学习,培养了职前教师关心、尊重、合作、职业精神等品性,发展了反思、教学、合作、协助等技能,并习得了包括自我、学生、社区、学科内容及多元文化知识。

由此可见,新加坡从职前教师的服务学习入手,培养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从业者,再到培养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21世纪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职前教师进行的服务学习建立起了职前教师与未来学生的桥梁,形成了从发展职前教师到影响未来学生素质的一种必然逻辑。

三、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职前教师准备计划(preservic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me)的一部分,从2005年7月开始要求所有职前教师进行服务学习。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明确规定通过服务学习需要达到三个目标:参与社区并满足当地的需要;发展在正式的课程中无法充分达到的价值观和技能;为成为真正教师后担当社区参与计划的领导角色做准备。国立教育学院的服务学习计划中以“团体服务学习”(Group Endeavors in Service Learning,GESL)著称,它已成为职前教师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第一年的必不可少的经历。每年大约2200名职前教师和130名指导教师参加到服务学习项目中,项目分别在1月和7月开始,持续9个月,期间需要他们与选择的伙伴组织进行服务学习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服务学习中既有大规模的学生参与,又有众多教师的密切指导。职前教师需要同指派的指导教师就小组工作中的问题、服务项目的规划、实施等于每个星期进行两个小时的讨论。小组需要至少20小时直接参与到伙伴组织中,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开展有益的项目。指导教师根据服务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再加上小组的协作性及同社区的交流来对小组进行评价。最后,在由国立教育学院组织的“服务学习日(ServiceLearning Day)”上庆祝服务学习项目的完成、展示小组的过程表现及成果,并配以展览展示。在开展服务学习的过程中,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学生志愿服务学习社团——服务学习俱乐部(NIEs Service Learning Club ,SLC),为服务学习的开展也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新加坡职前教师在服务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多样,涉及到的主题有社区建筑和发展、环境保护、动物福利、品格塑造、识字教育、社会福利及音乐和艺术。受益者包括儿童、青年、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弱势群体、环境和动物。

以下我们从具体的服务学习案例中来看服务学习在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实践。

近年来大量外国工人涌入新加坡,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针对此问题,GESL设计了一个服务学习项目来帮助社区中的外国工人发展在新社区中的交流技能。服务学习小组希望以此建立起服务项目和英语教学的联系。[7]他们经过精细设计、实施,成功完成了服务学习项目。该服务学习项目的设计环节和描述如表2,实践效果如表3所示。表2服务学习的设计

设计环节 具体描述服务学习目标 通过超过3个星期的6节系列课程

提高外国工人的英语语言技能来改善他们的就业能力及独立性;

使外国工人具备表达一般健康和工作事宜的词汇和短语;

使GESL的小组成员能运用英语课程知识和技能来设计和组织服务学习;

使GESL的小组成员更加关心新加坡外国工人的生活。服务学习内容 在事先咨询伙伴组织后确定英语日常会话、健康、疾病、工地安全和购物等主题,并针对工人在听、说、读及交际技能上的不同水平进行区分。服务学习实施 每节课中,都有一位中文翻译和一位泰米尔语翻译在旁边,当小组遇到了新词汇和不熟悉的语法结构时可以求助于他们帮助翻译。为了应对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小组用言语和非言语方式来表达“接受”、“鼓励”、“支持”和“尊重”。设计的课程中包括了图片手势、角色扮演和语言提示,以便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更有效交流,表达情感。服务学习反思 在6节系列课程中,小组成员主动反思课程需要怎样讲授及怎样修改能更好地加强理解和提高有效性。

注:根据NIE进行的服务学习成果汇报整理而成。

表3服务学习的效果

职前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同外国工人的互动使得职前教师改变了他们对外国建筑工人的看法,小组成员意识到许多外国工人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英语语言的理解造成的。

对于新加坡社会中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居民和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在服务学习中他们挖掘了自己的能力并加强了相关的教学技能,为他们未来的教学生涯做了更好的准备。

课程的规划和实施为小组提供了设计具体教学的机会,他们将《英语语言课程研究》(Curriculum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课中学到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区中(这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或中学课堂的实践)。在服务学习中主动使用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常用的技能,如教学中分步游戏、角色扮演和引发兴趣的道具等。服务对象 外国工人很好地掌握了服务课程并在他们的工作中能用英语自信交流。

注:同表2。

四、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服务学习的特色从以上新加坡引进并实践服务学习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服务学习的一些特色。

(一)政府支持有力,学校响应积极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学业带来了“学以致用”的收获,而且带了公民素质提高等丰厚的社会效益。正是基于对服务学习的充分认识,新加坡政府给予了服务学习有力的政策支持,无论是“21世纪能力框架”、“社区参与计划”及青年服务学习国家奖,这些来自政府的宏观政策和声音给予了服务学习极大的支持。另外,作为新加坡唯一的教师培训基地——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积极响应政府对服务学习的倡导,将服务学习纳入到职前教师教育计划中,作为职前教师的必修课,为他们未来作为教师实施社区参与计划做好准备,形成了以职前教师的价值观培养促进新加坡21世纪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二)专业强调,服务兼顾

新加坡的职前教师教育得到了教育实证研究的支持,形成了以服务内容与教学准备相整合的优势。新加坡的服务学习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强调职前教师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来设计服务学习。如在对外来工的英语培训的服务学习中,明确将《英语语言课程研究》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新的社区教学环境中,这种突出职前教师专业特点的服务学习,为职前教师“学以致用”搭建了实践和体验的平台,形成了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呼应。在这个过程中职前教师一方面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专业理论和知识的情境化促进了他们对于教师职业及教育理论的理解。

(三)规划细致,任务明确

新加坡的服务学习对其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环节都有明确设计和精心准备,并且要求在服务学习中进行积极地反思。另外由于服务学习涉及到的参与者较单纯课堂教学复杂,因而新加坡的服务学习中明确规定了教师每个星期指导的学时、学生参与服务的学时,及指导教师评价的依据和方式。这些细致的规划和明确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

五、启示

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职前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师和公民角色的转换提供了教育平台,也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新路径,这为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服务学习是我国增强职前教师实践与体验的一种补充

2011年10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将“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8],这从宏观层面上确立了“实践与体验”对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教育实践现实仍不令人满意。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在大四进行教育实习,除此之外,每年也有诸如“三下乡”(“义教”)的志愿服务,但是这些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前教师对实践与体验的需求。虽然教育实习让学生走到了实际的教学中,但由于现实中的教育实习往往处在学生临近毕业——又要找工作,又要写论文的紧张时期。尽管学生也会在教育实习中习得很多教学实践知识,但是很快就被毕业前的种种事由冲淡了,或者说学生还没有机会去进一步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去实践和检验并体验就匆匆结束了职前教育。而志愿“义教”活动往往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十几天),参与的学生虽普遍认为可以了解穷困地区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但是因缺乏规范的程序、专业指导及深入反思,这些志愿活动的实施效果也比较有限。所以为了加强“教育实践与体验”,除了改革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志愿活动的管理外,服务学习也应该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尝试。

(二)实施服务学习还需注意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及文化

尽管服务学习在很多国家实施得非常深入,但是我国在实践服务学习中仍要关注国情和文化的差异。从2000年左右服务学习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国内的学术界,其中主要是针对美国服务学习的理论、方式和模式等进行学术讨论和借鉴,随后出现了主要针对培养公民意识而进行的服务学习课程,如,2007年南开大学在中国内地首次将服务学习建立为无专业无年级限制的大学公共选修课。除此,服务学习的理念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尝试还非常少。

服务学习需要学习和服务的结合,而谁可以成为服务的平台是关键。在一些服务学习深入开展的国家,其社区发展得比较成熟,社会成员参与社区的意识比较强,这为服务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如,新加坡政府推行的“社区参与计划”,规定所有层次的学校都需要参与社区服务。而在我国,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都相对较迟,1985年才由民政部门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把社区概念引入实际生活。除此,由于长期的中央集权使得民众形成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心理,民间流行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遗风。而 “社区服务要求的是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实现社会互动互助,进而分享共同参与的社会成果。”[9]可见,要在我国进行服务学习,其依赖的社会环境还需改善,社区建设还需加强,否则服务学习便成为学校教育理念上的一厢情愿。另外,除了社区发展滞后于很多发达国家外,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距大,这也带来社区发展的不均衡。因此,服务学习目前在中国还只是停留在试验阶段,离大规模的推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结语

尽管服务学习在中国的推进存在很大的困难,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理念或策略被借鉴到我们的职前教师教育中。如果在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中能有意识地引导职前教师去了解当地学校的社区文化、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家庭背景和社区状况等真实的情境,这将有助于职前教师走出“象牙塔”式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实践知识的建构。而如果我们能在“三下乡”等“义教”活动中更注重“学有所用”、“学有所专”,增加教师的指导和积极有效的反思,那么关注于服务的志愿者活动将会使职前教师同样成为受益者。

注释:

①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NIE)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的一部分,负责新加坡的师资培养。

② VSK模式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培养教师专业人才的模式,是在原来的ASK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模式强调了对职前教师价值观的培养,价值范式贯穿于职前教师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Dewey, J.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M].New York, NY: Macmillan, 1938.

[2] 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4.

[3] Jacoby, B.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M].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6.

[4] Daniels, K.N., Patterson, G.,Dunston, Y.Rules of engagement: A service learning pedagogy for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Journal for Civil Commitment, 2010, 15: 1-16.

[5] Freedman, M.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Adult mentors, urban youth, and the new volunteerism [M].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3.

[6] Vickers, M.Reversing the lens: Transforming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servicelearning[C].In S.B.Gelmon & S.H.Billig (Eds.), From passion to objectivity: International and cros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servicelearning research 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7: 199–216.

[7] Rozario,V.Low, E.Avia, Cheung.Service learning us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Singapore [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2:324.

[8] 胡惠闵,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 [J].全球教育展望,2012(6):10-21.

[9] 李东泉.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3(5):77-81.

(责任编辑陈志萍)

猜你喜欢
新加坡技能社区
高级技能
社区大作战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