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乡愁”观

2014-04-15 14:42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乡愁城镇城镇化

金磊

2013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让更多的国人记住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话,此句虽是一个战略目标,但“乡愁”二字确拨动着许多人的心弦。事实上,还在2010年11月崔卫平先生出版了他的《思想与乡愁》,它是一本论及电影、图书、地震等一些时事内容的书,之所以选择思想与乡愁的关键词,不仅是为了理智剖析,也是要评述人文情感纠缠,但对照中央城镇化工作公报发出的“乡愁”责任说,我更感到,有思想的乡愁是城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且不可为了以乡愁为名,而隔靴搔痒或隔岸观火,必须要将自身的理论研读与国家境遇、公众觉悟及文化警醒相结合。面对“文化城镇化”的大思路,要自觉拷问:作为一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者何以抗争?何以在保护策略与技术途径下,守得住乡愁与城愁,不误入歧途;在中国建筑文化丰富且大发展的当下,如何建构互动通道,如何展开科学规划前提下的思与行,中国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自身求索,更需要从认知发达国家先进做法中看到镜鉴点。

1 国外城镇化对“乡愁”的释义与科学途径

美国文化遗产的字典对“乡土”一次的定义是:乡土是关于某一特定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其含义包括与高适用性、高效率的“普通城市”规划理论截然不同的视角。“乡愁”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和将来时,它更为重要的命题是,如何在时代浪潮激荡中重建一个有活力、有希望的故乡。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它标志着全球城镇化时代已经到来,但应看到国外城镇化的轨迹“乡愁”守望不乏经验和教训。

1.1 城镇化建设的国际比较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现代化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从而文化个性日益被消弭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与工业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它绝非仅仅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而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是一个国度与民族走向未来的勇气和信心。欧美及日本的城镇化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对工业化的“拉动”与文化的传承。美国的城镇化具有典型分散型特征,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实现大都市群的兴起,虽历时漫长,但发展均衡,这与美国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是分不开的,也受益于其宽松的移民政策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如今美国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城市群。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实施政府主导下的高度集中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对少数几个都市圈实行优先集中开发,在一定的区域内发展由核心城市主导的城市群。1945年“二战”后,东京逐渐从战时的“神都”建设中恢复过来,1961年便颁布了《促进不发达区域发展法》,1962年颁布《促进新工业城市建设法》,从而统筹建立了一个连接东京湾、依势湾和大阪湾的60公里长的特大城市群地带,此外日本还通过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走集中型城镇化模式,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在文化守望上更有益于一系列有文化记忆的作法,从而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杜绝简单的“造城”运动,城镇化得到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并未成为埋葬“乡愁”的坟墓。从此种意义上讲,“乡愁”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应关注的“城愁”。

相应的对比城镇化的失败路径是“滞后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如泰国曾是“亚洲四小龙”,拥有较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其后来城市化举步维艰,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和“虚假繁荣”状况,也出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滞后作法。而缺乏产业支撑的拉美国家则大多步入过度发展的泥潭。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两者缺少协调发展,多数拉美国家长期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没有了“乡愁”的底线,放弃了比较优势,城镇化发展与国内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越来越弱,国家和城市无力在结构和质量上持续发展以支撑城镇化,虽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无法得到相应的就业,形成了城市中的大量新贫民窟或造成“毁城”的文化灾难,这是无序且过度城镇化的恶果和招致的祸根。

1.2 英国城镇化何以记住乡愁

刚过去的2013年,英国建筑界一件大事是伦敦夏德大厦(Shard)建成开幕,这座号称欧洲最高、如同一块尖尖的三角形玻璃片的建筑让人们褒贬不一,喜欢者说它是伦敦的新创意,讨厌的人则认为它与伦敦“乡音”格格不入。近几年来,由“明星建筑师”(starchitects)设计的“名片式建筑”热潮开始降温,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无视城市环境传承文脉的项目遭到各界人士的反思。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伦敦肯辛顿公园内的九曲湖萨克勒画廊(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设计的附属餐厅,采用了她最拿手的大幅度回转曲线设计,建成后成为“新”创意的千篇一律典型,毁大于誉。这些既是英国文化创意的奇葩,也是对城市化发展中“乡愁”理念的正反两方面诠释。

英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很重视以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导向,进行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镇的建设,如制定专项法律规范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在1953年便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尤其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和产业发展特点予以差异性规划,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援作用,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巧妙结合。“站在教堂的钟楼可俯瞰整个城市的全貌”是我们常常在小说中看到的描述,但此景不仅在几十年前的伦敦存在,今日大部分英国小城镇依然如此。同时,在英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之路上,已有许多靠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推动城镇复兴的例子。在德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更注重多元文化的保持与发展,对外来移民以一系列政策支持其融入社区、融入城镇和国家。德国新城镇建设有一个规定,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原貌,城镇开发不侵犯自然,而是依托自然而建,由于德国的小城镇保持良好的历史建筑与自然风貌,有人将德国的小城镇称作“诗化的小城镇”,村落、城镇、房舍、教堂、城堡、宫殿、桥梁,甚至道路及港口都丰富着城镇人文特色,目前德国有近两万座古堡,小城镇已成为的德意志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德国队人文传统和历史建筑的热爱与尊重,使德国小城镇成为历史人文内涵与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国际典范。

对于英国完美乡村,一百多年前中国学者林语堂颇有感触地讲道:“世界大同之理想生活,便是隐居英国乡村。”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世界人们对英国美好乡村的热情与向往从未停止过。恬静的乡村氛围、空间尺度、考究的生活气息,从来就是令人向往的英伦之梦,在今天看来,不论是贵族气息浓厚的庄园抑或普通人居住的农舍,都是英式田园生活的典范。央视反复热播的《唐顿庄园》,那精致的英式乡村生活让人倾倒,仿佛可闻到空气中森香的明朗,让人们闯入一片原始树林,感受绿色主导天地间的少有格调。一片片青翠的田园,一排排多姿的树木,一幢幢童话般的农舍,让人在感叹英国农村建设好的同时,更钦佩英国城镇化的一个个缩影,真是望山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之路。历史地看,英国的城镇化始于18世纪中叶,它的成功之处是注重政府引导、市场拉动和公众参与的“三位一体”推进原则,此外,英国从一开始便强化立法,从而对城镇化进行时刻“纠偏”。到1851年,英国已有超过1/2的人口变成城镇人,全国大小城镇有近600座,到了19世纪晚期,英国2/3的人生活在城镇,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1898年霍华德在他的作品《明天:真正改革的和平途径》中表述着“田园思想”。他认为:城镇是一个完全社会和功能化的结构,它能为城里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有足够的空间为城市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城镇周边被绿化带环绕,在提供农产品时也提供休闲和娱乐。尔后丘吉尔首相的战后重建与1946年通过的新城法案(New Towns Act)更标志着英国新城运动的重要过程。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则率先提出城镇化的定义,他反对使农村人一窝蜂似的涌进城市,而强调要将原有乡村如何打造成城镇,实现升级换代。纵观英国从诗情画意、美丽宁静的乡村社会,变成机器轰鸣、厂房遍地、烟囱林立的城市社会,人口大量涌入使街道、住房乃至基础设施都紧上加紧,英国染上了“城市病”,到了20世纪50年代,泰晤士河水污染几乎达到极限。城镇化的福兮?祸兮?对人类智慧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必须要求英国在城镇化发展上尝试宏观视野和具体调整的操作。此外,在柔弱、美好且坚韧的英国城镇化的乡村中,之所以城镇化能够在“健康、有序、充满生机的轨道内运行”得益于自1909年颁布的第一部《住宅、城镇规划条例》,如今在英国先后颁布了40多部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法规,它们是串起英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个成功秘诀。城镇化不是破坏原有的农村,更不是破坏原有的文化根基,更不能使乡愁情怀不翼而飞,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乱砍树,乱拆房,要让童年的生活历历在目,要让风景优美、诗意生活伴随“乡愁”记忆持续,在英国,屋前园地,屋后花园,房屋似乎成为英国人的“城堡”。

2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乡愁”实践探索

从根本上讲,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城镇人,更是农民的迫切愿望。面对城镇化久违的“乡愁”和“乡音”,为免除盲目城镇化及商业化狂潮的袭击,多一些理性思辨及顶层设计,必须学会如何诗意的“居住”与“生栖”。据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介绍,自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100个。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见证灿烂多元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遭遇泯灭,更丢到乡村人原有的精神财富与文化寄托,怎么谈“乡愁”?应意识到,无论是单体的传统民居,还是古建筑群,都不属于某个人的家园,留住的更非个人的“乡愁”,而是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乡愁”,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国城镇化的文化发展,不能没有场所可供寄托“乡愁”。村落中的民居并非是简单的房子,它一定包含着影响人们乃至城镇文化的精神力量,村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反之它必然又影响着生态环境文化的营造。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讲过,当今人类仿佛是整个地球生态大系统中的癌细胞,因为人的快速增加、欲望的膨胀、掠夺性开发,致使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危机。当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之势,以史无先例的步伐要求城镇的面貌要变,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都没有理由在城镇化进程中再被漠视,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不可再以单独的建筑物为终极目标,要着眼于整体的生态环境。纵观中外,城镇发展与演变都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要好好研读先辈的优良设计思想,审慎周密地去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在顺应自然与地域的同时,因势利导,使城镇化建设在节制、负责的文化之思上走改造并创新之路。对此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启示我们,该如何在新型城镇的文化建设上保留“乡愁”的古韵?

2.1 城镇要有创建美丽乡村之策

在2013年10月19日的“纪念农村改革35周年暨近现代 (百年)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切实尊重农村的文化地位,因为只有做到尊重农村的传统文化、农耕文明,才能真正赢得城乡的融合发展。从国外农村人居环境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发达国家在乡村建设上也曾走过弯路,如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将农田灌溉渠搞成水泥抹面的混凝土灌溉渠,后来在田园风光建设阶段又将这些水泥渠砸掉,换成自然的与周边环境一致的沟渠;日本及韩国也是在反省乡村美化运动中,思考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持传统特色。在法国35万个行政体中,有5万个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的支持,相比而言,2012年中国各地上报了1.2万个传统村落,只占我国行政村总数的1.9%,还达不到自然村总数的0.5%,可见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压力之大。面对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如此低水平的传统村落保护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说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至少30年)我们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并未因地制宜地调整乡村地区聚落形态,所以如何保全村落、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农耕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者、设计者们应研究并实践的“实事”,不如此就谈不上美丽中国,不如此就“妄谈”美丽乡村建设。

2.2 城镇要有缜密的保护与发展之策

数十年保护性破坏常发生在城市管理、规划设计、施工与修复改造等诸多环节,其第一要害是要遏制住“仿古”之风。同济大学张松教授指出假古董比真古董好看、便宜、省钱,制造一个假古董还不会被求全责备,于是乎全国才上演了各类赏心悦目的“假古街”或“仿古城”。我以为当下最可怕的是,非要将看上去破旧的真村落拆了,再做个假的,旧有建筑的历史信息、文化符号顷刻间会清除的一干二净。事实上,旧时的北京四合院虽有共同规制,但绝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曲阜孔庙13座碑亭,由历朝皇帝修建,绝无模仿之作,各有特色,因此留得住“乡愁”的第一个城镇文化策略是,面对建筑或已荒废之时,文化传承切不可“离席”,具体要下工夫研究:规划造成的保护性破坏 (新村建设破坏、发展模式雷同的破坏、保护区域不合理的破坏等);传统建筑的保护性破坏(保护工程失去原真性的破坏、传统建筑改造中对建筑风貌的负面作用);传统街巷的保护性破坏(街巷空间尺度及氛围破坏、街巷功能及交通流线的破坏等);传统景观环境的保护性破坏(乡土自然植被的忽视、田园乡土景观的消失、绿地广场的无序蔓延等)。据此可提出“古城留真”的保护性对策即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提出适合传统村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必须要从历史社会发展视角探究被保护村落的演变发展内外因推动要素,必须从地理与生态视角探究该村落选址、建造、空间容量的基础原则,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视角探究村落传统元素布局与规模的设计原则等。

2.3 城镇要有扭转生态恶化之策

“70年代淘米洗菜,90年代水质变坏,到了现在鱼虾绝代”,这个顺口溜是人们对水污染的直观感受,更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造成环境恶化的真实状况。因此“记得住乡愁”对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警醒,只有时时保持住这种警醒,公众才能望得见青山绿水,才能在有历史文脉机理的文化城镇安全健康地生栖。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之路并非易事,它确需要路线图,如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现有省市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2013年全国已有部分省市传来“生态镇”生态退化的信息,它说明尽管“生态镇”是一块金字招牌,但由于获得生态标签后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经济补助,反而在GDP发展生形成了“束缚”,这至少说明如果只顾经济、不顾生态,只顾一时、不顾长远,所谓的生态发展之路不会真正走远!任何急功近利之下的生态模式营造都是必须反对的形式主义。大量事例说明,顺自然规律者兴,逆自然规律者亡。问题是,中国建筑的绿色与生态追赶中竟忘记了“祖宗”,忘记了建筑传统低技术的生态节能,忘记了从古至今的华夏生态建筑文明。因此倡议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之策要不忘因地制宜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科技的节能对策,如中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上有无数生态智慧,如陕西窑洞虽是古代穴居的类型,但取之自然,对本地、本土资源的利用具有浓郁的特色;云南红河州的彝族民居的“土掌房”,墙体为夯实土坯,四角木柱,就地取材,夏季凉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聚居的杆栏式民居顺应热带气候,底层架起,防止虫兽和洪灾,民居多由竹木原料,冬暖夏凉,是利用自然的生态建筑杰作;广州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它适合于湿热多雨的气候,民居一般为小天井大进深且布局紧凑,是隔热、遮阳、通风的天然设计。可见,中国有自然地将生态文明设计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绿色城镇化的先天基础,问题是要培育全社会敬畏自然的心态及文化氛围。也就是说,要爱绿色,要在人类角色上做一次深刻转换即要敬厚土、要善待水、要护三木。

猜你喜欢
乡愁城镇城镇化
永远的乡愁
乡愁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