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事件政务微博如何发声

2014-04-15 20:32张紫
计算机与网络 2014年20期
关键词:晋宁施工方政务

■张紫

晋宁事件政务微博如何发声

■张紫

2014年10月14日,云南昆明晋宁县发生血案,施工方与富有村村民严重冲突,造成8人死亡。事发当晚,@昆明晋宁发布在19:22发布了信息。

政务微博的语言表达

此条信息迅速获得传播,其上级单位@昆宣发布转发,@南都周刊@新浪新闻视频等媒体帐号转发,快速发出官方权威信息。但是在这条微博中,“接报后,省、市、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一语受到网友激烈批评。每逢突发事件发生,官方通报几乎必有此语,发到党报上读者习以为常,但是在微博上,面对万千网友,在发生如此不幸事件的时候,还在赞扬领导,与舆情很不合拍,难免要受到非议。

政务微博是政府的通讯社,要忠实传达政府的声音,政府的声音在不同的平台上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不顾语言环境的不同,不顾公众情绪,滥用党八股表达,往往给自己带来被动。

山东招远麦当劳凶杀案发生时,招远公安也较快地发微博公布信息,但是文中关于双方“口角”的说法,引发网友强烈不满。在有视频表明是凶手无理取闹把人往死里打的情况下,公安还在轻描淡写地用职业语言表述为“口角”,是引发网友愤懑的原因。

除了“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之类的套话,在网上比较忌讳的语言,还有诸如“不明真相的群众”之类的说法。这种充满了官方优越感、把群众当愚民的表达方式,都很容易引发网友的对立情绪,应予摈弃。

政府在冲突中的立场

10月16日,@昆宣发布发布一条长微博,详述事件经过。但是此文被很多网友指责不够客观,有网友直言“公告是施工方借政府之名写的”,因为通告中的很多表述与媒体的报道相左,都是不利村民而为施工方辩护的。在最后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人们很难判断孰是孰非,但是政务微博作为政府的平台,在事件进行中发布信息时,务必保持客观、中立,不可一味渲染某方错失,给人偏袒一方的印象。这样做,只会加重舆情。

10月18日,@昆明晋宁发布发微博称,晋宁县组织医疗队进驻富有村为村民看病问诊。这是安抚群众情绪的举措,政务微博及时发布,反响也是正面的。在突发事件中,用细节去温暖人心,化解矛盾,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事件发生后,昆明日报连发报道和评论,如《坚决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置“10·14”事件》、《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刻反思理性面对》、《高扬法治旗帜严惩犯罪分子》等,正面表态,@昆明晋宁发布@昆宣发布等都做了转发。晋宁发布单纯标题转发,显出对政务微博的运用很幼稚;@昆宣发布制作成长微博突出传播,对微博的应用就老道多了。

不合时宜的喜庆活动

10月18日,晋宁发布开始直播“摄影师眼中的晋宁”活动,用喜庆的口气发微博说:“‘摄影师眼中的晋宁’活动现在开始啦,今天跟着小编一起领略晋宁自然风光,感受郑和文化和民族风俗,参与互动活动。跟着小编出发吧”~

这是一场筹备已久的活动,应该不存在有意用此事冲淡血案关注度的用心,但是在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件,人们都处在悲伤之中的时候,如期举办、微博直播这样的喜庆活动,给人的观感仍然是不好的。

对于晋宁事件,官方一再强调的是村民领取了补偿款,但是网友最关注的新闻点是:施工方手中的警用器械是哪里来的?迄今官方通报都没有涉及此内容,而@晋宁警方的所有相关微博都是转发昆宣发布或者媒体的,一直没有自己的声音。警方现在不发声人们能理解,因为事件还在调查中,但这个问题终究是回避不了的。不说明白这一点,政府就不能撇清与施工方”勾结“的质疑,舆情也就难以平息。

有效对话机制缺失是冲突根源

媒体报道曾提到“今年6月,(富有村)村民也曾就土地强征一事与施工方对峙,并爆发冲突”。两次大型冲突,均造成了不小的死伤和损失,起因无疑都是利益协调未果,冲突的主体略有不同,6月份为警察与村民冲突,10月为“统一制服”的“施工方”与村民的冲突。据新浪微博《舆情大数据周刊》分析,不管是以往屡见不鲜的拆迁事件,还是此次的征地,百姓都是最受伤的,官方在事后都是表态坚决的,网友都是愤怒的,而事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的,这是一场无人得益的战争,事后亡羊补牢终究是为时晚矣,如何在事发前在施工方、当地政府、百姓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对话机制,出具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晋宁施工方政务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二)
晋宁区总工会:开展“职工书屋”授牌赠书活动
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专题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