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实践思考

2014-04-15 12:56孙泓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历史教学

孙泓

〔关键词〕 历史教学;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48—01

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能否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才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淡,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二、实施分层教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进行分层教学,第一步是分层备课,在备课中选择好、中、差三类学生分析研究,寻找各类学生的突破口,确定各自不同的“第二个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第二步是分层指导,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提供超出计划限度的知识内容,让其能“吃饱”。对能力较差,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则“超前”补课,也就先把重难点指出让其重点预习,课堂上侧重讲解、课后补缺,主要是抓基础,适当降低要求,解决“吃不了”的问题,第三步是分类作业和分类测试,教师有针对性地出几套题,做完基础题再做提高性习题,部分学生可不做提高题。这样,经过一个循环的教学,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提高。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注意技巧培养,让学生学会“参与”

教学过程中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参与”的本领。在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过程中,主要使学生学会阅读、思考、讨论、归纳总结。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笔者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设计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的辩论题,尝试采用了讨论式讲课的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讨论问题,气氛十分热烈。使得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和增长。

3.培养学生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对教材内容、知识结构、技能技巧进行重新梳理和再加工的过程。在上完一节课,学完一章节、一单元后,教学生用提纲、图表等方式加以概括总结,提练要点,找出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清晰的印象。还可以指导学生写学习历史心得小结等。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四、贯彻情感教育,升华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而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突出它的人文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这“三观”教育说到底也就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一种培养。在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上,历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就体现在历史教材中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可以挖掘的能闪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这些均可以从多方面深深感染学生,使他们从对历史的思索中感悟真实深刻的人生,体验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当学生的生命情感被激起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升华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充分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每个环节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才能确确实实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