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组合”激活农村初中英语课堂

2014-04-16 20:06李红陈刚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课型要素单词

李红++陈刚

在我区的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着许多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的现实问题。有效的教学必须“对症下药”,我们发现,“MS-EEPO”的要素组合课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剂“良药”。要素组合课型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运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使他们愿意学、自觉学、爱学英语。本文从分析目前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入手,通过对一节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设计案例及其实施过程的分析,与大家分享我们的观点。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教学忽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基础学习能力

与城里的学生所享受的英语教育环境与条件不同,许多农村学生因缺乏相应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导致英语基础薄弱。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到三年级了还没有开设英语课。另外,在一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无视学生原有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基础学习能力,生硬地“执行教材”——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结果便是:从初一开始,学校里就出现了大面积的英语“学困生”,学生谈英语而色变。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2010年3月,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调研活动中,我们对广西东西部各3个县的农村中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1 082所学校的7 790名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在这些农村中小学校,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5%,且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教育;部分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是通过转岗或短期培训而来,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严重缺失。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更是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双双不足。在课堂上,他们生硬地向学生灌输单一的教材内容,讲读法、讲语法,绝对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普遍表现为兴味索然、昏昏欲睡的状态。

(三)教师对学生缺乏及时鼓励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缺乏及时鼓励和评价,是导致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教师缺乏鼓励学生的意识或是把握不好评价的时机,不会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中挖掘出评价的积极因素;二是教师的评价语言缺少情感和个性,评价语调平直、语言贫乏,对学生的激励不足;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多元互动式评价。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农村初中生一部分来自边远贫困农村,其中的大部分还是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一向缺少家人的关爱和帮助,群体参与意识本就不强,在公众面前本来就缺乏讲话的勇气与自信,很多学生从小就说地方方言,普通话说不准,英语发音更是吃力。

以上主客观原因,极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

二、“七要素”科学组合,激活农村初中英语课堂

要素组合课型是孟照彬先生创设的“MS-EEPO”三大主流课型之一。要素组合课型中的7个要素指的是“听”“看”“讲”“想”“做”“动”“静”,7个基本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可以不断地变化或组合使用。

(一)要素组合课型教学设计实例

下表是我们采用要素组合课型方式对一节农村初中一年级口语交际课Oral English的教学设计。

(二)要素组合课型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7个要素换着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互动,这两点是要素组合课型的基本特征。我们以Oral English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课型的核心价值进行论述。

1.7要素轮换与组合使用,激活课堂每一分钟

爱恩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农村初中课堂、用来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再合适不过了。“听”“看”“讲”“想”“做”“动”“静”7个基本要素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轮换与组合使用,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之产生持续学习的需要与动机,而且能使农村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会”“能学好”。

在Oral English这一节课第一环节“导入”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听”一首大家喜闻乐见的英文歌曲,随后让其跟着哼唱(“讲”)并做动作(“做”),很快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课堂学习创设了积极的情境与氛围。第二环节的“单词学习”是英语口语交际的基础,只有储存了充足的单词数量,才能顺利地达成口语交际的愿望;而学生的单词学习和记忆,一直都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英语单词学习的效率呢?在本节课的“单词学习”环节,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首先,让学生“看”老师拿的苹果、土豆、西红柿等实物,“听”老师对新单词的发音并跟着老师“讲”(读)出新单词;然后,同桌利用实物,对这些单词进行“互说”练习以加深记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英语单词”有了直观的印象,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做”,激活了多种感官,不知不觉地“开口说英语”,对关键词汇的强化次数不断攀升。在“句型学习”环节,我们运用了“看”“听”“想”“讲”4要素的组合,用实物提问一名学生,直观地引出句型并教给他“如何回答”;再通过“个人说”,关注和鼓励英语学困生大胆表达;最后通过二人小组互说、男女生互说、大组互说等再三强化,通过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单词练习句型表达,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重点、难点,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说”的机会,体现了教学的平等、公正。

2.强化“说”的要素,突显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

在要素组合课型中,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的学情,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侧重的要素不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是让这些农村的孩子敢于开口大声说英语。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们把学唱英文歌引入了课堂教学,让学生边唱(“说”)边“做”肢体动作边学习记忆单词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还运用了游戏方式,来提高学生“说”的兴趣和“说”的能力。如:在本课“单词学习”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先由老师教着说,再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最后拓展到横排说、竖排说、男女生互说、“开火车”说,并替换实物,以大组比赛的形式轮读全部单词;而在课程的最后,我们让学生两人一组用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现场改编对话,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编排在课堂上展示对话,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掌握所学句型,强化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不但会说,而且会应用于日常生活,在强化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

3.“动”与“静”二要素适时转换,保持学生的专注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的时间大约是12—15分钟。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当的动静转换的教学活动。在Oral English一课中,我们开展了如下“动静转换”的教学活动:在“猜词游戏”环节,教师先让学生“静”下来想怎样猜,然后用肢体语言“动”起来“说”,教师在动静转换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在乐中学。在“句型学习”环节,老师交代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A:Have you got...?B:Yes,I have./No,I have not。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这是“动”。在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时,教师可在组间走动,给予各组所需的帮助,然后让学生从动态的小组对话练习回到外静内动的学习与测评的笔头练习。在“总结与分享”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先用小卡记下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进行大组整合、交流与分享。总之,一节课中的“动”与“静”既是相对的,又是交互的,它顺应了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理特点,让学生始终处于高效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了“激活课堂每一分钟”。

4.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鼓励,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农村初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可以打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的激励,既可以是小小的物质刺激,也可以是口头或体态语言的鼓励。如在本节课教学的第三环节“猜词游戏”中,教师先展示图片,学生以大组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各组选出两名代表,一名学生用英语描述物体,另一名学生背对屏幕猜单词。如果猜词的学生没能猜出,可向本组“亲友团”求救,本组其他成员要积极帮助该学生,直到猜对为止。猜出单词的小组可以获得所猜词语所对应的实物作为奖励。这一奖励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权落在了学生的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农村学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在课堂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并具体的评价。如:“你这次读得比上一个单词更标准了!”“你又比前一个同学多记下了4个单词。”等等。此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单词或句子给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他们“正强化”式的鼓励,不断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运用要素组合的课型方式是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巧妙地运用7大要素,并轮换组合7要素进行有效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要素,加以适时的动静转换,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其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成就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课型要素单词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