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

2014-04-16 05:35王东夏
机电信息 2014年9期
关键词:控层变电站智能化

王东夏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

王东夏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000)

鉴于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工作十分重要且繁杂,现着重论述了新形势下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思路与方法。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站控层

1 问题的提出

智能变电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出现的,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核心优势,也为电力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路径。在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并提升日常维护的质量,是智能变电站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者都必须考量的问题。尤其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大行其道”的当下,探讨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有效方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方法

2.1打造务实、专业的管理队伍,形成具有技术优势的工作班组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普通变电站最大的区别就是引入了智能化技术、人性化技术,将时下多种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变电站的运行中。一方面,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电力供应量增大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由于涉及技术面较广、应用范围很大,因而从建设到后期的维护、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以智能变电站全天候自动控制技术为例,该项技术的掌握人员不仅要通晓自动化控制技术、工程控制理论,还必须掌握电力知识、信息化理论等。所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看似简单,实则十分繁杂,对于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基于此,新时期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自然离不开一支技术能力过硬,专业素养扎实的高水平管理队伍;此外,打造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班组,也是人才队伍、管理班子建设的重要环节。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智能变电站日常维护、管理的核心点来抓,无疑是有效的选择。

例如,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在站控层日常的运行、维护过程中,一般的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根本无法胜任管理工作。这启示我们,智能变电站的维护与管理必须由专业人才、业内人士完成,这样才可以保证变电站的专业化、正常化运转。此外,各个工作班组是电力系统经常用到的人员分配方式,即将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功能基础上的系统分化,不同的班组专门负责指定的维护、管理项目。比如前面提到的站控层,就要设立站控层小组,专门负责管理相关工作与处理日常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智能变电站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效率,而且能做到“术业有专攻”。

2.2积极研究并推广运行维护关键技术,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整体质量

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而关于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营之后的维护和管理,目前各国都处于摸索、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从另一个侧面看,智能变电站真正意义上的运行维护还需要工作人员的配合、协调与努力,而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国各级智能变电站的机组人员、运行维护部门以及管理机构来说,必须将运行维护核心技术的研究、摸索、实践与推广纳入到主体工作的议程中,不断推陈出新,进而逐步提升运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比如,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往往都涉及很多专业技术知识,而解决过程中有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循,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正是在这样的进程中,我国很多智能变电站不仅实现了装机、上马、运营,而且业已取得了不错的市场、经济与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常规变电站的重要补充,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巡检技术的要求和规定,要从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在线监测装置巡检的具体规程中探究,最终达成可行的路线。此外,智能变电站日常的运行维护,要针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在线监测装置等有序推进,其目的就是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状况,找出运行维护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到,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突出的工作人员,更需要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轨迹的维护技术,是变电站正常运转的“软实力”,其核心地位不可忽视。在新时期研讨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路径的时候,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将关键技术的研究、运用与推广作为主要思路。

智能变电站的控制单元就好比是变电站的大脑,直接左右着变电站的各项指令、工作。因此,在加强运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控制单元的关键技术。由于控制单元是接收、执行指令,反馈执行信息,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功能的元件,所以运行维护技术也必须与之配套。综合而言,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不仅需要专业化技术保障,也需要技术的务实与创新。

2.3完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规范、标准,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制度化与技术化手段来完成,技术人员不过是操作者与执行者。据此,在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其次,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覆盖面积,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实践水平。例如,在某500 kV智能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维护的时候,要通过调度、运行、检修等专业全体人员的协调与努力,努力推进智能化变电所的设备联调、项目研究、规程规范制定、启动投产等各项工作,进而为变电站的管理、运行、检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及作业标准,使智能变电站的标准体系得到建立。在此之后,此500 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验收、投产及投产后的运行工作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技术保障。在此期间,一系列规范制度与标准规章的制定与实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500 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度运行说明(试行)》、《500 kV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补充规程》、《智能变电站故障综合分析判据规范》、《AIS智能变电站一键式顺序控制技术规范》、《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等。这些制度化文件、标准的路线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极大提升日常维护与管理的水平。

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有效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覆盖范围。由于智能化是变电所技术发展的一个全新概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给运行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带来很大的考验,所以在变电所智能化改造期间,班组可以对全体运行人员开展信息一体化平台、智能组件、一次设备智能化、智能巡视系统等各方面的技术培训。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其次需要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最后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落实。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运行维护步骤,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才可以再上一层楼。

[1]王宏锌,赵志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云南电力技术,2012(3)

[2]贾敏敏,徐雄军,徐泉山,等.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定检差异探讨[J].湖北电力,2013(1)

[3]张洋,严华,张永峰.智能变电站户外控制柜风机散热研究及仿真分析[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2(10)

[4]李承武.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解析及其构建方式探究[J].科技资讯,2012(8)

[5]杨增力,汪鹏,王丰祥,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J].湖北电力,2010(S1)

[6]夏勇军,蔡勇,陈宏,等.110 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1)

[7]胡刚,夏勇军,蔡勇,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现状和展望[J].湖北电力,2010(S1)

2013-12-23

王东夏(1978—),女,宁夏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站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控层变电站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顺控操作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智能变电站基于站控层GOOSE输入输出的备自投装置研制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站控层采用IEC 61850通信的“木桶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