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促进自贡内江合并 建设一个川南中心城市
——川南城市群建设破局之举

2014-04-16 17:35胡代全
决策咨询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江市川南自贡市

胡代全

融合发展促进自贡内江合并 建设一个川南中心城市
——川南城市群建设破局之举

胡代全

目前川南五市发展基本均衡,没有一个城市能起到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要破此局,最现实、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将自贡、内江两市合并,就成了引领川南城市发展的中心城市。两市地缘、文化优势明显,城市化水平高,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基础条件好,是两市合并的基础优势。自贡、内江市工业特色明显,具有错位性和互补性,完全可以借鉴相互优势快速发展。

自贡;内江;合并;川南城市群

落实省委的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促进川南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已是省委的重大部署之一。城市群建设和发展需要一个中心城市的引领,成都城市群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目前川南五市发展基本均衡,没有一个城市能起到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要破此局,最现实、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将自贡、内江两市合并,就成了引领川南城市发展的中心城市。

一、自贡内江合并,具有建成川南中心城市的基础优势

1.两市地缘、文化优势明显。内江、自贡城市间距仅30余公里,此条件在川南甚至全川内都绝无仅有,联合发展的地缘优势明显,可以说是拆了“墙”就是一家人,盐都、恐龙、彩灯以及盐帮菜、大千文化等旅游文化优势独特,旅游文化方面的创意空间很大,发展前景未可限量。两市文化、习俗接近,具备联合发展的地理和文化基础。

2.城市化水平高,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基础条件好。自贡、内江中心城区的城市化水平高,2012年,自贡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其中自流井区城镇化率达86.8%;内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人口55万。若两市合并后,将很快建成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两市合并后,将实力大增,迅速成为川南的中心城市。2013年,两市的GDP都超过千亿,合并后经济基础雄厚。自然形成引领川南发展的中心城市

二、两市合并,产业互补,有利民生

1.两市产业互补,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自贡、内江市工业特色明显,具有错位性和互补性,完全可以借鉴相互优势快速发展。

自贡市在新材料、化工、精密机械以及环保节能产业等领域具有发展优势。2012年,自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341.51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增加值404.4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年初目标低2.7个百分点。机械、盐化、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910.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7.9%。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19.3亿元,占比达到2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内江市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绩斐然。2012年,全市生产布匹3378.90万米,配、混合饲料(万吨)89.68万吨,水泥864.80万吨,成品钢材376.70万吨。

2.两市合并,有利民生。自贡内江合并发展,可以避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通病,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方便民居;有利科学合理使用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两市工业的互补性、差异性发展,利于城乡居民就近就业,化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两市合并后的名称及其他

1.自贡市的城市名片效应决定其为城市名称。两个城市融合发展后,新城市的名字至关重要,新的城市名称不必在内江自贡之间寻求平衡,一切以促进川南城市群发展为目的。既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要体现新城市的特色。因此建议取其一个城市的名称作为新城市名,这在中国有先例可循。比如大连市和旅顺市,50年代初期合并后叫旅大市,后来大连的发展超过旅顺,新的城市就叫大连市。产品有自己的品牌,企事业单位也有自己有品牌,这也是重庆直辖后,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至今不改名称的原因。同样道理,城市也有自己的品牌效应,自贡、内江合并,重新取名都不如原有名好。在名称问题上,我们应该抛开个人私心杂念,特别要抛开官本位的思维惯性,真正从有利城市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建议合并后的城市就叫自贡市。自贡市建市于上个世纪30年代,已有70多年的省辖地级市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千年盐都的美誉斐声中外,具有城市品牌效应和管理大城市的经验积淀。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其财政收入排在重庆之后,居全省第二位, 90年代以前,居全省第三位。而此时内江市仅是县级市,现在的内江市为地改市后的城市名,其影响力远远不及自贡市,。

2.推进两市逐步融合,为合并创造条件。省上提出了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问题,而自贡内江最有条件一体化发展,考虑到诸多因素影响,合并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可积极推进自贡、内江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区域融合,先逐步推进自贡和内江融合发展。发展步骤上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自贡、内江市的中心城区建成区内,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把自贡做大做强;第二步,两个城市向靠近区域发展,逐步融合,形成新的城市区域。

3.积极推进两市的真正合并。在条件成熟和许多问题达成共识之后,建议省里组成相应的工作班子。向中央和国务院专题报告,积极推进两市的合并工作,争取像建设天府新区一样建设川南中心城市——新的自贡市,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川南城市群的发展。

四、建设川南中心城市—自贡市的措施建议

1.继续发挥自贡内江市区的环境及第三产业对周边市县产生强大吸引力优势。城市化率的提高、特别是城市服务业及环境的改善,已经吸引了周边市县居民到自贡市区进行物质生活、文化休闲等方面的消费。推进文化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对周边城乡的吸引力。

2.发挥自贡、内江教育、科研优势。对周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是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及基本标志。重点发挥四川理工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和晨光研究院、碳研院以及大企业的研发中心的科技优势,让其承载起产学研联盟的重任,增强城市的科技辐射力。

3.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与合作。

——在城市发展规划方面进行沟通,避免重复建设,实施错位发展。在城市群(城市圈)的方面,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带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破除地域、特别是行政管辖方面的清规戒律,真正实行开门建设中心城市。

——要有给周边城市当配角的思想准备。城市圈(群)里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特长,因此中心城市不一定什么都要以自己为主角,在许多产业或领域都需要当配角。

4.调整产业结构。2012年,自贡内江两市第三产业比重都偏低,特别是内江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6.7∶62.4∶20.9,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仅为20.9%。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不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发挥,不利于形成区域性的经济、金融、信息、文化和科教中心。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是区域性生产要素整合中心,也即是说,物流、信息流、人流以及资金流都比较发达,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大幅度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就成为必然要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业;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突出培育壮大商贸物流业,努力构建川南物流中心;增加旅游项目、提高旅游业档次、与周遍市县合作开发旅游。

5.整合区内生产要素。特别要整合区域内的国防军工和科研院校的生产要素,为建设中心城市服务。整合生产要素,是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作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就自贡内江目前情况而言,需要政府作好的工作是:(1)畅通沟通管道,增进了解,提供服务。与国防军工单位、中央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和信任;关爱国防军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科研、教学、生产中的困难。随时了解和掌握国防军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为其成果转化、军转民提供服务。(2)搭建经济技术信息市场平台,畅通技术和科技成果交流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整合名片优势。对盐都、恐龙、灯城、大千文化等品牌和名片进行整合,大力推进文化创意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文化创意方面,外省有很好经验,开封市根据清明上河图打造--大宋·东京梦华,泰安市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常州市没有恐龙,却搞出恐龙园。说明:资源不仅在土地里,还在人的大脑里。常州市没有恐龙,但有创意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借用别人的资源进行创意。开封和泰山的创意,表明,历史题材可以为创意文化服务。

7.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在现代交通和信息条件下,资源和区位条件已经不占主导地位,关键是聚集人才的能力以及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谁聚集了人才,谁就能够聚集资源;谁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实力强,谁就能对周边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政府财政以及企业都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R&D比例,支持晨光院、碳研院和企业研发中心的发展壮大,增强科技对川南地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力。成为川南的科技中心;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改善现有高校教学设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把四川理工学院办成省内重点大学;结合川南产业的特点,培育几个重点学科,比如为五粮液建设食品方面的重点学科,为硬质合金、多晶硅等建设新材料、新能源方面的重点学科,成为川南的教育中心。

——整合两市的医疗机构,建设为服务川南的医疗卫生中心等等。

胡代全,男,汉族,四川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发展组副组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助理巡视员。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猜你喜欢
内江市川南自贡市
内江市:保民生促发展 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
自贡市沿滩区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季度评比
内江市: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人社服务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自贡市:率先实现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