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叔叔的破案利器

2014-04-17 05:56王瑞良
科学24小时 2014年9期
关键词:掌纹警犬步态

王瑞良

警察叔叔的破案利器

王瑞良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总伴随着两面性,那些不法分子也开始使用一些颇具科技含量的作案手法,致使破案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国警方与科学家联手,研发了一项又一项刑侦新技术。邪恶终究无法战胜正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警方破案的力量,提高了破案效率,而且对犯罪分子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掌纹破案

其实在最初,警方并不太愿意接受一些全新的破案方法,他们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决定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然而,指纹、虹膜和DNA技术的出现却真的起到了重大作用,这让警方不得不开始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刑侦技术。如今,一种利用手掌纹路破案的新方法,开始在侦破实践中展露成效,大受警方青睐。

前不久,纽约曼哈顿闹市区发生了一起三人被害的刑事案件,罪犯在用来捆绑被害人的胶带上留下了自己的掌纹。警方将他的掌纹与佐治亚州一个数据库中的档案掌纹进行比对时,发现两者完全吻合,于是立即逮捕了这名嫌疑人,使案件迅速告破。

掌纹破案是在指纹破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指纹一样,每个人的掌纹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能用较快的速度搜索掌纹数据库,这为警方使用掌纹技术提供了基础。而且,从人们在方向盘、窗户玻璃、枪柄、刀把等物件上留下的印记来看,至少有30%来自手掌,而非指纹。正因如此,掌纹技术在近几年开始大受重视。

与指纹技术和DNA鉴定技术相比,掌纹破案有两大优势:人们留下掌纹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手掌的面积比手指要大得多;DNA检测对温度环境和化学环境的依赖性太强,往往会影响实际测试效果。

正因如此,纽约警方前不久开始对在押罪犯进行掌纹而非指纹的自动扫描,他们计划对收集到的10万个掌纹进行搜索比对。与此同时,美国警方还计划在洛杉矶、迈阿密、棕榈滩、费城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等城市建立掌纹数据库。

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也非常先进,科学家“十年磨一剑”,于近日完成了一项“自动掌纹识别技术与系统研究”课题,实现了在线掌纹图像采集、活体掌纹检测、掌纹图像定位、掌纹线特征提取、掌纹编码匹配、掌纹分级检索等关键功能,并申报了18项专利。

国际鉴识协会主席史蒂夫·纳什指出:“警探们从以前一些没被发现或没被利用的隐约掌纹中获得了破案的重要线索。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必将对犯罪分子起到有力的震慑作用。”

步态破案

最近,美国国防部研究成功了一种利用步态破案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测定学辨别主体的步行状态,并已在侦破实践中初露锋芒。

由于人们在肌肉的力量、肌腱、骨骼的长度和密度、视觉的灵敏程度、身高、体重以及协调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细微差别,因而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如同指纹一般的唯一性,很难模仿。只要将其记录、储存在电脑中,再与数据库中的个人步态信息进行比对,就能将其准确无误地识别出来,即使他们进行了精心的化妆也无济于事。

美国警方曾用这种方法成功缉捕过多名恐怖分子、毒品贩子和凶杀嫌犯。前不久,瑞典警察也借此成功侦破了一起银行盗窃案。实践证明,只需采集一个人的8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性别等诸多信息,将此用于破案,其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利用这项技术,“在全城范围内追踪一个人,不过是小菜一碟”。

此外,步态技术还被应用于手机防盗。在手机中嵌入一种“步态密码”后,它就会以微型传感器为基础,用三维方式记录并存储主人的动作,达到自动识别使用者步态的目的。当认为主人的步态异常时,它会要求使用者输入密码,如果密码不正确,手机就会自动上锁,无法使用。试想,这样的一块“砖头”对于罪犯的诱惑力能有多大呢?

当然,这项技术还可以与语言识别系统结合,广泛应用于手提电脑、公文包、智能卡、USB等数码产品的安全防范领域,其可靠性高达90%,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气味破案

一名荷兰少女被凶手杀害后,抛尸路边,她的自行车成了警方破案的重要线索。警察认为,罪犯在行凶时一定碰过这辆车。于是,警方让两条警犬分别闻了留在车上的气味,然后与嫌疑人身上的气味进行比对,结合其他证据,凶手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人体气味主要分为部位气味、生活气味和职业气味三大类,细分则有许多种。其中的一种气味是人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它和人体代谢产生的遗传物质有关,而且终生不变。人体气味作为独一无二的信息特征,成为区分个体的重要标志之一。警犬凭借独特的生物感应能力,能准确无误地鉴别这些气味,即使有几种气味混杂在一起,也能轻易辨别。

人体气味看不见、摸不着,那要如何收集呢?这就要靠一种名为“气味提取仪”的设备了。该设备的一端是个罩子,另一端则用细软管连接容器,容器里置有纱布、活性炭等吸附性强的物体。具体操作时,警方会把罩子扣在作案工具或嫌疑人的手足上,利用强压原理把气味抽到容器中,然后将其封存在无菌的瓶子里。

传讯时,每名嫌犯必须手持同样的纱布条10~15分钟,然后由警方将布条封存。接着,训练有素的警犬会对所有嫌犯拿过的布条进行识别,最终确定与犯罪现场采集气味相符的布条。同样的程序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而且每次都要把所有的布条打乱顺序,重新摆放。如果一条警犬识别出了某个嫌疑人,警方还会派上另一条警犬,将上述程序再重复一遍。如果结果相同,警方就可以基本认定,此人曾在犯罪现场出现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匈牙利就已开始研究试用这种被称为“气味指纹”的侦破技术。苏联时期的莫斯科警方也曾利用这种方法成功侦破了一起凶杀案。前不久,法国警方根据罪犯在汽车座位上留下的气味,破获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我国也曾用此方法破获过一起特大纵火案。

尽管如此,气味破案法在一些国家仍未获得官方认可,毕竟气味鉴别技术主要依靠警犬,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们如此灵敏的嗅觉器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且,我们也无法解释人体为何会散发种种不同的气味。因此,有人认为依靠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难免具有偶然性。

不过,警方认为,“气味指纹”仍是可以帮助侦察人员在案件调查中获取重要线索的手段。只是我们需要从科学原理上作进一步探讨,并加以通俗的阐明而已。

掌纹、步态、气味,这些无言的证据正在成为警方破案的全新利器。如果警方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并不断开发全新的侦察手段,相信我们的安全会更有保障。

猜你喜欢
掌纹警犬步态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特别策划《步态分析研究综述》
余弦相似度保持的掌纹识别算法
这一年很快就会过去 [外二首]
步态识人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敲窗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