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中不断蜕变的评剧

2014-04-17 00:01张淑珍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评剧唱词剧种

张淑珍

评剧艺术孕育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一个很受老百姓欢迎的剧种。它的美在于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与百姓的生活内容十分贴近。评剧创作与其它艺术一样,都是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创作出来的,以成兆才为代表的广大评剧艺人和剧作家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大量优秀的评剧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从而使这个诞生较晚的民间小剧种逐渐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大剧种。

评剧创作更突出与生活形态接近的较为写实的艺术形式,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接地气”。评剧奠基人成兆才的剧本就立足于时代,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站在百姓的立场,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愿望。他创作的剧目《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占花魁》《杜十娘》《杨三姐告状》等家喻户晓,这些作品通过对旧的社会弊端的揭露以及对封建婚姻制度等社会现象的批判,表现出进步的民主思想。成兆才剧本题材的平民化、语言的通俗化,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要求,受到群众强烈欢迎,也由此奠定了评剧艺术通俗性的特点。

评剧艺术是从说唱文学发展而来的,例如成兆才早期作品《王二姐思夫》,就有着十分明显的说唱文学性质,后来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对其它艺术的吸收借鉴,才使评剧艺术逐渐拥有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例如评剧唱词的特点就表现如下:1.唱词较为整齐,多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同时又兼有参差不齐的长短句,词句的长短较为自由,有时在一句话中还可以加入道白。2.唱词由上下两句构成一番,下句的最后一个字要用韵(即戏曲中所说的“辙口”),俗称合辙押韵。上句的最后一个字可用韵,也可不用韵。3.唱词中常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4.唱词中长于细致的外貌描写、详尽的环境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

评剧演员在不断的完善剧目和表演中成为了评剧发展中的主流。20世纪30年代中期,评剧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达到了鼎盛时期,可与京剧、昆剧等大剧种相抗衡。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喜采莲等前辈,在演传统剧目之外又积极改编或新编剧目。她们邀请一些文人学者,如田汉、欧阳予倩等知名人士为她们编写新戏。这些新剧目的产生,为她们各自艺术流派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旦角流派的形成,使评剧唱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原有的高昂、激越、悲壮的传统唱法中又增加了她们特有的刚劲和华丽。其新颖形式成为了评剧的主流,称霸舞台、盛况不衰。其中,李金顺在唱腔中吸收京韵大鼓、河北梆子的曲调,并在以板胡为主的伴奏乐器中,加入新的乐器。形成“李派”唱腔。1928年以时装戏《爱国娇》轰动哈尔滨。而白玉霜则是把唐山话的唱白改成了北京话,为评剧走向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剧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也为评剧艺术打下了艺术根基,他们的创作思想与舞台实践对后来年青一代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老一辈艺术家对评剧的贡献远远不止如此,在其它方面如:创造新腔、新板式、发展角色行当等等都功不可没。他们对培养演员的表演、促进唱腔改革以及评剧剧种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评剧艺术的创作更加需要紧跟时代脉搏,反映时代面貌的好作品,同时对传统的创作与表演方法,我们也不不能全面否认,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吸收传统艺术的精华,比如过去的一些民间说唱文学作品,就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在人物性格刻画的生动、人物心里描写的细腻等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只有在不断汲取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创造出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才能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中华艺术的历史长河里,正是由于评剧艺术家、评剧演员们的不懈努力与艺术实践,才使评剧由粗糙变得精美,经典剧目由少变多,优秀演员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民族文化百花园里留下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身影。

猜你喜欢
评剧唱词剧种
评剧《女儿》
评剧《花为媒》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
1961电影、1978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唱词文本研究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