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信仰危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

2014-04-17 05:01黄万丽
关键词:政治信仰信仰政治

黄万丽

(南通职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江苏 南通 226007)

政治信仰是对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对某种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决策等的推崇和坚信。目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政治信仰指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代表着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阵地,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信仰事关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在大学生中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

在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社会转型期双重影响下,少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巨大的变化和碰撞,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负面心态。比如崇尚“高富帅”、鄙视“矮穷丑”,抱怨自己是“房奴”“蚁族”“蜗居”,理直气壮地“啃老”,甚至流行起一些自我矮化、玩世不恭的词汇。这些虽然带有调侃意味,但也折射出一种“奋斗无用、堕落有理”的消极心态,传递着消解奋斗精神的负能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2]。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笔者在南通两所高校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91份,回收率为97%。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信仰呈现出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比较缺乏

对于问卷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否了解”这一问题,1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熟悉”,66%的大学生表示“有所了解,但不熟悉”,18%选择“不了解”或“与我无关”。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基本内容、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及主要历程等知识一知半解,少数学生甚至不想去了解。

(二) 入党动机趋向多元化

在入党动机的问题上,选择“信仰共产主义,能更好为国家、人民、社会服务”的占37%,选择“为了方便找工作而入党”的占25%,选择“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入党”的占18%,选择“入党光荣,能更好证明自己、展现自我”的占15%。还有少数大学生选择“跟风,随大众”(5%)。可见,虽然现在大学生入党意愿明确,入党积极性持续高涨,但是入党动机却明显趋向多元化。

(三) 对政治生活参与热情不高

在回答“是否关心时事政治、国家大事”时,33%的大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4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怎么关心”,18%表示“从不关心,跟自己无关”。在回答“你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14%的大学生选择“喜欢”,32%选择“比较喜欢”,41%选择“不太喜欢”,13%选择“很不喜欢”。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四) 对共产党管党治党的能力信心不足

针对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和思想问题,9%的大学生表示“对此很担忧,对党未来发展不抱有好的希望”,38%的大学生表示“对此担忧,但相信执政党有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47%的大学生表示“思想上的问题只是少部分不合格党员的错,对中国共产党仍是满意的”,有6%的大学生表示“对执政党失去信心”。

(五) 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充满忧虑

在对“共产主义未来能否实现”的问题上,大学生选择“有可能,但不确定”和“肯定不能”的分别占42% 和25%;“肯定能”的占33%。

以上为南通两所高校的调查结果,这一结果尽管不能准确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整体情况,但却表明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危机问题。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危机的根源

政治信仰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政治信仰的确立受到社会宏观环境、个体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危机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根源

1 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构成强烈的冲击 大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必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然而,现实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消失,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而“能挽救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也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有人甚至偏激地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解成另一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所谓“人权”“民主”“网络自由”等,千方百计在高校推销西方政治价值观念,使得不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淡漠和疑虑,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

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民主法治建设还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空前繁荣。但由于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经济的自发倾向和消极影响侵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层面,权力介入资源的配置,少数党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削弱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加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缺失、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形势严峻,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的信心,很多大学生对党的领导产生疑虑,在内心深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所动摇。

(二) 经济根源

1 市场经济强烈的趋利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个体利益至上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巨大冲击。少数大学生信奉“金钱万能论”,将拥有金钱的数量看成实现人生价值和个人成功的唯一证明。

2 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多样化导致新兴社会阶层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并逐渐上升为社会的强势群体,与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理想相对应,各种以主张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理论内核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随之涌现。

(三) 教育根源

1 大学教育的功利化使得大学生重才轻德 一方面,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空前加重的背景下,许多高校为了吸引生源,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各种资格考试获得各种技能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导致“德” 让位于“才”。另一方面,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和生存危机,也把有利于就业作为大学学习的唯一目标。这种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观点在大学生中间的蔓延,使他们很难自发地产生对崇高理想和信仰的追求。

2 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没有与时俱进 在高校,“两课”和党课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但是,传统的政治信仰教育模式知识化和课程化倾向明显,高校将其作为一种知识向学生传授,强调对学生的制约与控制,而忽略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引导。同时,政治信仰教育理论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很多教师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时也难以解答,对学生关心的国内外重大问题难以提供有力的说明,授课时只能泛泛而谈,一带而过,这必然导致信仰教育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甚至还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可信度和有效性难以保证。

(四) 主体根源

1 大学生精英意识日益淡漠,优越感丧失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在这种形势下,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将会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并面对教育成本难以转化为收益的困境。不少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各方面原因,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优越感和成就感荡然无存,失去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激情和豪气,他们无暇关心精神家园、心灵世界的构建,耻言理想,告别崇高,嘲弄信仰。

2 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理性认识肤浅 一方面,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大学生在心理上还不太成熟,对社会上一些复杂的问题不能辩证地分析和看待,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政治信仰,其理性批判能力和选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网络信息来了解社会,缺乏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们最容易接受信仰,却也最不容易坚守信仰,一旦在现实社会中遇到挫折,再耳闻目睹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就会怨天尤人,对政府、社会产生不满。

三、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确立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我们党历来重视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的确立。邓小平曾指出:“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归根结底, 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应注重利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夯实理论根基

1 加强党课与两课的融合,避免各自为战 “两课”和党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主要由专门的理论教育部门负责,通常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党校的教育则以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为主,由校院两级党校完成。在社会转型期,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思维高度活跃,对新事物、新观念十分敏感的群体,高等院校必须加强两者的融合,形成政治信仰教育的合力。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党委有关部门可制定统一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两课”与党课教师联合备课,整合教学内容,使之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做到精炼、有用。其次,对党课的作用重新进行界定。党课不应该仅仅是面向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应该扩大授课范围,通过院校两级党校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教育,切实发挥其政治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填鸭式的理论灌输 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的原理和它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把这种信仰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一方面,与未成年人不同,大学生思维更加成熟,其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更加强烈,他们反感说教式、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另一方面,与知识教育不同,信仰教育更多地需要被教育者的认同和内化,使他们通过内心的力量自觉去追随某种理论、选择某种信仰。信仰主体只有真正将某种理论作为自己内心的一种追求,才有可能将其变成指导自身行为的指南。这就要求高校在信仰教育中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用批判和建设的双重视角引导他们了解和面对中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和激励引导等方式,把信仰选择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基本方法教给他们,让他们对科学的信仰作出理性和自觉的把握。

(二)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2]高校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把握新时期发展党员的具体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严格执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严把入口关,建立一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政治觉悟高、思想先进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并使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能够将正确的政治信仰无形地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各个层次,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引导他们改变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3]。

2 加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增强学生的精神归属感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高校要以建立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一方面,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联系服务学生的党员机制,通过广泛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搭建党支部与大学生的沟通桥梁,发动大学生党员的力量,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与普通学生的联系,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对所有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党组织的信任和信心,促进大学生对党组织产生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

(三) 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引路人

1 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大学生政治信仰先进性的源头 在高校,无论学科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建设,教师是源,学生是流。没有思想政治坚定的教师队伍,没有对党的理论与方针政策高度认同的教师队伍,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以及对党的认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高校教师特别是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青年教师,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沟通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把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大力开展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学术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使他们真正成为崇高理想的引领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高尚品德的示范者。

2 加大名师培养力度,通过名师“微博”传递正能量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所指的大师,应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学问和品行兼优的大师对学生的影响必然是最为直接和深远的。因此,高校应特别注重名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名师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热衷和推崇,通过开通名师微博,搭建名师与大学生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名师可以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时事政治,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解答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以此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四) 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营造良好氛围

1 打造红色网站,主动占领政治信仰网络传播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网络技术高度发达是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时代背景。新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原来的信仰传播方式,以博客、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发展迅速,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一情况,顺应历史潮流,趋利避害,合理利用这一新兴教育手段,加强和改进校园网建设,抢占校园网络文化制高点,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新阵地,充分释放“微时代”正能量,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果展示给大学生,增强他们对共产党的信心,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2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造成干扰 互联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由于网络对信息源进行限制和对信息进行过滤的难度较大,西方敌对势力将和平演变的战场转移到网络世界,将大量的非法信息传播到我国,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努力提高运用管理互联网的能力水平,利用各种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提高对不良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严防有害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同时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研判,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敢于并善于回应师生关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打好净化网络环境的主动仗。

(五) 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生活基础

信仰是一种精神活动,但是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它总是通过主体行为去实践其“真理”。 胡锦涛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大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是他们确立正确政治信仰的第一步,但是这种单纯靠理论灌输确立起来的政治信仰还很脆弱,也不稳定,必须通过他们自身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不断体验,才能更加确定这种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和现实性,确立牢固的信仰基础。一是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去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正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政治信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信仰的信心;三是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深入社区、农村,让他们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体会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

四、结语

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栋梁,他们能否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主阵地作用,也有赖于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因此,在改革开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通过积极创造有利于信仰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来克服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1(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5)[2014-05-21].http://graduate.cqnu.edu.cn/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

[3] 徐长恩,彭杰.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59.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信仰政治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论信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