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以X学校为例

2014-04-17 06:19
关键词:转型期师生精神

李 飞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 221004)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既为转型期高等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以X学校为例,其前身是一所中专学校,主要是从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在2011年4月经教育部评议后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中专升格为大专后的五年内必须接受上级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这是衡量学校转型后是否真正达到高校办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的“转型期”即是从2011年至2016年接受上级评估的过渡期。另一方面,转型期也意味着当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正从教育事业的“边缘地带”步入稳步发展的“春天”,国家层面学前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为学校转型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与理念保障,但如何转换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追求,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而不是简单的置换,这都对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转型期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

作为学校的灵魂和精髓,学校精神文化更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学校精神、价值追求等方面,它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对师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但由于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其发展只能是逐渐累积、改造和升华的过程”[1],任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跟风的“文化创新”都是与文化的生长逻辑相违背的。转型期X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1.教育理念需要转型

长期以来,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理念,但随着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知识获取渠道的多维扩展、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学会学习、学会批判、创造思维、伦理道德”等更成为新时代幼儿师资的基本素养。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理念下,学生被单纯地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知识技能”这一标准而进行的。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知识的多寡、技能水平的高低成为评价教师绩效与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至于知识与实践的关联、人格的完善、个性潜能的发展、职业素养的提升等问题却被“遮蔽”了。实际上,“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2]。这样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本真的意义。

另一方面,重“成事”轻“成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转变。学校要发展,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优秀的师资与生源,也需要创造更好的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同,这都需要我们去“做事”: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加强硬件建设。但教育更是“人学”,我们在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时都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涉及到教育的旨归,理应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的决策、规章制度、学校文化,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科研活动,都应该用教育思想去审视和关照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要清晰地认识到“人”在其中的位置:有没有促进学生的成长?有没有促进自身的提升?这正是教育学应该秉持的立场。

2.思维方式有待更新

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我们需要一张不同的处方,以便抓住问题的核心,或者说到达另一个山头。一句话,我们对教育变革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3]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待不可知的事物”。作为学校转型过程中的引领人,学校领导思维方式的更新尤为关键,在不同的思维方式指导下,个体所形成的对个体与外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当前,学校领导应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但这种责任不是一切工作的责任,更不是凡事“面面俱到”,或者充当一个“救火队长”。学校发展需要学校领导个人的能力,但更需要领导去激发、汇集和利用学校各个处室、各个系部的集体智慧,因此,合理的权力重心下移、科学的团队领导培养就成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反思的问题。另外,学校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过去那种非此即彼、“预设-兑现”、点状关注的简单思维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转型期学校发展的需要。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如何看待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与重要机遇之间的整体关联,如何为教师发展创造各种平台与条件,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与职业尊严,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人生价值的体现,这都对学校领导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挑战,而对诸多“如何”问题的清晰认识,也是学校领导应该具备的素质。

3.大学精神亟需提升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激发、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保障着大学合乎自身内在逻辑地健康发展。另外,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思想文化精华,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辐射到社会中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构建适宜的外部环境[4]。随着X学校步入高等院校的行列,理解并建设大学精神理应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然而调研发现,虽然学校升格了,但师生对于大学精神的内涵、表现形式、建设途径等还缺乏深刻的体悟,学校仍存在学术氛围不够、管理行政化突出、科研生态不太健康等问题。这既是学校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意味着大学精神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多方面综合的过程,短期内不可能形成大学精神。只有以人为本,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塑造和发扬符合时代及未来需要的大学精神,才能真正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长青。

4.共享价值观念较为匮乏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所倡导的校训—“崇师、尚美、立人”既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文化理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师的育人坐标、学生的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理应是学校师生代代相传、共同呵护和持守、共同秉持和不断升华的群体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学校血脉和最本真的存在,否则,学校、教育便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但研究证明,许多师生对于学校发展的定位、转型期学校发展的方向、校训的时代内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也反映了师生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精神并没有进行理性的深刻思考,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志向与追求。正是由于缺乏全校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也就无法以这种观念与意识来凝聚、鼓励师生。

二、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的教育学思考

从应然的角度而言,学校精神文化对师生在校生活与教育过程能起到引领、规范、约束、凝聚与升华的作用,但这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却往往被“搁浅”:找不到精神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或是随便“移植”,或是重视外在包装、有表无里,忽视了文化之为文化、文化之于人生、文化之于教育的真正意义。因此,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进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抛弃抽象的总体思维,引入具体的、结构性的特化思维。要厘清学校精神文化的内生结构、层次维度。因为离开了部分谈整体,整体将失去其最大效力,反之亦然。学校精神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学校精神等层面上,它更是一种与全体师生日常工作与学习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普世性的东西,应该是具体可感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落到实处,结合师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典型案例,从身边的点滴事件中去感悟文化的内涵,去教育学生如何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建设学校精神文化,还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即如何通过精神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校精神文化不是发生在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的文化,而是发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文化,更确切地说,是与在校师生生活、工作与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活。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应该立足实际,根植于自身,它是渗透到精神深处的自然流露,与学校生活、整体风格自然衔接。因此,在借鉴和学习其他学校的文化时,应区别对待对文化内核的学习和文化载体的学习,其他学校的文化内核更多是起到参考、镜鉴、提示、开阔视野的作用,无法“引进与模仿”,只能是参照之后从内部生长、培育[5]。

简而言之,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在学校的“场域”中,在学校生活的“语境”中,建设什么样的学校精神文化、如何建设,从根本上讲都是一个教育问题,都必须合乎教育的目的与宗旨,体现和贯穿教育的根本精神。“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在于它指向个体精神的发展,旨在充实和解放人的心智,把人从愚昧无知和偏狭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教育是用来启迪智慧、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6]。因此,学校精神文化如果脱离了教育学的基本立场,其所谓的文化建设只能是本末倒置。

三、建设学校精神文化的路径分析

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与路径,但无论哪种路径,都应始终坚持教育学的立场,把握和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时代的特征,从“可为”的视野出发,努力走出一条独立、富有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

1.学校领导思维方式的更新

学校领导思维方式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思想上要加强引领,情感上要注重凝聚。一方面,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引领者,校长要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发展的实际、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科研、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核心思想。随着当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都对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的学校提出了挑战,因此,学校领导要基于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依托学校团队的力量,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大学精神和幼师文化特点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还要以自己的品格以及对所有师生的关注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凝聚者。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公正、公平,更要有人情味,个性化地关注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真正深入师生中间,了解师生的发展意愿,知晓师生的实际需求,努力成为师生成长与发展的最佳的“助力器”。

2.学校精神文化的内化

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的物化形态(如校标、校徽、校旗、图案、人文景观等)可能更为师生所熟悉,但如果局限于物理的、视觉的和技术系统的“现代化”,却忽视了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的发展,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其所谓的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是有名无实。因此,关注学校精神文化的内化,就是在实践中把视野更多地投向师生的交往、教育教学、日常生活,这才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心和最主要的途径。只有师生道德、精神状态得以生成,民主和谐的氛围得以营造,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体验和分享学校文化,并在不断的积淀中把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内化为人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组成部分,并伴其一生,这样,无论师生是否离开学校,也无论他(她)从事何种职业,他们都会成为“移动的文化符号”,以自觉和不自觉、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传播、体验、创造出“大写”的学校文化[7]。这种生存方式的更新正是学校精神文化内化的标志。

3.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加强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还需要将其外化为可见的外显的环境与活动,特别在学校处于发展初期或转型期,通过文化环境布置、文化作品展示、富有文化品位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展现师生的生活、渗透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更能使师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精神力量。

X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各式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体现出了朴实、自然、和谐和美观。楼台亭阁的设计,花草树木的安排,标语口号的布置,颜色、形状的搭配,都凸显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在校园布置的素材上,学校更是以师生为创造的主体,书法、绘画、摄影、诗歌等文化作品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师生的生存状态、发展需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另外,学校组织和实施的富有文化品位的教育活动,如传统的毕业汇报演出、演讲比赛、大学生歌手大奖赛等,都是学校为学生创设的“成长驿站”——所有节目和活动从策划、创作、排练、组织到演出,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学校精神文化外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宜平台的搭建

学校与师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学生的勤奋学习都是学校追求卓越的前提与基础,而学校也积极为师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都为学校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X学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是一个青年教师自主管理、互助互学的学术性团体,青年教师借此平台逐步形成了自发的学术讨论和研究意识,而这正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所在。“爱好者协会”是学校自愿组建、由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教职工而形成的非行政组织,教职工参与其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在比赛过程中体悟到了拼搏、团结、合作、坚持的内涵,真切地感受到了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幸福。而大学生社团活动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目前,X学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它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个人的纽带与桥梁,在繁荣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并努力维持,需要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在回望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细节,从点滴做起,做学校精神文化的开拓者与守护者,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

[1][5][7]唐汉卫:《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2 年第15、16期。

[2]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3][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杨宝清:《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9日。

[6]夏正江、梅珍兰:《教师“惩罚”学生的教育学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2期。

猜你喜欢
转型期师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麻辣师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