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研究

2014-04-17 06:57宋志萍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资源生态经济

宋志萍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 032200)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研究

宋志萍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 0322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的同时,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3个角度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生态文明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应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产过程、生活过程,改变传统的资源高度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是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的一切活动。循环利用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认识和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本质,研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既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任务,也是战略抉择。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适度改造自然,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现阶段,资源稀缺是我国面临的困境之一。土地、耕地、森林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在55位以后,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水质污染严重,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是世界第一,重复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我国的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如:废钢回收率为20%,而德国的回收率为80%,荷兰为78%。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但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近10年来,地质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土流失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生物多样性锐减,濒危状态的植物接近5000种。全国平均雾霾日29.9天,达到196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产品的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全封闭循环,像生态系统一样,最终实现资源的零输入、废弃物的零排放。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影响因素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20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日俱增。广义的循环经济追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平衡协调;狭义的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协调处理好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一)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简单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GDP作为单一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单向的线性过程,即: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导致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垃圾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严重。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特点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循环经济要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资源消耗速度成反比。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注重高效循环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求做到消耗速率低于再生速率。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减量化原则强调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达到预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表现为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包装简单朴实。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而非末端处理技术。再利用原则强调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以免产品过早成为废品,以实现减少资源的耗费量和污染物,再利用原则注重过程性控制。再循环原则也是资源化原则,即废品的回收利用,“废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强调综合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该原则注重输出端控制。

生产者、经营者应转变思路,由“怎样处理废弃物”转变为“怎样避免产生废弃物”。在生产的源头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尽量延长产品、服务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废弃物,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减量化原则强调两个方面:污染物减排和资源降耗。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较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染日趋严重,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分较低。根据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推断,当人均收入达到某个标准时,环境恶化程度最高,人均收入突破某个标准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会采取行动改善生态环境,污染会得到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正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正相关关系,科学技术的水平越高,循环经济建设就越有强大的技术保障,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此外,资源的储量、可利用量、类型等,会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丰富时,大自然具备自我净化和修复能力,环境的包容力就强,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动力不足,紧迫感就不强烈。当资源匮乏时,人们就有危机感,会高效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有关环境的规章制度与环境保护也有密切关系,严厉的规章制度会威慑排污企业,会制约企业的制污、排污行为,会减少肮脏投资。产业结构的现状也影响循环经济的推进,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和个人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中浪费水、电、粮食的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价值高达2000亿元。此外,缺乏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必要的环保知识、监督违法排污企业的热情等。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受利益目标的驱使,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为代价,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在公共场所见不到相关宣传,更做不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二)科学技术水平低

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10%,尽管每年有大量的科研论文,但没有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实用性、实践性较差,企业环保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弱。

(三)制度法规不完善,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使循环经济落实到实处,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我国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但需300余个配套法规才能全面实施。各省市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滞后,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全面建立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资源产品价格调控机制。部分领导干部为了打造辉煌政绩,“重经济轻环保”、“重速度轻质量”,官商勾结,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

充分发挥报纸、影视、网络的作用,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知识,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新观念。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意识,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逐渐形成节约、健康、绿色、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校教育中,适当增加循环经济的内容,通过教育影响学生,通过学生影响家庭、社会,使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环保生活深入人心。

加快研究,优先发展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技术、低碳技术、资源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障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环保型、低消耗、循环型、高科技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实现重化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实现发展经济绿色转型。消费者应转变生活态度,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反对挥霍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垃圾的处理,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健康生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循环经济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依据,政府应加快立法步伐,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系统出台,不断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制定详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完善财税激励制度。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项目课以重税。运用经济手段,扶持和引导企业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循环利用再生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应以点带面,由一些行业、一些地区辐射全国。发展应划分为3个层面: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其中,企业是主体。我国的各类型企业都要树立重效益、轻环保的发展理念,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实行绿色设计,推广绿色生产,实施绿色营销、绿色管理。区域层面的循环包括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城市两种模式,要合理布置生产和生活,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完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使一种组织的“排泄物”成为另一种组织的“食物”,使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成为本企业的原料。如酒厂的酒槽成为鱼塘的饲料;鱼塘的塘泥、鱼的排泄物成为葡萄树的肥料;葡萄又可以用来酿酒……这种循环,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建立循环型社会。要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树立新资源观。由开发地下资源转变为开发利用地上资源,要加快对城市矿山(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城市油田(废旧塑料,废旧橡胶)、城市森林(废旧纸张,废旧家具)等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意识与思想。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制定明确的目标,引进世界先进的治理污染,制定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循环经济的理念。

[1]马雪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4(1).

[2]刘素姣.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9).

[3]程会强.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观察,2013(7).

[4]刘晓娣.谈生态文明时代的循环经济发展[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

Circular Economy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of EcologicalCivilization

SONG Zhi-ping
(Fenyang Normal School,Lvliang University,Fenyang,Shanxi032200,China)

Chinese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contribute to the great improvement of economy on the one hand,and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on the other h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a beautiful China needs a new economic developingmode.People have to deal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velopment,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ppropriately to fully promote the Cir⁃cular Economy.This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why,whatand how.

circulareconomy;renewable recourse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22

A

1674-5078(2014)05-0075-03

10.3969/j.issn.1674-5078.2014.05.022

2014-05-18

宋志萍(1973-),女,山西汾阳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资源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生态养生”娱晚年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