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4-17 07:38王淑芳赵林惠张建成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方法院校

王淑芳 赵林惠 张建成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学生适应社会差、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及应用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该纲要为人才培养指出了一种新的培养途径,即通过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缩短毕业生进入行业的适应期,促进毕业生在短期内深入行业技术前沿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部积极响应,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据统计,两批次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共192所。而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879所本科院校,287所独立院校。那么对其余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一种依托行业发展通过行业型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与概念的厘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工业体系相配合成立了一批单科性行业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它们是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它们奠定了行业型院校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务院机构调整使相关大学也进行了调整和划转,有的归属部门办学,有的划归到教育部所属的大学,有的划归到了地方。划归地方的高校中一部分进行专业扩张,扩大规模,逐渐脱去了行业特色;另一部分则在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保留原有行业特色,成为探索地方行业型院校特色发展之路的先驱。与此同时,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拔地而起。重庆大学副校长李茂国提出,行业型院校是新建院校的较好选择。这类大学是行业型院校的中坚力量。

本文提出的“行业型院校”既包括划转后的地方行业型院校,也包括选择面向行业的新建院校。“行业型院校”目前尚无准确定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秉琦等提出行业型学院应该通过人才培养为行业提供人力支持、通过行业科研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成果转化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文化传承为行业提供文化支持。本文将“行业型院校”定义为:依托行业并与行业密切联系协同发展,与行业共享信息、资源、文化,与行业共同进行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实现协同创新,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院校。

二、行业型院校的特征

院校特征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即围绕教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设置学科专业通过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才培养。

1.教育理念与办学定位与行业相契合。行业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必须是来自行业、去向行业的。对于行业型院校而言,首先必须有较清晰明确的行业指向;其次要求对行业未来10年左右的发展规划有清晰的认识;最后院校与行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必须体现相互性、双赢性以及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的共享性。高校与行业合作互建有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从而进行多方位的互惠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能实现以下促进功能:高校提供人力资源,行业提供硬件资源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彼此提升社会影响;高校教师深入行业内部承担行业课题解决行业技术需求,承担行业工程师培训,促进行业发展;行业工程师参加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教学过程,促进人才培养。

2.学科专业设置考虑行业未来趋势。行业型院校的必须立足行业结合师资配备发展优势学科,围绕优势学科前瞻性地建立适应企业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

3.人才培养目标指向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满足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行业院校型人才培养目标即人、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培养目标。人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高于其年龄段的社会人共同的人文素养,包括社会能力、工作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专业素养,包括对本专业课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创新等专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行业素养,了解行业背景,理解行业现状,把握行业前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行业素养。

三、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合作教育进行了很多探索,如以推动产业结合、学术界密切合作的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德国的校企合作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双元制,日本的官产学协作等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其核心都是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我国的学者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模式。学者毛智勇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者王应密等提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突出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学者赵予新等提出一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教学体系等。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给出人才培养的范例,奠定了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提出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虑学生的兴趣与个体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高中生在报考大学时对专业并不了解,甚至是调剂过来的,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行业兴趣成为难题。行业型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也应充分考虑生源特点。一方面采用大类招生提供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行业认知、行业参观,帮助学生对行业和专业建立兴趣。应该承认,人本身具有多样性、差异性,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教学体系采用分层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成长为行业需求的一类人才。

2.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行业全程介入构建教学体系。“三位一体”有如下具体含义: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主体融“高校、行业、学生”为一体,人才培养目标融“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高校教师、行业工程师、学生”为一体,最终培养出高校得意,行业满意,学生惬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提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行业、学生”,符合《中国教育法》中“学生主体”的提法;人才培养目标是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与行业素养的,其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是学生自己,学生主动要求成为真正的人,自觉吸收人文教育中的精髓;专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是高校,高校提供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是行业,行业提供参观实践基地以及高级工程师。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使院校学科建设与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源共享,行业全程介入构建行业型院校教学体系。教学理念与行业理念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行业技术相配套,教学过程与行业工作相贴近,教学评价与行业评估相吻合。

3.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的交互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分层教育。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本文将课程体系分为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素养培养和行业素养三大模块。(1)人文素质培养模块将专业导论和行业文化融入其中。(2)专业素养培养模块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实践人文素养和行业标准,该模块体现真实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真实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来源于真实的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实用性体现在课程项目与实际行业技术问题紧密相连,适合现场应用;先进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与技术都是当前行业实际生产和创新设计所需的,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标准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内容要求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契合行业技术需求。(3)行业素养模块主要在人才培养基地完成,行业高级工程师带领学生进入行业之门,并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实际项目,该模块的完成可巩固前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因此,三个模块之间彼此渗透,形成内在的联系性与交互性。每个模块下平行分为3个亚模块,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与层次选择亚模块进行学习,实施分层教育,学生与课程之间形成交互性。

4.专职教师与行业高级工程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可自我提升。对于行业型院校的专职教师而言,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而且通过承担行业课题、参加行业协会并承担职责获得在行业话语权;对于行业高级工程师而言,不仅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培养行业人才,而且能在与高校教师的合作中提高学术水平。专职教师和行业工程师都能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5.探究式与项目引导式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对应不同的素养培养和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比重将探究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起来。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吸收知识,采用项目考核方式检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程度;对于专业素养的培养则探究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并重,使学生既有专业学习能力又有专业应用能力;对于行业素养则主要是项目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方法辅助得出创新成果。探究式教学方法适用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项目式教学适用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比重,确实做到因材施教。

四、行业型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行业型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包括四方面:行业型高校自身评价、行业评价、毕业生评价、社会评价等方面内容。量化评价主要体现在:毕业生行业对口率高;行业需求高;毕业生几年时间后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建树,自我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逐渐增高。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方法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