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理想信念教育

2014-04-17 07:38程敏罗秋兰高普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程敏 罗秋兰 高普

目前,“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由于生长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受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以网络为集中代表的新媒体的多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呈现多面性,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新课题。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导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课题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10~2011级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涉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活动、理想与责任、道德素质与价值观、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健康等众多方面。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92份,有效调查问卷为989份,有效问卷率98.9%。在调查学生中,城镇学生占27%,农村学生占73%;男生占47.33%,女生占52.67%;独生子女占47.67%,非独生子女占52.33%。从统计学角度看,调查对象具有典型性,调查指标具有针对性,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点调查结果分析

1.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容易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很大的不同,思想价值、行为方式等均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数据显示,46%的学生认为,一些公开行为如接吻、搂抱都为正常现象;28%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62.28%的学生认为自己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

2.自信独立,但缺乏感恩意识。网络的普及及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大学生群体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90后”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喜欢展示自己的思想,实现自我价值。调查表明,46.67%的学生遇到棘手的事情都会自己解决;73%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活动如学生会、社团、协会等。但在调查中发现,约1/3的学生不会主动去关心父母、亲友。

3.崇尚个性自由,但心理抗挫能力差。当代大学生更加崇尚个性自由,表达方式多样。他们对自由有着更为强烈的憧憬和追求,喜欢狂放不羁地彰显自身个性与才能。对于集体拍裸照作为毕业留念一事的看法,83.33%的学生表示赞同和理解,仅有16.67%的学生表示绝不赞同。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较好,所需所想能得到满足,于是形成了比较自我的性格,虽然看起来外表坚强,但实则内心脆弱,心理抗挫能力差。71.2%的学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失败后,会留下心理阴影。

4.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出现偏差。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部分当代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权势主义和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消极倾向的影响,价值观发生扭曲,陷入理想物质化、享乐主义的思想误区。针对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虚荣攀比风气,多达17.67%的学生认为这种想法很正常,想追求好的物质生活;近60%的大学生对生活抱有消极态度,时常被空虚、迷茫等负面情绪所困扰,缺乏激情和目标;11.67%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和价值体现为拥有金钱的多少。

5.个人能力较强,但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规范认知清楚,道德行为也较为规范,但也有少数学生认识不足,知行不一,导致个别道德缺失、有辱大学生素质的现象时有发生。调研中,针对清华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的看法,19.0%的学生认为事不关己,持无所谓的态度;3.75%的学生竟然觉得很有意思,自己也想尝试。关于考试作弊的调查,只有23.82%的学生在考试中没有作弊行为。

6.拥有目标,但践行能力较弱。高昂的学费、父母期望、就业以及社会多种因素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他们拥有理想,但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认识不清晰,方向不明确,很少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调查显示,42.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最困扰他们的是学业压力。但是在学习方面,仅有27.52%的学生从未逃过课。40.34%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和想法,但计划不明确,而且对于实现方法也比较模糊。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教育解决对策

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打造多种媒体协作的立体教育平台。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管理教育中,学校应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将网络发展成为生命情感教育的前沿阵地。老师应充分利用校园BBS平台、班级QQ群、班级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思想动态,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此外,院系各社团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健康的社团活动。

2.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奉献。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家人的宠爱,感恩意识不强。学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以集体利益为主,从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四个层面,教育他们学会感恩,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奉献意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者、献爱心等活动,从日常小事做起,提高修养,使感恩、奉献的爱心真正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

3.注重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有效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视甚高,不思学习;虚荣心强,爱攀比;受挫能力差,易抱怨等心态。结合这些心理特点,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对于专题讲座,应该增加时间和次数,扩大心理辅导的范围,并通过素质拓展、联谊等活动,锤炼他们的交际能力与抗压抗挫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人格。

4.坚持以生为本,建立教育平等互动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思想特征是追求平等、自信独立,他们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要求自己的人格完全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优势,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此外,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考试,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效果,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入传统道德教育的培养。

作为学校,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校应以大学生党、团工作为核心,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动团建,广泛开展一些有形的富有深刻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入学时的“始业教育”、后期的“爱我中华,爱我党”的入党启蒙教育等。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喜欢模仿明星这一特点,可在他们当中发掘德才兼备的学生并进行培养,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应宣传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用中华民族英雄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树立崇高的理想。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