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2014-04-17 07:38彭英魏银霞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长尾毕业生理论

彭英 魏银霞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人群,担负着振兴国家和繁荣经济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复杂情况下,寻找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办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长尾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运用长尾理论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工作思路。

一、长尾理论的含义

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是美国著名互联网杂志《连线》的主编,他在2004年10月《The Long tail》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长尾——“The long Tail”的概念。安德森对亚马逊网站的图书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制成了一幅销量随图书种类变化的统计图。其中,大约20%的畅销图书占销量的一半左右,而80%的非畅销图书则占销量的另外一半。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这个现象,提出了著名的长尾理论:在商品销售领域,在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的前提下,那些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

长尾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20/80定律”。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根据经济学统计结果归纳出“20%人口拥有80%财富”,后来形成了著名的“20/80定律”。“20/80定律”主要在于描述和诠释在经济和生活中少量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的现象。与之应对的长尾理论则转换视角,关注被忽视的80%部分。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储存和流通的途径足够畅通,80%非热销或迫切需求的商品的市场占有额是完全可以和市场上的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在一定时间后能超越热销产品市场占有额。“长尾理论”提出后,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被深入研究甚至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销售学、经济学、出版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过程问题分析

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实际是一个幂律曲线,它不会被供给瓶颈切断,幂律曲线的值域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下降到零,并且只要有消费市场存在,幂律曲线就会在三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出现:“(1)多样性;(2)不平等性;(3)存在某种网络效应比如声誉或口头传播效应,这些效应容易将质量的差别成倍的放大。”①我们研究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过程就能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刚好提供了长尾幂律曲线出现的必要条件:(1)大学生求职愿望和途径以及来校招聘企业层次、类型多样性存在;(2)大学生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个性化发展;(3)高校发达的校园网络和大学生之间迅捷的传播渠道,将招聘企业的差别成倍的放大。因此,在高校就业过程中存在长尾效应是必然的。然而目前高校就业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过于重视20%精英人才,忽视80%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产品”。社会和企业对于高等教育的“产品”态度不一:小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是传统的“精英产品”,自然是被极力追捧的;占80%比例的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则遭受不同待遇,多多少少要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精英人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种类、不同个性的劳动人才。

如果80%的普通大学生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合适的职位做出贡献,这些分散的庞大人群所做出的成绩完全可以等同于精英人才甚至远超他们。这就是长尾理论所揭示的内涵,也就是众多小众市场的汇聚,能够产生与主流市场相抗衡的市场能量。从高校角度来讲,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过于关注拔尖和优秀学生,对于就业困难的尾部学生则缺少培养和指导,普通学生群体获得的权利与优秀生相比存在不公平现象。

2.高校和学生就业重视热门企事业单位,轻视中小企事业单位。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未能运用长尾理论,一味紧盯长尾头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热门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抢手职位,在求职大军中激烈厮杀,争过独木桥,轻视长尾尾部大量适合自己的如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提供的合适岗位,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人为设置了就业障碍。从高校层面看,高校往往高规格联络和接待声誉好、行业排名在头部的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轻视长尾尾部的大量的民营和三资企业,留住了少量来校招聘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虽然花费巨额接待费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却只解决了小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丧失了分布在尾部区域广大中小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大量招聘职位。

3.企业过于重视重点名牌高校,轻视普通地方院校。根据教育部近期统计,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108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有996所,高职院校1239所,地方高校担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企业在制订招聘计划的时候往往只看到长尾的头部,紧盯排名靠前的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忽视长尾末端大量的二本、三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不需要高超能力和素质的普通岗位,也要从重点高校招聘,造成人才的浪费。在国内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培养同质化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付出了巨大的招聘成本却招纳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同时却因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留不住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

三、用长尾理论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从上面长尾理论和高校就业工作的关系来分析,长尾理论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经济规律,但其核心思想非常适合在深入改革的高校就业领域里运用,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而言,可以运用长尾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就业工作蓬勃发展:

1.改革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在大学生中,文化知识、素质能力都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是人才长尾的头部。长尾尾部是指社会满意的合格学生,即具有某一方面能力倾向与个性特征的学生。实施人才培养长尾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大力培养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拔尖学生,加强长尾曲线的头部;另一方面,重视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抓住人才长尾。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更新,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加大力气,在延长长尾的头部曲线的同时,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等,培养出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长尾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大众化培养与差异化教育的矛盾,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层次的课程体系模块,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通过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使每个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在毕业之后都能在庞大的产业结构各类细分市场中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建设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人才长尾培养能否能取得成效还取决于培养过程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的选择。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供应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关系,一方面单位和企业选择自己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职位。高校毕业生的差异化程度越高,企业在选择人才时范围就越广,大学毕业生错位竞聘的优势越显著。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一方面应在高校招生、培养到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走进校园就开始构建贯穿于整个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就业期望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除了专业和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提供的职业指导课程和服务之外,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乃至任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体系中来。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尤其是要注意抓住长尾部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个高校学生都勾勒出清晰的职业规划蓝图。

在就业指导上,运用多个渠道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相结合;做好自我定位,就业时根据就业形势避开一些竞争激烈热门的岗位,选择就业区域时既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更应关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努力使大学毕业生认识到在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对个人意志存在挑战,但是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有较多机遇,不仅能出成绩,而且能获得同龄人在经济发达地区未能实现的大收获。同时,响应政府号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努力构建创业拉动就业良性循环的就业环境。

3.高校与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促使广大尾部毕业生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使毕业生能力符合企业要求,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避免学校教学脱离企业需求的矛盾。对于企业来讲,由于存在广大尾部合作高校的支持,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和适用人才。而且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关乎千家万户,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头部和尾部的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②

四、结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长尾理论提供了企业与大学之间需求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在就业过程中运用长尾理论是解决目前就业难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工作体系,加大在就业服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建设,结合学校情况探索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信息合作和共建工作,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方能在解决就业难题的同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注释]

①(美)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10.

②赵欣.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J].河北企业,2010(3):68-69.

猜你喜欢
长尾毕业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