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说内涵之我见

2014-04-17 07:49贾雯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词话王国维景物

贾雯迪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王国维境界说内涵之我见

贾雯迪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说与历代文人墨客的主张同中有异。它既来源于前面所述的古代意境论,同时也融进了许多中西方美学思想,当然这其中不外乎还有王国维的个人创造。可以说这是一个天才站在中西方文化的塔尖为我们呈现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本文将从境界说的内涵入手,剖析其真景物与真感情的完美结合、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的美学追求。

景与情;自然;理想;美学追求

一、概念界定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①王国维认为文学创作的内核就是景与情,其实换言之也就是人间词话中境界说的两个基本元素:意与境。“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掳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也。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深,或以意浑,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②所谓“意”,是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是诗人倾注于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也是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完成的对诗作的理解等;所谓“境”,则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形象和画面等,“境”的存在是“意”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只有二者相互融洽,文学创作才能够称之为完美,偏废其一的文学作品,以境界说来衡量都不是值得品读的佳作。“《人间词话》中所标举的”境界”,其涵义应该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③因此,王国维的境界说就是以“意”与“境”兼容来衡量和批判文学创作好与坏的词学依据,是对古代意境说的继承和发展。

二、真景物与真感情的完美结合

王国维的境界说在对意境这一审美范畴做深入探讨的同时,提出了不少界定境界说的尺度和标准,关于境界说内涵的理解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其“真”。这个“真”体现为景物的真和感情的真,境界说就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完美结合。

(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境界的真

真景物的实体展现为境界的创造。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境”,仅仅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但在这里王国维强调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这就与佛教经典中关于“境”的解释不谋而合了。“境”在佛学里通常被解释为人的所有感官和心智所观察到的东西。那么王国维所说的“喜怒哀乐”也就包括在这“境”之中。所以这就扩大了境界说中“境”的内涵,它既包括了客观对象,也包括人的主观情感。“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④。王国维之所以很喜欢古诗十九首的原因就在于这类诗写得清通直白,言简意赅,不隐晦曲折。何以谓之不隔?像古诗十九首中一些通俗的诗句,如“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或者“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类写情的句子才可以称之为不隔。人间词话在写景的作品中,王国维比较中意的是东晋陶渊明和北朝民歌中句子,像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饮酒》一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在此需要明证的一点是,写真感情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所理解的抒发真情实感,而是要求创作主体要直面自己的“真感情”将其上升到审美领域来。为此我们举佛雏先生的一段话来作证:“王氏这里所讲的,实际是个‘后天’(自然物)和‘先天’(理想或‘美之预想’)的结合问题。这是说,诗人先天中对某种美本就‘似曾相识’,通过后天中‘所与之自然之物’,而‘唤起先天中模糊地认识到的东西’(叔本华语)并且经过一番‘超秒’的‘遗其关系、限制’的功夫,化后天的不纯粹为纯粹,化不完全为完全,化‘模糊’为‘清晰’,终于使‘后天’合于‘先天’,使‘美之预想’或理想得到完全的显现。”⑤

(二)词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创作主体的真

真感情的实现依托于创作主体的性情。王国维重视文学创作的情感真实性和摹写真实性,这也就是他所谓的“词人者,不失赤子之心”。如何去理解“赤子”是解读王国维这一观点的关键之所在。《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和王国维的话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依据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来理解这句话,则是说“赤子之心”就是人的本性“善”,赤子就是本性中保有孩童般天真和淳朴的人。笔者认为,这与王国维所谓赤子之心基本一致,从其所举李后主的例子中可见一二。“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为词人所长处。”⑥王国维认为李后主因生于深宫,不沾染外界世俗和社会,才保有了自然纯真的本性,这是他之所以创作出好词作的一个根本原因。他能够“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⑦,达到了那种“美之预想”或者说实现了纯粹审美状态。但若理解这种赤子之心是超然于功利世俗之外的洒脱,是返朴归真的旷达,那王国维所举之后主的例子则未免有失偏颇,我们知道,李后主所吟所诵不外乎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花雨皆是万般愁的家国身世。我们也只能说李后主涉世不深,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与悲伤,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很直白很单纯。不过这也正是有一种“真”的如是体现,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融合是后主真本性使然。

三.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的美学追求

王国维的境界说并不仅仅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结合,他将诗词所展现给世人的情感上升到了理想的高度。因此境界说不单单只在艺术上存在由情感和景物的结合程度而决定的深浅薄厚问题,还存在思想上的高低问题。这就涉及到了诗人的理想。笔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是诗人将自己的理想熔铸于自然景物描写中所生成的艺术产品。境界说,是一种既合乎自然又临于理想的美学追求。这一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写实家与理想家

“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⑧首先这个写实与理想的关系是虚实的关系,这也是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境界说所提倡的是创作主体从属于自然法则下的艺术的结晶。境界有造境和写境之差别,理想家造境,写实家写境。但是二者实在是难于区分,因为“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临于理想故也”⑨。因此大诗人的诗作,其所写之境,是能够解除自然事物之间的限制,并且改变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所造之境,亦是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且遵循自然法规。其次,无论是写实家还是理想家,在创作过程中都要超越利害关系,挣脱种种束缚,达到澄明透彻的无欲无求的状态,这样才能够进入创作的最佳境地。“个人汲汲于争存者,绝无文学家之资格也”⑩。作家摒弃欲望,以“宇宙眼”来体察宇宙人生,这才是境界说所提倡的境界。王国维反对将写实与理想的绝对分化,提倡二者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因为他们各有千秋,只有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才会有佳作,所以大诗人必须兼具这两种身份。

(二)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王国维的境界说主张诗人面对宇宙人生要能入能出。这里“入乎其内”是指创作主体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了解、体会和领悟这个世界;“出乎其外”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站在一个常人所不能的高度去审视自己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能够将客观世界的本质发掘出来。进而才有“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⑾。人类是群居动物,能入,便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客观世界,积累生活经验;能出,才能客观地看待周遭的一切,以冷峻的视角作出分析和描述。同样,这一观点并非王国维的首创,在他之前,也或多或少出现过有关“出入”的言论,但值得一提的是王国维所言的入世和出世并不是对前人结论的简单总结陈述,他是有着不同理解的。基于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在这里他提出的“入世”是要人们意识到生活中来源于欲望的痛苦,所以“出世”便是去寻求解决这种痛苦的途径。“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⑿,此处所指“外物”即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能轻视外物就能够超脱于自然界之外,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精神境界;由此观之,重视外物就是要仔细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达到物我合一的共鸣状态。这里轻视外物与重视外物又是对出世入世的再次重申,无外乎是要强调境界说的既合乎自然又临于理想。

注释:

①王国维.文学小言.选自刘刚强著《王国维美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乙稿序。

③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93页。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第116页。

⑤转引自苏缨《人间词话讲评》哈尔滨出版社,2009.9, 第37页。

⑥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⑦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⑧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⑨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⑩王国维.文学小言. 选自刘刚强著《王国维美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⑾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⑿王国维著 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2]佛雏.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3]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4]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2.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2003,4.

[6]彭玉平.人间词话疏证[M].中华书局,2011,4.

[7]蓝华增.意境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9.

[8]刘克苏.失行孤雁•王国维别传[M].华夏出版社,1988,1.

[9]苏缨.人间词话讲评[M].哈尔滨出版社,2009,9.

[10]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The connotation of Wang Guo-wei’s realm

Jia Wen-di

(Chinese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The realm proposed by Wang Guo-wei’s "human words" has differences with the literature and writing ideas. It is derived from the ancient theor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lso integrate into a lot of western aesthetics, which has his personal crea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is a genius stand in the Western cultural spire presents us with the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system.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realm, analyze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real scenery and true feelings, both natural and adjacent to the ideal pursuit of aesthetics.

scenery and emotion; nature; ideal; aesthetic pursuit

I206.2

A

1000-9795(2014)06-0116-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02

贾雯迪(1988-),女,吉林松原人,从事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词话王国维景物
增山词话
半梦庐词话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新词话
词话三则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