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

2014-04-17 13:27张晓玲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大学生

张晓玲

(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张晓玲: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毕业,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

高校贫困生,因为在大学这个特殊知识殿堂中,也因为他们即将或正在迈向成人门槛,或者多少有预期未来社会分层的点滴线索,其身份标示格外受关注。除了物质上的匮乏、经济上的贫困,逐渐地又有一些新的词汇聚集在他们身上,自卑、敏感、脆弱,人际关系不良等。这些标示有客观缘由造成,也有稍许主观印象,但并无掺杂道德上的评判或不满。不过,最近几年对其感恩现状的分析,情况就多有不同,不满、甚至愤懑散布在各类隐隐担忧、焦虑和不安情绪中,给高校贫困生带来较多压力和负面力量。

一、积极心理学下的传统视角批驳

(一)被“异化”的感恩现状

高校贫困生的所作所为牵动着部分人士的神经,媒体也察觉到某些价值点或炒作点,得到异常关注,被“聚光”成为可能,个别突发事件得到奇怪传播也成为常态。多次传播后“异化”为公众认可的事实成为高校贫困生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感恩现状即如此。

在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回报社会,没有成熟的机制、娴熟的方式应对社会之时,他们的某些行为、某些个人事件就成为焦点,并被有意无意地放大,逐渐被推入缺乏感恩的旋涡中。2007年1月30日,《青岛日报》报道的《孙俪、丛飞与〈好人必读〉》中孙俪与丛飞资助对象的表现吸引了众媒体的目光,“不懂感恩”是探讨的主导视角。随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高校贫困生不懂感恩的各种言论见诸平面媒体,风靡于网络论坛,学术上的探究也陆续展开。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敏感,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个“不懂感恩”之旋涡有逐渐加深之势。

有恩确实要感谢,如果不知道感谢无论如何是不能得到原谅的,尤其是大学生这些未来的知识分子,将要引领社会思潮、道德风尚的青年学子。但是,不管身份如何,基于事实的观点是要接受的,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不排除个别学生背离传统道德,违背社会准则,把获得的一切帮助当作理所当然,甚至出现“争抢要”的情况。但是个别的他们,作为统计学以及学术研究上的他们,并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风貌。调查显示,“受测大学生在受到帮助时绝大多数倾向于向对方表达感恩,但是面对不同的感恩情境他们表达感恩的方式却有所差异”。也即,多数大学生并不像坊间所表达的,对获得资助事宜无动于衷、不懂感恩、甚至忘恩负义。从认知和情感层面上,他们知晓,并且愿意表达对“好人”资助的感谢。如果非要说他们不懂感恩,那么深层次的表达应该是他们没有按照资助者或者没有按照社会的传统期望展示他们的感谢。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倾向于‘用言语表达祝福或问候’,却都不太倾向于‘只在当时用言语表达感激’或‘按照他的意愿去做事’。当大学生受到陌生人、普通熟人以及好朋友的帮助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向他汇报学习和成长经历’”。轰轰烈烈的对高校贫困生“不懂感恩”的主导视角更像是“异化”后的产物,而非事实的结晶。

(二)经济帮扶下的心理考量

缺乏感恩,是因为有恩可感而未有相应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系统化的有恩可感需追溯到2004年,当时,国家开始全面推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部分解决了高校并轨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费用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和社会上的捐资助学之风也逐渐兴起。之后,陆陆续续有一些企业和个人投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温暖了贫寒学子的心,也温暖了社会气息。从高校贫困生得到资助的实际情况来看,数额最大,普及面最广的是国家层面的各类资助,新生的“绿色通道”,政府主导、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针对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特殊群体学生的减免学费等。这部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得到加强和完善。

如果说要感恩,感恩于国家,这是应该作为第一层面印刻在贫困生脑海里不能忘记的感谢主体。其次,一些企业或社会人士,也是他们要表达感谢的对象。而从不懂感恩的各类命题和论据中,主要是对一些企业或名人的不懂回报,对国家层面的缺乏感恩之心并没有太多的论据支撑,但结局依旧发酵到高校贫困生不懂感恩国家,不懂感谢父母,不懂感谢教师,将来未必有回报社会之心等这些普适层面。

从不同的帮扶主体来看,国家层面更多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但其他层面未必如此。如果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按照外在资助者的要求做出表示,那么,这无疑是在变相的要求和灌输,“因为贫困、因为接受了资助,你必须服从局外人对一些事情的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大学教育的宗旨。即,大学没有努力培养独立精神的自由人,而在培养听话的“乖乖男”、“乖乖女”。长此以往并且不断得到媒体及公众认可的强化,只会让这些贫寒学子在舆论的压力下,失去自身判断,失去对自我感知的信心和认可,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根本上违背资助的初衷和感恩的终极目的,也会给其他学子们以“金钱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不好社会印象。同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不断激化,忽略方式方法,一味以正统的、高高在上的,外压的行为去贯彻某些主张,只会让“祖国的未来”更加迷茫,并且混杂着愤懑和不满,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越来越愚昧无知。若是这样的帮助无疑是给他们的境遇更添阴霾。

(三)被“标签化”的负能量

如果说感恩是基于一定偶然但仍然是具体事例的诠释,那么“自卑”、“敏感”、“脆弱”这些充满负能量的词汇则在悄无声息中成为高校贫困生的主要表征词。确实,“高校贫困生因为经济方面的贫困,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贫困,造成综合素质方面的贫困引起就业竞争力方面的贫困,从而出现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经济学上的贫困循环理论确实可以折射出高校贫困生许多经济之外的东西,包括负面标签下的心理贫困。但,这更多的是一种表象。

因为有着这样一个“贫困生”身份标示,又不能或者没有正当的途径理直气壮地证明这不是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他们内心会有一些奇妙的波动。为了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他们用心感受、用心体验、用心琢磨,但如今的环境并非他们所熟悉,及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式和途径成为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只能谨慎地应对着。有些时候,不免姿态过低,或者像中国传统的贫困劳苦大众一样过于谦卑,形象似乎并不像一个成年大学生。因此,不能赢得周围同学的认可,连带着教师也觉得他们呆头呆脑。而这些贫困生内心的挣扎与奋斗以及默默的付出,是很难为外人所知晓的。做事的拘谨、为人的不够圆融、现实的困顿,使得他们内心的冲突、压力、沮丧要比普通学生多一些。这是高校贫困生始料未及,也是他们在努力追求进取的过程中力图避免,但难以逃离而必经的阶段,可这并非终结的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自卑”、“敏感”、“脆弱”这些充满负能量的标签落在他们头上,继而同“不知感恩”混杂在一起,是社会对物质决定力量过分看重延伸出的对他们的隐形歧视和亵渎。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探析

公众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感恩现状及解读更多的是一种传统视角,有着部分人士利益驱动下的心理寄托,也有着人类几千年来对多数事件负面偏好的惯常思维。积极心理学主要从积极方面看待和对待人、事件或心理现象,“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高校贫困生的表现更多的是在抗逆力条件下的一种正常反应,或者说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的自我保护,在某些层面上,体现了其人格的独立和坚强。

(一)感恩背后的心理折射

当代贫困大学生不愿意向资助者汇报学习及成长经历,不愿意当时当地表达感恩之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恰恰说明他们作为成年人,拥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希望按照外在的既定方式去行事。在各种压力下,多数高校贫困生依旧能够认真学习、努力生活、积极进取,与家庭经济较好的大学生不存在明显差异,这已经说明了他们的整体状态没有背离社会原则和公民道德,在行为选择上也没有背离内心需求。同时,作为中国教育的受益者,接受中国教育的洗礼,如果说普通大学生“心存感恩之心”、“知恩图报”,那么,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不应该把他们排除在外。

进行资助的组织或者个人,尝试着站在被资助人的立场上考虑事情,不过度地看低他们,也不给以无谓的同情心。如果机会合适,可以尝试着了解他们内心感受,教他们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等。否则,一味地或者暗示性地让被资助人公开表达感激之意,只会让接受馈赠又心存感恩之人在纠结矛盾中遭受折磨,道德上无底线的绑架也会让他们更没尊严,让少数心怀图谋之人更加不屑。“施恩者如果不是带着功利的目的,那么他们就应该牢记施人慎勿念的古训。实际上,很多贫困生在接受了资助以后都是心有所报的,但却往往由于羞于表达或认为表达时机尚不成熟而未作表达”。只有与被资助对象基于人格平等上的交流,才能赢得当事人对资助者发自内心的认可、感谢,赢得他们真正的感恩。

媒体和公众在高校贫困生感恩事件上的过分负面宣传、负面解读,只会让这部分群体在经济困难背景下过度体验压抑和痛苦,成为他们心理贫困的重要导火索和催化剂,将会加速贫寒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现象,加剧社会传统道德内在信条的瓦解。这是背离媒体使命、公众初衷的。从公民社会的人格培养来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贫困生感恩现状的解读是倡导一种人人平等,不畏权、不畏利,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认可他们的行为选择,尊重他们内心的思考,鼓励他们的自强表现。长久来说,也会让这些贫寒学子用同样的方式回馈社会,使温暖的、正向的气息在社会中弥散。

(二)正能量的心理坚持

进入大学,贫困生们面临的情况跟以往有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生活上,可谓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为人处世中展现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而学习的在比重和地位在无形中未得到应有重视。这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较少有机会从父母和亲人身上习得与人沟通方法的大学生,就像祖辈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维持基本温饱生存一样,他们也把多数时间投入到当时当地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学习,这是他们多年的经验总结,也是父母们的期望。那时的他们,较少有机会,也较少意识到人际关系对其生活的重大影响。

但如今生活在慢慢呈现不一样的状态,缺乏人际互动的技巧、缺乏物质上的必要支撑,在处理事情上表现出张皇失措,产生负面情绪成为在所难免的事实。但这些并不能一蹴而就造成贫困生“自卑”等负能量的激增和蔓延。从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来看,这么多年的学业成功,这么多年的外在认可,这么多年的内在尊严,这些贫困生不可能很快就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内心的塑造以及最终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可能出现行为上的不自在或逃避,但内在的坚强和坚持并不会随之而轰然倒塌。把这些负面情绪或状态经过宣传发酵作为一种标签放置在这些贫困生身上是不恰当的,更甚至说是不负责任的。经济上的贫困确实会对他们的思想、心理、综合素质产生一定影响,但谁又愿意用心、用时间去了解这些内容背后所折射出的真正含义呢?是他们确实如此吗?也许,是他们想少犯些自己不太清楚的傻里傻气错误,是他们不想被周围人误解,是他们想以“更好一点”的形象展示给同学们和教师们。自尊和自强才是这些状态背后的真正原因。

精神上的独立,人格上的完整,并不是一两件事情就能彰显的,也不是一两个理由就能诠释的。每个人,“除非他有所归依,除非他的生命有某种意义和方向,否则,他就会感到自己像一粒尘埃,被个人的微不足道感所压垮”。梳理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环境,不难发现,家庭的困难,使大多数他们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摆脱贫困的境地,要努力学习获得父母的关爱或者周围关心爱护之人的认可。这是他们生存和生活的意义所在,会长久印刻在他们心里。有的贫困生在早年的母婴关系中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内心会有较高的不安全感,在人际社会中也会感觉到更多的害怕与敌意。因此,对于非个人原因造成的现实困难和痛苦,更多情况下,他们用行为给予无声的反抗或者无言的隔绝,这是环境让他们习得的主要行为方式。自卑、敏感、脆弱是一种同学、教师或者公众给予的普适层面的解读。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这是当事人以弱者形象出现的自我防卫,是一种生命警觉,更多的不是为了攻击他人,而是保护自己的尊严。当他们独处时,一切都好,在有人的环境中就丧失了一部分自我感,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无所适从。其实,这不仅仅是高校贫困生表现出来的状态,在转型期的社会中,贫富悬殊增大,社会矛盾激化,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学生思想上本来就比较容易受到波动,叛逆思维萌生。聚光灯下贫困生的沉默,不去按照社会要求表达感恩,但也不用语言辩驳,这恰恰说明了其对社会的宽容,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些许对自我内在的不肯定;更为积极的表述是,他们欲以将社会适应上的不适转化为对自我的认知调整,以及角色成长中的学习。

对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的担忧和不满,对其情绪和情感的负面诠释和解读可作为当事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但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应当是为了促进高校贫困生的自我力量增长、平和心态的形成、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基石的铺垫。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认可,也是社会温暖的力量源泉。

[1]高长丰.大学生感恩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2):97-100.

[2]杨博惠.人文关怀视域下感恩教育使高校贫困生走出综合困境[J].科教导刊,2012(8)上:214.

[3]郑 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314.

[4]陈桂香,等.和谐校园视阈下的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教育探索,2010(6):122.

[5][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9.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大学生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