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4-04-17 13:37朱玉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旅行社实务案例

朱玉霞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 江苏镇江 212003)

《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朱玉霞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 江苏镇江 212003)

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能马上胜任企业工作的实用型毕业生,而各高校也开始更加注重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兼具的高素质大学生。《旅行社经营事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掌握旅行社经营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的《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因此,对《旅行社经营事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旅行社经营事务;教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旅游类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高校旅游专业也在陆续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当前多数的旅游类毕业生不具备完善的旅游营销管理实践应用能力,这是由于现今高校旅游专业教育没有做到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衔接,致使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不能迅速担负起企业的工作任务,这样的形势对旅游类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着力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性旅游人才成为挡墙高校旅游专业的重要课题。《旅行社经营事务》是高校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有效的掌握旅行社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对学生未来进入旅行社工作有极大裨益,为旅行社经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当前,《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中传统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现代旅行社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现如今该课程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现状探寻《旅行社经营事务》课程“开放型、创新型、实用型”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是指导学生学会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重要课程,实践性较强,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当前多数高校的《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还是沿袭着传统“知识本位”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以能力为根,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一味的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较少,致使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旅行社繁杂的经营工作,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而为了更好的适应旅行社快速发展的趋势,符合旅行社对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结合实际人才需求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大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能动性及创造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使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更好的胜任实际工作。

二、改革《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处于教学模式整体结构的核心地位的教学目标,是施行任何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着教学模式的组成与操作程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旅行社经营实务》以为旅行社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而作为旅行社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不仅需要具备长期的从业经验,广泛丰富的人脉关系网,同时还应具备洞悉市场行情,分析行业动态的能力,以及独到的经营管理艺术。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时,应以教授实际的业务操作技能、产品营销管理能力等,而要讲授这些内容,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传授实际的行业动态与操作技能,在课堂教授中会显得较为抽象枯燥,学生难以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因而,必须配以相应的实践教学。

(二)提升教学效率的需要

《旅行社经营实务》本就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如果在教学中盲目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实践教学势必会浮于形式,并与旅行社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加之实践课时较短,学生无法更加系统的掌握行业技能、经营理念等素质,对该课程的教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改革《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传统模式,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加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课程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现如今,旅行社行业对高校旅游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但是多数本科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与旅行社需求不相符。旅行社急需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需要的是能尽快适应工作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并且能有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然而,但是多数高校在教学上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实际从业技能的培养力度不足,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课程教学实践力度的不足,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旅行社实际经营状况,学生理论知识多,但实际应用技能少,不能适应旅行社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快速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实际就业技能,针对《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注重将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性、实际技能应用性进行紧密结合,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培养专业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为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在实际工作中能遇到的项目和任务,基于职业人才的培养角度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旅行社行业最常见的问题或工作任务以实践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项目启动阶段,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成立项目小组,确定项目活动和工作内容,安排角色分工,以小组方式,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完成各项操作程序,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按角色分工组合完成整个项目。例如,在讲解旅行社线路规划设计时,可以利用“本地大学生为市场目标规划设计出某地的三日游路线”这一任务作为项目交付给学生,其中,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项目开展中应注意涵盖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线路名称、线路主题、吃住行游购娱及其相应报价等子项目,同时制定子项目的工作任务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学生可进行自由分组,但必须以合作的形式制定出线路设计。对于项目成果的提交,可以以授课方式由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其线路,台下学生作为消费者对设计者提出有关线路设计上的问题,设计组作为对应解答,对于解答不出来的问题,可以全班进行讨论,得出最佳答案,最后对每组的设计线路进行比较。这样的教学模式即增强了课堂学习趣味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旅行社产品开发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二)构建案例教学模式

在《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落脚点,理论知识的掌握都是为了更好的分析探究案例,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专业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要求案例分析的具体教学模式为:案例—理论—案例,从案例中总结理论,再将理论应用于案例。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及教学效果,教师应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悉心设计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目的。另外,在案例选择上应紧扣教材及课程目标,从教材中提取有价值的、与目标相关的信息,选择题材新颖的案例,例如,旅游企业背景、旅游市场环境。所选案例应体现旅游发展需求,使案例具有新鲜感,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热情,促使学生在充沛的精神状态中更加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与实践技能。

(三)构建课内实践教学模式

《旅行社经营实务》属专业方向课,应在该课程开课时,就将旅行社产品经营、业务操作、品牌管理等纳入课内实践的教学模块中,并逐步展开,让学生经过课内实践了解旅行社实际的销售、发团、旅行业务,掌握旅游路线设计,了解旅行社经营运作机制,明确外联、计调的工作职责。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的教学方式为,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几组,分别扮演实际旅行社经营中的销售部、外联部、计调部、接待部等业务角色,将课堂打造为虚拟版的旅行社,可以模拟旅行社的各种日常经营活动,例如,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就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各自扮演的角色,分配设计线路中各自的任务职责,使线路具体化,明确沿途连接点及各常规景点、交通方式、空间距离、各项目消费价格等做细致的说明。另外,还可利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掌握计调工作任务职责,以便通过课堂实践充分发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

(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或接受的程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这种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逐渐磨灭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就《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而言,该课程的强实践性要求学生应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作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该课程的实践价值。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本,教师可以借助“分组讲课”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增强对旅行社运作的理解,提升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旅行社经营实务》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性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课程价值,做好课程模式的改革,仍需依靠高校及教师的不断努力,作为专业课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在学校方面,应着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强化改革效果,力争为旅游企业培养更多高技能综合型的旅游人才。

[1]张洪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3).

[2]王锋.试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3]许静.分析《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5).

The reform of travel agency busines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Zhu Yu-xia
(Zhenjiang College Tourism Department,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China)

The social develops rapidly , the enterprise need practical graduates, universities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The travel agency business affairs, as one of the backbone of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the key for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ravel agency business practice ability. But the current of the curriculum can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vel agency business practice value. Therefore, it’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the travel agency business affairs.

travel agency business affairs; teaching mode; reform

G642

:A

:1000-9795(2014)011-000003-02

[责任编辑:周 天]

朱玉霞(1979-),江苏丹阳人,女,汉族,硕士,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基金项目: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201401016;项目来源:镇江高专2014年校级教改课题

猜你喜欢
旅行社实务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旅行社的选择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