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性

2014-04-17 15:42曲晓慧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公平农村英语

曲晓慧

(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曲晓慧: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及翻译学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尤其受到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本文梳理出我国教育公平研究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在农村英语基础教育阶段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出现的原因。为了缩小城镇与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差距,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促进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国家政策、学校软硬件设施、教学师资队伍、教学理念与方法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性研究。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与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接受年限均等、享受教育资源均衡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国家教育制度。教育公平就是教育平等,但是这一过程是相对的、动态的,完全的、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与实际的地域、经济等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当代教育政策的目标是追求相对的教育公平,在政治、地域、经济等大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力求减小教育的差距。通过对我国城镇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差异性及主要不公平现象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一是起点公平,我国宪法明确赋予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点是无差别性的,不论年龄、性别、种族、阶级、经济条件、居住条件等;二是过程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尽量平等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学设施软硬件及教学师资等;三是结果公平,每个学生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教学机会情况下完成其受教育的过程,在取得相应的学业成就以后能被社会无差别地认同。本文的研究就是从具体的教育阶段入手来界定教育公平,把开始接受某一种受教育的方式时的公平作为起点公平;包括选择的学校、学习的形式等,在接受该受教育方式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称为过程公平,包括学习环境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师资情况等;在结束该受教育方式的学习后所取得的成绩称为结果公平,包括继续接受其他受教育的方式或者无差别地进入社会工作等。通过这样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在这一阶段就存在不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就无从谈起;过程公平伴随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在这一环节中,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师资都应该是无差别或者差别不大的,如果差距很大直接影响着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延续,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后体现,它代表了整个受教育过程的优劣以及学习者自身所获得的社会认可程度,关系到受教育者以后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教育公平不可能实现,而是由于政治、经济、地域等大环境不同的原因,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绝对的教育公平,我们只是努力寻求解决教育相对公平的方法。本文从农村英语基础教育这一教育阶段来讨论和研究教育公平这一问题,因为在农村英语基础教育中实现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步履维艰。

二、农村英语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一)起点公平的差异:办学条件落后

近一段时间,国家对老少边穷及农村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间教育经费的差距,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十分落后。近年来,除了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社会各界也认识到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对我国教育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希望工程还是社会各界的捐助都促进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以及环境的改善,但是,这种差距仍然存在。目前,只有少数农村学校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办公楼,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城镇学校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英语基础教学的发展。

(二)过程公平的差异:师资力量薄弱

1.在对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大多数英语教师学历只有大专水平,有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更是很少。农村中小学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不强,导致教师们安于现状,不求自我提高和完善。尤其是当教师完全为应试而教学时,他们会用自身所学的有限的英语知识当作授课的基础,只注重学生在写的方面的能力,完全忽视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教师本人不注重自身发展,语音语调不标准,经常带有地方性口音,对学生学习英语打基础阶段影响很大。大部分英语教师缺乏先进的英语语言教学理念和英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够透彻地了解教学大纲,有的甚至不能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2.优秀师资流动性大,骨干教师缺乏。繁华的城市对偏远的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造成优秀教师流动性很大。骨干教师把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与教学实践的历练作为自己离开的筹码,一旦时机成熟就跳槽到其他条件好的学校任教。这种状况导致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难以提高并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农村英语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过程公平的差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农村中小学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法。中小学英语属于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这就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歌曲、游戏、竞赛以及讨论等活动来组织英语学习。而当前我国的有些英语教师却一味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被动地让学生接受大量的词汇及语法知识,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三、实现农村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公平性的主要措施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记忆、模仿、接受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交流、参与、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唱歌、朗诵、舞台剧、英语角、读书会、英语班会、影视赏析等活动来促进英语教学,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得学生所学英语的知识得到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农村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材与教法的改革,这也成为提高农村英语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契机。

1.合理设置培训英语教师的课程,开设符合教改实际需要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开设以加强教师基础知识主干课程;提高教学技巧的教法课程;开设提高理论水平与语言文化的文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等。

2.强化农村英语教师口语培训,侧重听说能力的提高。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弱,地方口音浓重,加强这一方面的培训可以减少他们用汉语甚至方言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情况。标准的英语口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听的能力,为英语基础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国家公共财政是兴办带有公益性质的各项社会事业最强有力的保障。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要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力量。国家应该从政策上调整对农村地区的支付力度,提高财政保障级别,弥补之前教育政策缺失,真正做到教育公平。为了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国家应该多给予农村地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引进资金,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办学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积极创造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条件,增加多媒体设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让农村地区尽快与发达地区的教育接轨。

[1]龚亚夫.重新思考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J].中国外语,2009(1).

[2]靳培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析论[J].教育导刊,2013(12).

[3]王长恩.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1(5).

[4]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5]叶 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公平农村英语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