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从哪里出发?

2014-04-17 18:25殷芝华
教育观察 2014年12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信仰

殷芝华

(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山东潍坊,261041)

教育,应该从哪里出发?

殷芝华

(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山东潍坊,261041)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的一个故事:

18岁的青年列昂尼德·舍甫琴柯,在开垦荒地的第一年,志愿到哈萨克斯坦去当一名拖拉机手,在1956年2月寒冷的一天,他和其他人一起开拖拉机到距离农场50公里远的地方拉干草。在返回农场的路上,暴风雪突然猛烈袭来,本来可以把拖拉机扔下,到离不远的畜牧场躲避一下。然而,列昂尼德·舍甫琴柯却对其他人说:“你们走吧!等暴风雪过去了你们再回来!我留在这里,我得把发动机烧热,因为如果把机器停下来,以后就是用一天一夜也甭想把机器发动起来。可我们是来运草的,牲畜没有饲料……”暴风雪转成了风暴,更加寒冷了。人们已无法走近拖拉机队。过了一昼夜,人们在驾驶室里找到了这个青年,他已经冻死了。可是他冻僵了的双手还紧紧握着方向盘……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读到这个故事,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触。

我深深地为这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而感到不值!

拖拉机熄火了又怎样?一时发动不起来又怎样?多发动几次不行吗?就是需发动一天一夜又怎么样?和一条年轻的人的生命相比,不可以吗?他被冻死了,拖拉机不是照样也熄火了吗?

一条18岁的生命啊,正是人生中最鲜活的时段,就为了这牵强的理由,就轻易把自己送给了上帝。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他的儿子写的第十九封信中的一个故事。在信中,他对他的儿子说:在我们学校的光荣榜上悬挂着列昂尼德·舍甫琴柯的肖像。在他的肖像下面有一句印度名言:“人的一生犹如一块铁,如果使用它,铁就会磨出光泽,如果不去用它,锈就会把铁侵蚀。”让你的这颗心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既照亮自己,也给孩子们照亮前进的道路——这才是生活幸福的所在。可是,如果你的心被锈侵蚀,要记住,你将注定要毫无价值地、苟延残喘地活着。列昂尼德·舍甫琴柯在燃烧和腐朽之间选择了前者。这位保卫人民财产、使几代青年引以为荣的18岁青年,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爱祖国、爱人民。这还因为,他的母亲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你生活在人们中间,要记住,你给人们带来快乐才是你最大的快乐。

可是,无谓地丧失生命,就是爱祖国,爱人民?没有了生命,又怎么会给人们带来快乐?这是一位母亲的真心话吗?作为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把对生命的这种态度,要一代代传给他的学生和他的儿子吗?

忽然就隐约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我们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1964年2月9日,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暴风雪来袭,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两人顶风冒雪追赶羊群,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在寒冷、恐惧、饥饿中和暴风雪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直到在雪地里晕倒冻伤。幸好有牧民父子俩及时赶到并发现,姐妹俩和羊群才得以安全脱险。当时的《人民日报》以“最鲜艳的花朵”为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两个故事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里凸显了道德意志的决定作用。人心的其他内容和欲望都被取缔和否定了,道德意志成为统一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唯一,人的个体意识被遮蔽甚至被泯灭,个人的生命价值被忽视甚至被删除,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被否定,人,被降为道德的奴隶。人活着,就只有在道德管控下的生存意义,却没有了生命的意义。

后来又读《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才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俄为师”的价值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唯一样板,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学习和移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

在描述这个故事之前,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儿子说:“爱祖国、爱人民——这是两股急流汇合而成的一条浩瀚的爱国主义大河。不要忘记,在你的一生中将会有这种时刻,就是要求你表现出一个公民的勇敢和坚强,并准备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要求你对下面两种命运作出抉择,即一面是快乐和幸福,另一面是巨大的困苦和忘我精神,以至要为了人民的生命和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要准备在需要的时刻,受命于危难之际,毅然走第二条路,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

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到什么?是的,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保尔·柯察金,想起这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想起它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想起他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实践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他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不知激励了几代人。这些人,不仅仅只有苏维埃公民,还有许许多多当时中国的热血青年。这些让他们当时豪情万状的话语,曾有力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我完全相信这位老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虔诚信仰。《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晚年创作的一部共产主义教育伦理学书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后期的记事本里曾写道:“我的教育信仰就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在于成为好人的这种愿望的表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劳动,是精神力量的极大付出。在这里,我们同教育的最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是相近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有登上高尚道德精神高峰的决心,应有自己的飞腾、自己的高度激情,应有一颗像丹柯(高尔基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样火热的心。使每个人拥有这一切,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正因为他坚信这种选择是对的,所以,他才在给他儿子的信中不厌其烦地提醒和要求。有谁会把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去灌输给自己的儿子呢?我也相信,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的各类群体的人民,当时怀揣着坚定的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做的各种努力和奋斗。

当我们身处这个纷乱的时代,看到因为信仰的缺失而带来的种种社会乱象后,我们会由衷地感到:人,能有信仰,真是一件最好不过的事。他们对信仰的真挚感情,赢得了我们的尊敬。是的,信仰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没有了信仰,我们是迷失在路途的羔羊。

可是,我内心还是要忍不住冒出一个小小的问号:在追求信仰的路途中,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兼顾一下自己的个人福利?谁规定的,在爱祖国、爱人民的路途中就必须承受“巨大的困苦和忘我精神”,就不能有“快乐和幸福”?全社会的“快乐和幸福”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体的“快乐和幸福”汇集而成的吗?

就因为这种对信仰的偏执,所以,18岁的青年列昂尼德·舍甫琴柯就要选择不和其他人一起去躲避风雪,而把自己冻死在驾驶座上?所以,“对于我,做一个战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主义事业那样永久”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就非得要保尔以革命为由,不告而别,放弃了自己与女政委丽达第二次萌动的爱情?

这些体现了一味地追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体价值必须依附于群体价值,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压制自我价值。这种价值观防止了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但同时,它何尝又不是牺牲了个体发展,弱化了自我意识,为封建专制主义打下了思想基础?

追求幸福,追求快乐,追求自由,追求光明……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应该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也应该是人生而具有的权利吧?

生活中,我们的长者会经常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踮着脚尖走不长远”。理想也好,信仰也好,违背了人的本性,遮蔽、泯灭了人的个体意识,取缔和否定了人心的其他内容和欲望,它会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吗?

1300多年前,魏征对唐太宗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育,既能开启人的心智,也能蒙昧人的心智啊。

当我读过约翰·杜威的《人的问题》,再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时,不可谓是不惊奇的。一个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一个西方教育思想之集大成者,东西方思想的互不交汇却让他们写出了相似题目的著作。另一个惊奇,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我们为人师者手中是广为流传,为什么他的这本著作却很少有人提起?

我们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可以感受到他那颗博大、细腻的心,感受到他对孩子无穷的爱。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却使我强烈地意识到:在他的价值体系中,个体的需求被群体生硬地绑架了。

确实,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要素。在人性的一切蜕变和承接中,道德是唯一能够永恒和永生的东西。可是,在尊崇道德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提醒自己,在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上蹲坐的应该是“人性”二字?我们可不可以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不要物化成工具,异化成奴隶?

约翰·杜威的著作,虽然中国的学界批评他拥有唯心主义的教育观,道德教育思想中充斥着实用主义的气息,但他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论,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独立个性和生活能力培养的思想,不正迎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的需要吗?

他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把全班儿童笼统地看作一样,不去辨别他们的个性,绝不会有真正合于科学原理的教育发生。”

他说:“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时代在变,社会亦在变,我们的教育,该以何种方式立足?

虽然知道,一定的教育宗旨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一定的文化教育必然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但还是想,政治也好,经济也好,随着历史的发展总是会不断变化的。但什么才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如若想保持自我的教育,应该从哪里出发?

殷芝华(1974—),女,山东淮坊人,潍坊市奎文区早春园小学教师,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