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和论证报告编制工作要点浅析*

2014-04-18 08:20董炜峰黄央央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协调会渔业资源海域

董炜峰,苏 晖,黄央央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厦门 361008)

东山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和论证报告编制工作要点浅析*

董炜峰,苏 晖,黄央央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厦门 361008)

根据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海洋倾倒区选划的工作程序,以满足承担选划的技术单位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需求为目的,总结东山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和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经验,明确各项工作要点,为相关技术人员在工作方案和论证报告编制方面提供参考。

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论证报告编制

1 倾倒区选划工作流程

根据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的要求和倾倒区选划的工作实际,倾倒区选划的工作程序为:倾倒区使用或管理部门提出倾倒区选划的申请,承担选划工作的单位按照要求编制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各分局组织相关涉海部门召开倾倒区选划工作协调会,形成行政协调会意见,确定预选倾倒区的位置、倾倒量等关键信息;承担选划工作的单位再根据行政协调会的意见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并组织开展选划论证工作,编制倾倒区选划论证报告,形成报告送审稿,各分局再组织召开选划论证评审会,对选划报告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承担选划工作的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并形成报告报批稿,再经评审专家复审后,修改、上报国家海洋局[1]。

作为承担选划工作的技术单位,编制工作方案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选倾倒区的位置,而编制选划论证报告则主要是根据选划专题等开展现状调查和采用数值模拟进行预测,通过比选确定拟选倾倒区。目前关于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和选划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的文献较为缺乏,本研究根据技术单位经验结合海洋管理部门的需求,为相关技术和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2 工作方案工作要点

2.1 倾倒区选划的必要性

根据工程资料等明确需要倾倒的各疏浚工程的名称、方量等基本信息,确定倾倒的总方量、倾倒强度等基础信息,对周边海域现有海洋倾倒区及历史倾倒区状况进行描述,明确倾倒的必要性。

2.2 预选倾倒区设置的合理性

预选倾倒区的位置设置主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预选倾倒区位置与海洋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符合性,对周边生态敏感区如保护区、养殖区等的影响 (距离和泥沙扩散),对航道、锚地和通航安全的影响,预选倾倒区所在海域的水动力条件、水深地形条件是否有利于泥沙扩散,预选倾倒区的经济性及预选倾倒区位置的历史沿袭等。

2.3 选划开展工作专题的科学性

选划开展的工作专题主要包括疏浚物海洋倾倒监测分类与评价、拟选倾倒区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拟选倾倒区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流泥沙观测、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等几个部分,关注各部分调查是否按照导则和相关规范、文件的要求执行,其中重点关注倾倒方量。

(1)比选:以倾倒量100万方为界限,超过100万方需考虑对两个及以上的预选区进行比选。

(2)可简化的监测项目:对清洁疏浚物,以倾倒量100万方和500万方为限,未超过100万方可不开展流场、浓度场和扩散场计算、回淤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区调查、海上倾倒实验和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疏浚物生物学检验等,超过100万方未超过500万方可不开展回於分析和数学模拟计算、海上倾倒实验和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疏浚物生物学检验等,超过500万方可不开展疏浚物生物学检验。

(3)站位布设:倾倒量未超过100万方,不少于10个站位;100万方至500万方,不少于16个站位;超过500万方,不少于20个站位。

(4)监测频次:以倾倒量500万方为界,未超过500万方水质、生物调查至少开展一次春季或秋季调查,超过500万方需开展春季和秋季两季调查。

2.4 行政协调会的必要性

根据咨询专家和涉海各相关部门等的总体意见确定倾倒区是否必须设立,确定预选倾倒区的位置和范围、选划论证范围、拟倾倒工程的倾倒量、倾倒强度控制要求、选划专题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等,并最终形成行政协调会意见。选划工作方案根据行政协调会的意见进行修改。

3 选划论证报告工作要点

选划论证报告的编制,首先应根据工作方案开展选划论证工作。报告编制主要依据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1],共分为12个章节。以 《东山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报告》[2]为例分析说明。

3.1 前言

介绍倾倒区选划的任务由来,根据倾倒工程的总疏浚量、资源化利用率和倾倒量等信息确定倾倒的必要性,收集工程周边海域现有海洋倾倒区和历史倾倒区资料,倾倒区选划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方法、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

3.2 预选倾倒区

确定两个预选倾倒区的位置,开展水深、地形现场调查,对两个预选倾倒区的水深条件、海底地形等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临近海洋生态敏感区和利用不相容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3.3 废弃物理化性质及分类评价

对拟疏浚工程进行全覆盖,按照 《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的要求对疏浚区域进行表层样和柱状样的采集、理化分析。柱状样的站位数量一般为表层样的1/4[3]。评价表层样和柱状样是否符合清洁疏浚物要求,同时结合现场粒度分析结果与工程勘探等资料确定疏浚物的成分。

3.4 倾倒区所在海域自然地理状况

主要对倾倒区周边海域的海域范围、地理坐标、气象状况、水文状况、污染源及水环境状况、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物状况、渔业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港口航运状况、主要海洋灾害、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及开发利用现状、倾倒区周边海域海洋保护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等基础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基础资料的时效一般要求为当年或上年。

3.5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倾倒区所在海域开展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生态、海流、泥沙和渔业资源的现状调查等,以上各要素均开展春、秋两季的调查工作。

3.6 潮流场数值模拟

确定潮流场数值模拟公式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潮位、大潮期间流场、小潮期间流场流速和流向进行验证,确定大小潮、涨落潮、表底层流场的变化规律。

3.7 标识质点漂移跟踪试验

通过抛放双关连浮子实测涨潮和落潮的漂流轨迹,同时根据数值模拟进行漂流轨迹预测,对比实测轨迹与预测轨迹的符合性。一般要求模拟轨迹应远于实测轨迹,并对大小潮、高低潮和涨落潮进行预测。

3.8 扩散场数值模拟

首先确定泥沙模型,设定合适参数,根据疏浚量、施工强度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疏浚物源强及每日的最大倾倒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考虑在一般情况下的倾倒方案,还应考虑在极大值情况下的倾倒方案。最后根据倾倒方案确定预选区对不同浓度悬浮物的悬沙增量包络线浓度场面积、确定悬沙增量浓度大于10 mg/L等值线距倾倒区中心最大距离,并根据各种方案对悬浮物影响范围和出现频率等进行预测。

3.9 疏浚物倾倒对环境的影响预测

对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生态、渔业资源、航道淤积、航运安全、生态敏感区及其他海洋功能区进行影响预测。预测悬沙浓度增量的影响范围、影响面积,评估对海水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影响范围,评估渔业资源的损失量,统计两个预选区的渔业资源损失密度、重量、价格,并依据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C/T9110-2007)[4]计算渔业资源年一次性损失重量和尾数等,根据当地水产品价格计算渔业资源损失价值;对比拟疏浚物与沉积物本底数据的差异,对沉积物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悬浮物扩散范围判断是否对航道、锚地产生淤积,运载船舶的增加是否对通航安全造成影响,以及对海洋保护区、水产养殖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此外还应对距离预选倾倒区较近的其他海洋功能区进行评估。

3.10 倾倒区技术经济评估及比选分析

对海洋处置与其他处置方法的经济对比分析,主要考虑成本与时间。如,倾倒物主要为泥质且泥质含量较高时,海洋处置与陆上处置的成本较为接近,但由于倾倒物主要为泥质,若采用陆上处置则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从工期和总的经济效益上都不适合,因而选择海洋处置。

比选分析是倾倒区选划报告最关键的环节。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5]第五条提出的 “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选划原则,对两个预选倾倒区进行技术经济 (包括环境效益)比选分析,并最终根据航运安全、海洋功能区划、历史沿袭等因素选取预选区1作为拟选倾倒区,具体比选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预选倾倒区的比选情况

4 小结

倾倒区选划工作方案和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是倾倒区选划工作流程中的两项极为重要的环节:工作方案编制主要是为了满足行政协调会的要求,在倾倒区选划工作之初提出为什么要申请选划海洋倾倒区、预选倾倒区的位置在哪里、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和选划要开展的专题是否能够满足技术要求。而选划论证报告编制是根据行政协调会确定的拟选倾倒区位置、倾倒量和选划工作专题等,开展海洋环境、海流、泥沙、质点漂移、渔业资源、疏浚物成分检验、水深、地形现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同时收集海洋功能区划、海域开发利用现状、海域自然地理状况等基础资料,通过数值模拟泥沙扩散、冲淤等进行预测,确定倾倒对海洋环境、生态敏感区、渔业资源、航道、锚地等的影响,并最终通过对预选倾倒区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分析确定预选倾倒区,给出预选倾倒区的结论和管理建议等。

[1] 国家海洋局.HY/T 122-2009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S].2009.

[2]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东山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选划报告[R].2013.

[3] 国家海洋局.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和评价程序[Z].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SC/T 9110-2007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2007.

[5]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Z].1985.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105010-16).

猜你喜欢
协调会渔业资源海域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筹备工作协调会在郑州召开
遗落海域
2021年度统一战线培训工作协调会召开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无锡市质检中心参加长三角联动抽査协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