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一例

2014-04-18 10:26李鸣游建金鑫王鸿康
腹部外科 2014年4期
关键词:胶冻性囊下腹

李鸣 游建 金鑫 王鸿康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appendiceal mucocele)是一种罕见的腹腔内肿瘤,其鉴别困难,容易误诊。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诊疗技术有所进步。我院于2010年收治1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59岁,于2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包块,遂就诊。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右下腹可及大小约10 cm×6 cm包块,质韧, 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腹部B超示右腹部囊性包块。腹部CT平扫示盆腔内见大小约12.5 cm×7.5 cm×5 cm囊状低密度影,与附件关系密切。腰骶椎附件可见多个小囊样低密度区,多位于椎关节缘。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分隔,未见明显壁结节影。

围手术前准备充分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逐层进腹探查见:右下腹回盲部阑尾处可及纺锤样肿物,大小约15 cm×7 cm×5 cm,为囊性,质韧,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内容物呈透明黏液胶冻状。右侧卵巢大小正常,表面较多透明囊性滤泡。余空回肠、结肠、腹膜未及明显肿块及结节灶。盆腔内无积液。遂完整切除该肿物。(图1)

二、结果

肉眼观:灰白囊性包块,内为黏液样胶冻物,内外壁光滑,壁厚0.2 cm。镜下观:外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内容物为透明黏液。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术后1、6个月、1年随访,复查肿瘤标志物、腹部CT以及结肠镜,均未见明显异常。

三、讨论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为少见的阑尾疾病之一,在常规阑尾切除术中的发现率仅为0.07%~0.3%。该病术前确诊困难,均在手术时发现或术后病理证实。该病常见于成人,女性多见。通常无症状且生长缓慢,故早期误诊率很高,多数患者以无痛性肿块就诊,或在体检时发现。当阑尾近端梗阻或炎症黏连狭窄,远端黏膜持续分泌并潴留黏液,继发急性或慢性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右下腹疼痛或隐痛、腹泻等类似阑尾炎急慢性发作症状。肿瘤位于盆腔可压迫直肠和尿道,引起排便或排尿困难。压迫回盲部引起肠梗阻甚致肠套叠。在女性病例中,易与卵巢囊肿或肿瘤相混淆。本例患者仅凭B超鉴别困难。

病理学特征显示,大体病理学: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大小不一,根据近端梗阻部位不同大致分为全阑尾型及末端型。前者梗阻在根部,阑尾全段体积肿胀;后者梗阻在中段,阑尾远端膨大似棒槌。壁薄,其内或有分隔,充满灰白色胶冻样物质。组织病理学:镜下原阑尾各层组织缺失,黏膜层萎缩,上皮细胞变扁平,肌层变薄。囊肿由薄层纤维组织包绕的黏液池构成,黏液红染。若为囊腺癌,则黏液内可见明确的腺癌组织或异型上皮。(图2)

因该病症状及病史不典型,易与其他阑尾及卵巢疾病相混淆,B超对确诊帮助不大,但可作为初筛和鉴别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钡餐检查表现为盲肠境界清楚的充盈缺损,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CT和MRI对诊断该病具有更大的优势,既可与其他腹腔肿瘤相鉴别,又能了解囊肿的来源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图3)

手术切除是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传统手术均可,手术原则是尽量完整地切除阑尾病灶,勿使囊肿破裂。若腹腔内发现胶样腹水,术中应进行腹腔灌洗或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据术后病检结果辅以化疗或放疗。

(本文图1~图3见封四)

猜你喜欢
胶冻性囊下腹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魔芋制品饱腹没营养
熬胶工艺对鲟鱼鱼皮胶冻品质的影响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粉的研制及功能菌株的存活性研究*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miR-20a、Let-7a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直肠癌患者的永久性和临时性肠造口部位选择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