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

2014-04-20 09:15杨海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气滞肝郁疏肝

杨海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乳腺增生症临床较为常见,是乳腺导管、腺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异常所引发的病理性改变,治疗较为棘手[1]。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效果欠佳,且复发率较高,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祖国医学将其辨证为“肝郁证”[3]。研究[4]表明,西医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再配合中医辨证施治,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且效果显著。笔者为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0例,年龄22~43岁,平均(30.2±4.1)岁,病程1~10年,平均(4.9±1.2)年。诊断均符合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影像等辅助检查排除乳房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乳房部间断胀痛、隐痛或刺痛,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单侧或双侧乳房可扪及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无黏连,可推动;肿块可随月经周期及情绪的波动而消长。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乳房胀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相关,患者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肿块呈单一片状,质软,触痛明显;患者多有月经失调或痛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柴胡疏肝散组方:柴胡15 g,陈皮10 g,香附10 g,延胡索12 g,橘核10 g,枳壳10 g,川芎12 g,玫瑰花15 g,路路通 10 g,茯苓 12 g,白芍 12 g,海藻 12 g。水煎服,1剂/d,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经期停药。如患者痛引胸胁加瓜蒌、薤白;胀痛明显加青皮,痛甚加乳香、没药;气郁化火加牡丹皮、栀子。西药用法:月经来潮前7 d,给予口服地巴唑片20 mg/次,谷维素片20 mg/次,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3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所用药物及用法、疗程同观察组。

1.3 观察项目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肿块硬度、范围评分及临床疗效。疼痛评分标准:0分:无触压痛及自发痛;3分:有触压痛,无自发痛;6分:经前阵发性自发痛;9分:持续性自发疼痛,不影响生活;12分:持续性自发痛,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肿块硬度积分:0分:无;3分:质增厚如鼻翼;6分:质如鼻尖;9分:肿块质硬如额。肿块范围积分:0分:无;3分:肿块局限于1~2个乳房象限;6分:肿块范围达3~4个象限;9分:肿块范围达5~6个象限;12分:肿块范围达7~8个象限。肿块大小评分:0分:无肿块;3分:肿块直径<2 cm;6分:肿块最大直径2.1~5 cm;9分:肿块最大直径>5 cm。疗效评价标准依据尼莫地平法进行计算,公式:疗效指数n≥90%为治愈;90% >n≥70%为显效;30% >n>70%为有效;n<30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本组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肿块范围积分、硬度积分、大小积分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12 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n=45)分

表12 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n=45)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表2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45) 例(%)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乳痞”“乳癖”范畴,多因情志变化、郁久伤肝,使气滞血瘀、蕴结乳络、经脉不畅,导致痰凝、气滞、血瘀结聚成块而成[5]。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乳腺增生症患者多以肝郁气滞型较多,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结合西医止痛、调经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6]。柴胡疏肝散方中以柴胡为君药,可疏肝解郁,既为厥阴之要药,又可升发诸阳,利于散结化疾;香附理气疏肝,川芎行气活血止痛,2药共为臣药,助柴胡解郁;陈皮、枳壳理气行滞;甘草、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笔者根据患者症状及本病的发病特点,加入橘核、玫瑰花以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加入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共助川芎、香附增强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之功;加用茯苓以助运化痰饮,安神除烦;加用海藻化痰软坚,加入路路通取其通利之性,以助疏通乳络。诸药合用,有疏肝解郁、散结化瘀、活血止痛、行气疏肝之功效。将有止痛功效的地巴唑片和激素调节作用的谷维素进行联合应用,可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疼痛积分,乳腺肿块范围积分、硬度积分、大小积分及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且治疗后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可有效缓解疼痛及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1]卢德赵,沃立科,赵虹,等.中医不同证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613-1616.

[2]赵虹,卢德赵,沃立科,等.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蛋白质组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2):89-91.

[3]杨黎,朱霞,常建英,等.乳腺癌组织中 HER-2、PCNA、Bcl-2、Bax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房,2011,22(30):2853-2855.

[4]张瑾,刘艳,邵营波,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与未来[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5(4):387-395.

[5]马青,司富春.基于文献研究的肝郁证现代医学诊断规律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55-57.

[6]丁小玲.逍遥丸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63-664.

猜你喜欢
气滞肝郁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