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恭:因势利导治黄河

2014-04-21 09:15编辑
中国三峡 2014年10期
关键词:治河堤防运河

文/陈 陆 编辑/任 红

万恭:因势利导治黄河

文/陈 陆 编辑/任 红

陕西榆林黄河九曲弯。拍摄于2014年5月。 摄影/衡国良/CFP

黄河水患,史不绝书。治河的思想也随之而生,几千年来纷争不断,并且在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发展前进。明代的治河思想在我国古代治河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代所提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策略,后人给以高度的评价,并“奉之为金科玉律”。众人将这一思想的提出归功于潘季驯,殊不知它最初的倡导者却是万恭。

强毅敏达 誉为才臣

万恭(1515—1591年),字肃卿,号两溪,江西南昌人。幼年聪颖,好读书,有神童之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官南京文选主事、考功郎中、大理寺少卿。万恭强毅敏达,一时誉为才臣。因对北京防守有功,受朝廷器重,嘉靖四十三年升为兵部右侍郎。他上疏请求进行选兵、议将、练兵车、火器等一系列军事改革,世宗照准。

在套寇侵扰边塞的危急时刻,万恭主动请缨,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西。为抵御“套寇东掠”,他在山西西部黄河一带筑边墙40里,有效地抵御了套寇的入侵,并教授当地的百姓耕种技术和使用水车,保护了百姓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并发展农业,造福一方。

隆庆六年(1572年)万恭接替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开始了一段倡导并实践“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治黄策略的艰难历程。

分流治河 致河道漕运俱损

这段黄运通道的南面是朱家的皇陵和祖陵,为了护陵,朝廷提出“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的治黄方针,这使治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

明王朝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迁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而其时经济中心却在东南地区,“官饩、军饷仰给东南,岁输粟400万石”(《万历兖州府志》),漕运成了国家的命脉。正如孙承泽在《河纪》中所说:“漕为天下重务,而通塞恒视乎河。河安则漕安,河变则漕危。漕之安危,国计民生系焉。”

但明代二百多年间,是黄河最为桀骜不驯的时期。当时黄河下游的流势十分紊乱,主流迁徙不定。或北冲张秋(今属山东阳谷,明代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运道,或南夺淮、泗入海。至嘉靖(1522—1566年)前期,黄河下游主流走的是“南道”,即自今开封而东,到江苏徐州注入泗水,南流到淮安汇入淮河,再东入黄海。经前人的不断治理,至嘉靖中期,河患不断下移,“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也就是今日的曹州府、徐州府境内。

因京杭大运河呈南北流向,于是与黄河、淮河交汇,而淮安至徐州的540里一段黄河,也是运河的河道。这样有利也有弊。因运河徐州段水量不足,黄河水量充沛可以给予补济。但黄河泥沙过多,“一石水而六斗泥”,特别是黄河泛滥时,大量泥沙冲入运河,造成运河淤塞。因此,河患又多涉及到运河的通塞。而长期以来,朝廷一直把保漕运当作治黄的方针。但这段黄运通道的南面是朱家的皇陵和祖陵,为了护陵,朝廷提出“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的治黄方针,这使治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

每年三门峡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期间,由于黄河主河道泥沙大,水流急,水中供氧不足,导致鱼儿翻出水面,顺流而下,形成“流鱼’奇观。图为沿河百姓涌到岸边滩涂用渔具捞鱼。图片拍摄于2014年7月。 摄影/CFP

从明代初期到隆庆年间的二百余年中,明朝历任治河者长期采取“北堵南疏”和“分流杀势”的方略。“北堵南疏”,就是修筑加高朱氏祖坟所在一岸的大堤,而将水向另一岸分疏。“分流杀势”就是将黄河的河水向多方分流,以减轻洪水对运河的威胁。用这种消极的治黄方略治河,其结果是越治越糟,不仅未带来黄河的安流,反而造成黄河频繁决口改道,使河道、漕运大受影响。

由于多次分流,水势减弱,导致泥沙沉淀,河道阻塞。如明初黄河在南岸分流入淮,到嘉靖年间,各支河均已淤塞。其中孙家渡支河到弘治二年(1489年)已有淤塞,自弘治六年至嘉靖年间,曾疏浚十余次,共费公帑百万缗,随开随淤,终未开通。到嘉靖十二年(1534年)夏,又疏浚了150里,到第二年夏,河水大涨,一淤而平。

据《明史》记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决徐州房村集至邳州新安,运道淤阻五十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河决沛县,上下二百余里运道俱淤……(河水)又分为十三支,或横决,或逆流入漕河,至湖陵城口,散漫湖坡,达于徐州,浩渺无际,而河变极矣。”

以人治河 不若以河治河

他认为“胸有全河而后能治河”。于是他请人绘制了自孟津至瓜仪2000里的《黄河图》和自张家湾至瓜仪2800里的《漕河图》,并勒石于总河公署的“四思堂”,供河官和河工们观看。

隆庆六年(1572年)正月,朝廷命工部尚书朱衡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经理河工,命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万恭以原官总理河道并提督军务。此时潘季驯因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治河主张,得罪了权贵,遭到诬告,才被罢去总理河道等一切职务。万恭在危难之际来接替他的职务。

而此时正是治河之争最激烈之时,主要发生在分流和合流之争上。当时的治河者大都主张分流,“以杀水势”。宋濓、徐有贞、白昂、刘大夏、刘天和等明代治水名人都持这种观点,并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实践。他们认为“利不当与水争,智不当与水斗”,只有分流才能杀水势,除水患。他们将黄河当清水河来治理,只知“分则势小,合则势大”,却忽视了黄河多沙的特点:水分则势弱,势弱则沙停,沙停则泥沙淤积,促使河道堵塞。河官刘天和虽对黄河得出“善淤、善决、善徙”的结论,但其认为这是黄河的本性,因此“自汉而下,毕智殚力以事河,卒莫有效者,势不能也。”即以“天意难违”为由,掩盖其治水的无能。有的河官面对河患,干脆“率众祭告河神”,以期黄河晏清,百姓平安。

万恭就任后,深入黄河下游和运河徐淮一带调查研究,并倾听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虞城一名生员向万恭提出的“以河治河”的思想,给他以极大的启迪。他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加以发挥,付诸实践。在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后,他坚定地站在潘季驯一边,坚持并赞赏其筑堤防洪所取得实效,反对各种消极的治河方略,并对潘季驯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深表同情。他认为“胸有全河而后能治河”。于是他请人绘制了自孟津至瓜仪2000里的《黄河图》和自张家湾至瓜仪2800里的《漕河图》,并勒石于总河公署的“四思堂”,供河官和河工们观看。

万恭认为黄河的特性是多沙,多沙是其常态,河清是变态。认为“黄河清,圣人生”是一种谬误,河清并非是祥瑞之兆。“水浊者尽泥沙,水急则滚,沙泥昼夜不得停息而入于海,而后黄河常深、常通而不决。清则水澄,水泥不复行,不能入海,徒积垫河身,与岸平耳。”河水长期积滞不得疏通,必然会决堤矣,黄河决口则漕运不通。

针对众多治水名人提出的“以人治河”和“以不治治之”的治河方针,万恭提出了“以河治河”的理论。他说:“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借其性而役其力,则河可浅可深,治在吾掌耳。法曰: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冲中坚焉,而中自深,此借其性而役其力也,功当万之于人。”

万恭直接反驳了分流论的观点,并提出筑堤束水在治河中的重要性,他说:“水之为性也,专则急,分则缓,而河之为势也,急则通,缓则淤,若能顺其势之所趋而堤以束水,河安得败?”(《治水筌蹄》)“故欲河不为暴,莫若令河专而深;欲河专而深,莫若束水急而骤。束水急而骤,使由地中,舍堤无别策。”即以堤紧束河道,以加猛水力,冲刷泥沙。所以他主张“顺其势必堤防之、约束之,范我驰驱以入于海”,使“淤不得停则河深,河深则水不溢,亦不舍其下而趋其高,河乃不决。故曰乃:黄河合流,国家之福也。”

万恭的治河思想,是治河从分流到合流的转折点,将数千年治河的主导思想,由治水转变为治沙为主,水沙并治,这是治黄史上的一大发展。“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略,使得堤防不仅是防洪的手段,也是治河的工具。防、治结合,可保护大堤,并减轻洪水带来的灾难。遗憾的是,万恭主持总理河道的时间太短,未能实现黄河大治的愿望。而后潘季驯继承他的事业后,继续“坚筑堤防,纳水归一槽”,在明代后期终于使得黄河下游长期以固定的河槽奔流入海。

黄运合一 治河即治运

他在南岸从徐州城稍东奎山起到宿迁城西南止修筑缕堤。北岸自徐州吕梁洪起至邳州直河止,共修筑堤防370里。六十天即完工,仅费银三万两。

在黄河下游,黄河与大运河紧密相拥,并相互依存,治运必治河,治河即治运。万恭深切感受到,像原来那些治河者将治河和治运截然分开,是极其错误的,必须将它们做通盘考虑。

左:山西芮城县,黄河风陵渡暮色。 摄影/聂鸣/FOTOE

右:宁夏中卫市沙坡头黄河河湾。拍摄于2012年10月。 摄影/刘兆明/CFP

他说:“言运而不言河,是进饮食而不理脾胃者也;言河而不言漕,是理脾胃而不进饮食者也。”(《酌议漕河合一事宜疏》)他还说,治黄河就是为了治运河,使运道畅通。若不为江南的粮食运到北京,仅仅是为了免除黄河之害,只要将河南铜瓦厢黄河北岸决开,使黄河东走渤海,则河南、徐州、邳州一带就会永远没有黄患了。但那样做能解决漕运吗?运河借助黄河的540里航道怎么办?难道改为陆运吗?

“舍堤无别法”,只有在黄河两岸坚筑堤防,稳定河道,再束水攻沙,疏通河道和运道。因明代自隆庆以后“河患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于是万恭修筑堤防重在徐、邳之间河段。他认为“黄河自宿迁而下河,博而流迅,治法宜纵之必勿堤。宿迁以上河窄而流舒,治法宜束之亟堤可也”。所以他在南岸从徐州城稍东奎山起到宿迁城西南止修筑缕堤。北岸自徐州吕梁洪起至邳州直河止,共修筑堤防370里。六十天即完工,仅费银三万两。

后他又主持运河的治理,首先治理淮南运河。

唐宋以来,扬州是南北漕运的枢纽。从扬州到淮安的淮南运河在大运河中是很重要的一段。明初以来,由于洪泽湖东岸高家堰屡屡溃决,淮南运河常常受阻。淮南运河河道专取山阳、宝应、高邮县境内的诸湖水以通航,故曰湖漕。隆庆初,湖水高出高邮、宝应城中数尺,每次决堤,高邮、宝应、兴化悉成广渊。万恭接任后,在仪征、江都、高邮、宝应、山阳的运堤上兴建平水闸(即分水闸)23座,并疏浚运道51处。高邮、宝应诸湖洪水由各闸分支流汇入射阳湖。又在淮南运河开凿了两条汊河——瓜河和仪河,将洪水排入长江。

改筑南运口。南运口指今清江市西淮南运河与黄河、淮河的交会口,是南北运河的另一个交通枢纽。明初陈碹开清江浦河由天妃口入运。嘉靖时因天妃口淤塞,于浦南改开三里沟入淮为南运口,再由淮河进入黄河。万历初年三里沟亦淤。万恭在原来的天妃口重建石闸,当“运尽而黄水盛发,则闭闸绝黄,水落则启天妃闸以利商船。”即用闸门控制黄水入运河,以免淤塞运口。

整治会通河减水闸和改建引水工程。修复徐州城北淤废的境山闸,增筑南阳新河上的减水闸12座。在马家桥之西开水口建闸,以宣泄运东吕孟、微山诸湖夏水泛涨,以利漕运。为改善会通河水源,在兖州城东泗河上筑金口库,导泗水由府河至济宁城南天井闸入运……

在这一系列黄、运联合治理后,黄河下游河道暂时得到安流,运道畅通。万恭说:“历隆庆六年、万历元年,运艘行漕中若平地,河涨则300里之堤,内束河流,外捍民地,邳睢之间波涛之地,悉秋稼成云。”

防治结合 方能河安漕通

万恭说:“理闸如理财,惜水如惜金。”他制定了许多南北闸按水流多少定时启闭的规定和办法。

经过大规模、局部性的堤防修筑,黄河和运河暂时出现了“正河安流,运道大通”的局面,为了保持和筑固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万恭制定了一系列堤防修守制度。

万恭注重黄河水情的观察,争取防汛的主动权。他说:“黄河非持久之水也,与江水异,每年发不过五、六次;每次发不过三、四日”,而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吃紧在五、六、七月,余月小涨不足虑也”。他要求在伏秋大汛期,固守要害,布阵严防。为迅速传递水情,他还仿照“飞报边情”的办法,创立了从上游向下游传递洪水情报的制度。“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一日夜驰五百里,其行速于水汛,凡患害急缓,堤防善败,声息消长,总督(总理河道)必先知之,而后血脉通贯,可从而理也。”

万恭十分重视河防的管理,并制定了许多明确的制度。他说:“有堤无夫与无堤同,有夫无铺与无夫同。”他在徐、邳之间370里河堤上每里设三铺,每铺三夫。南岸以千字文编号,北岸以百家姓编号。各按所辖信地修守堤岸,浇灌树木。五月十五日上堤,九月十五日下堤。伏秋水发时,各守汛段严阵以待。如遇水决,则上下左右互助而塞之。每铺还竖立黄旗、灯笼各一,有险情时白日挂旗,夜晚挑灯。另配铜锣一面,鸣锣为号传报险情。

万恭用种植柳树来加固堤防。自河北张家湾至扬州瓜州、仪征循运河2000余里,两岸植柳70余万株,以固堤岸。

会通河每三年要有一次大的挑堤。按旧例正月十五筑堤绝流疏浚,至二月中完工。但此时正值天寒地冻,施工不便。又正值青黄不接之际,春耕、春漕接踵而至,摊派徭役十分困难。于是万恭提出改在九月兴工,十月竣工。这时漕船回空已尽,秋收告成,口粮充足,不害农事。万历后皆按万恭的建议挑堤,“官民称便”。

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清澈水流与裹挟泥沙的混浊水流分别从多个明流洞、排沙洞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白黄两条“巨龙”飞舞小浪底。拍摄于2014年7月。 摄影/苗秋闹/CFP

会通河由于水源缺乏,水流较弱,漕船通过运河,全凭四五十座船闸分段堰水,才可通过。各闸门的启闭是否值时十分重要。万恭说:“理闸如理财,惜水如惜金。”他制定了许多南北闸按水流多少定时启闭的规定和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在以后的实践中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明万历以后和清代都沿用之。

在漕运的管理制度方面,万恭提出“八因”“三策”。“八因”:因河之未犯而北决,因河之未冻而南还,因风之南北为运期,因河之顺流为运道,因河安则修堤以固本,因河危则塞以治标,因冬春则沿堤以修,因夏秋则据堤以守。“三策”:四月方终,舟悉入闸;夏秋之际,河复安流,上策也。运艘入闸,国计无虞,黄水啮堤,随缺随补,中策也。夏秋水发,运舸度河,漕既愆期,河无全算,下策也。此外,他在险工堤埽的布置、徭役的分配等方面也均有新见。

山西运城芮城县黄河大禹渡。 摄影/聂鸣/FOTOE

黄河故道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这里保留了黄河故道的原始风貌,湿地、红海滩,图片拍摄于2014年4月。 摄影/张光辉/CFP

明清黄河故道 一座治河丰碑

万恭在总理河道的任上治河只有二十六个月,跨三个年头。正在他治河治运初见成效,准备将局部的堤防修筑推行开来,实现长时间黄河正流,运河畅通的宏伟目标时,不想工科给事中朱南雍奏本万恭治河不力,有掩过悻功之罪。工部复亦罪功,下严旨切责他。

明明是治水有效,反诬为治河不力;明明是治水有功,反诬其悻功有罪。为何会如此的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原来万恭反对消极的治河主张,得罪了不少权贵;加之明代河漕制度的弊病,令河道和漕运两家责权不清,令矛盾激化……万恭最终还是难逃潘季驯同样的命运,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被罢官“回籍听田”。万历十九年卒,年77岁。

万恭只用二十六个月的时间,就为治河治运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他既有创新的治水思想,又有"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实践;既有初步实现黄河安流,运道大通的功绩,还有堤防、漕运的创新管理制度和办法……可见万恭是一心扑到治水事业上难得的河官,他为治水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只可惜这样一位强毅敏达的水利才臣,只落得革职回乡的收场。

万恭是个有心人,他希望他的治水理论和实践,能为后世治理河患提供帮助,他在治水的二十六个月里,将自己治水的实践、措施、建议和心得均笔录了下来,汇成了一部重要的治水著作——《治水筌蹄》。这部著作受到了以后河臣们的重视和赞赏。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以及清朝的河官们的治水著作中都引用了《治水筌蹄》的文字材料,今日仍是一部有价值的水利专著。

万恭被罢官后,治河官员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治河方略眼花缭乱地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却只有一个结果——河道、漕运形势大乱。朝廷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第三次启用潘季驯。潘季驯一上任便大张“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旗帜,并请求朝廷让他独揽治水大权,以防行政干扰。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初步实现了“筑堤束水,水归一槽”的历史性转折。

后来经过明清两个朝代200多年的大力兴筑,在黄河下游南侧形成了历史上最完善、最坚固的堤防系统。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地图上依然清晰可见的“明清黄河故道”。它像一座丰碑,永远纪念200多年来为治理黄河而付出血汗乃至生命的河臣和河工们,也昭示着国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

猜你喜欢
治河堤防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