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与发展

2014-04-21 00:36哈山.艾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监督机构体制水利工程

哈山.艾兰

摘要:水利建设事关国计民生,而水利建设的的地点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边远地区,所以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监督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文就我国质量监督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且就其发展方向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水利建设 ; 质量监督 ; 改革 ; 发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选址又大多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就格外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市场化,投资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也不再属于一家单位,建设技术越来越专业化。原有的水利建设监督体制也越来越不能够适应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现就我国水利建设监督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一点建议。

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的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内全面展开,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颁布以来我国质量监督体系蓬勃发展,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体制建设不健全和完善。我国各地经济建设南北、东西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质量监督体制建设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质量监督体制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南北、东西差异。监督机构普遍存在有机构、无经费,无编制、人员严重不足,质量检查手段不能够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的需求,质量监督不够规范,质量监督人员素质不高的五大现实问题。

1.1 有机构、无经费

2008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其中就包括监督收费的取消,改为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监督机构的经费仍没有保障,使得监督工作不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

1.2 无编制、人员严重不足

在中西部地区,各县市分站的人员严重不足。且大多是从其他科室抽调的非专职人员,没有专业的人员的带领,很容易形成一盘散沙,在工作时无人可用,不工作时又有人员闲置,导致不能够很好的工作,使质量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严重影响质量监督工作的展开。

1.3 质量检查手段不能够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的需求

检测机构、设备、人员不能够满足水利质量监督的需求。使得监督工作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不能够真实、有效、科学的满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需求。

1.4质量监督不够规范

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是法定的监督执法工作。工作的展开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展开,根据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以及各省、各地区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来展开工作。但是这些规定、法规都是按照大的水利工程制定的,而作为大多数工程的小工程则因为人力、物力的限制,难以按照这些规范来做。没有具体的小工程标准、评价办法、工程验收程序,质检人员的权利、责任、工作内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效果和工作展开。

1.5 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不足

质量监督人员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技术标准和根据当地具体的地质条件来展开工作的,质检人员的来源大多是从别的科室抽调的人员,这就导致其不是很熟悉水利建设的标准和国家法规,再加上其不一定是地质专业的专业人员,使其不能够很好的开展工作。

2、国外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办法

各个国家有其不同的国情,导致了其选择了不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在我国也有适合自己国情的特色监督体制。但是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将这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取其精华,使我国的水利监督体制更加完美,更上一城楼。

根据国外各国的具体国情,全球各国都有适合其自己的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独特监督体制。按照各国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扮演的角色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政府不直接参与微观层次水利工程监督的监督模式、政府直接参与微观层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监督模式、政府委托机构进行水利建设质量监督的监督模式。代表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法国。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主要采用政府监督管理的方式:政府部门直接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模式。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在每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派遣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促使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建设。

德国政府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采用以间接管理为主,以直接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其主要行为,通过颁发施工许可证来选择专业的建筑单位,并且选择专业的质量监督单位来代表政府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监督。这样既保证了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又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

法国政府不直接参与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而是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运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通过缴纳强制性保险,利用完善的技术立法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发现虽然模式不同,但是其都是拥有完善的立法规定、技术标准,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质量监督人员队伍,通过缴纳强制性质量保险、工程担保,和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体制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大关。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事关国计民生,其质量监督因此也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3.1完善质量监督法、完善技术标准

通过明确的立法,在立法机构明确立法,使质量监督部门在执法时候能够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做到在监督过程中有明确的标准可依。通过立法,制定质量监督标准,使得质量监督部门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按照明确的标准、法律来进行。

3.2明确质检机构的地位、执法内容和程序

质检代表着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把关,所以监督机构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准行政机构,按照公务员标准全额由财政承担行政经费,这样才能够使得监督机构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明确监督的内容和程序,以确保监督工作的一致性、统一性,这样才能够确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全程受到监控,确保水利建设的质量大关。3.3 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水利工程的建设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因此要求监督人员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依法,标准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这就就要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质检队伍,要有稳定的专业人员,通过一些必要的培训来提高其执法素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3.4 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大部分质量问题不是能够通过人眼来给出答案的,这就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检测设备来保证质检工作的高质、高效,给质量监督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来保证质检人员的判断,促进水利建设的质量大关。

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为先,因此质量监督人员是其保证,改革、发展质量监督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参考国际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改革质量监督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阳 .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J] . 科技风 2010.3

[2]王文义李强翟景召.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 . 2010

[3]杨华.浅谈黔南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J] . 科技咨询 ,2010

猜你喜欢
监督机构体制水利工程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整合研究
经典来信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