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014-04-22 07:06王宣赫谢庆宾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论文

王宣赫,谢庆宾,徐 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昌平 102249

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王宣赫,谢庆宾,徐 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昌平 102249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在高等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办学环境、招生数量、办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呈现出新特点。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教师对学生指导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问卷调查;现状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前期学习、应用知识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能够提升学生在文献调研、知识运用、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为学生本科毕业后从事科研生产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高等学校、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总体都很重视,但随着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师资发展相对不足与学生数量增多、培养方式多元化的矛盾日渐突显,使得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呈现出新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该教学环节上的培养。笔者多年从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协调工作,结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指导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情况,设计不同面向问卷,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关于对指导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已形成有益研究结论[1]。本文主要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认识、题目选择、流程了解、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更好促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一、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1.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

本部分主要调查学生是否认为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是否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通过前期学习是否具备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图1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96.4%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重要,3.6%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要。通过本项调查,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有较为正确的认识,认为经过前期学习已经掌握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训练可以达到对已学知识的强化和延伸的效果,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少数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趋于形式主义,与日后工作学习衔接较少,更应该加强专业基础训练。

图1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的调查

图2为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前是否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5.7%的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50%的学生不太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14.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只有近40%的学生了解该培养环节,这说明部分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之前比较盲目,不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与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明确流程与进度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了解的宣传十分必要,在帮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图2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的认识调查

图3为学生科研能力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37.5%的学生认为自己已具备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的能力,55.4%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的能力一般,而有7.1%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的能力。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加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虽然涵盖了课外实习、课程设计、课内实验等环节,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外实习、课程设计、课内实验等教学环节与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存在衔接差距,虽然经过课堂学习和实习过程学生掌握了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专业技能,但当进入实验室独立面对课题进行研究时,大部分学生还会觉得无从入手。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培养过程应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由课堂的“填鸭式”学习到进入实验室的“自主式”学习顺利过渡。

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考虑因素

图3 学生科研能力的自我评价调查

图4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调查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22.4%的学生根据题目内容选题,77.6%的学生是在选择导师的基础上选题,学生扎堆选题和不考虑任何因素随意选题的现象没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选题时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兴趣点和自己完成能力的理性判断关注不足,而是受指导教师名气与学生喜爱程度的感性认识因素影响更大。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评估

本部分主要调查以下3方面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主要工作地点,以及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是否满意。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与指导教师交流情况如图5所示,32.2%的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多,一般一周一次以上,44.6%的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较多,一般2~3周一次,有21.4%的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较少,一般一个月左右能够交流一次,还有1.8%的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本没有交流,直到答辩才会找到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般都是本科生首次从事系统的自主研究活动,1~2周接受一次专业指导对于本科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必要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并没有达到这个频次,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方面是毕业设计(论文)时间相对集中,指导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很难在本环节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对进入实验室时间较少的本科毕业生疏于管理[2];另一方面学生自律不高,缺少主动投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避而远之,应付了事,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图5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情况调查

从事毕业设计(论文)的地点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9.1%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处于出差状态,83.6%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地点主要在实验室,1.8%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地点在寝室,5.5%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是在自习室度过的。随着高等学校本科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而与此同时,因办学条件的限制,指导教师实验室面积却没有相应增加,从而造成指导教师实验室空间相对紧张,很难为短期在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本科生预留工作空间,在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大部分也是3~4人共用一张桌子,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不够的部分原因是毕业设计(论文)空间不足造成的。

图6 学生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地点的调查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是否满意的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59.6%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满意,35.1%的学生基本满意,5.3%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不满意。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满意度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难易、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等方面内容,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满意度达到基本满意以上,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某一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总体来讲,在现有条件下经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基本合理。

图7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满意度调查

4.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关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了解程度调查结果如图8所示,82.5%的学生了解学校有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15.8%的学生不太了解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内容,有1.7%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而不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多数是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文献调研、排版、图表处理、基本专业软件应用、数据整理、归纳总结等基本技能方面的初步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综合能力训练。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是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形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力保障。因此,为整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必要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宣传和学习。

图8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了解程度调查

图9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调查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91.2%的学生认为建立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8%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用一般,5.3%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并不会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7%的学生不知道或没考虑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是否会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产生影响。可见,有必要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从选题意义、指导教师和学生工作量、论文写作规范和对学生的培养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通过考评可以促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持续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提高,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有准备地投身于社会生产实践或继续学习深造。

二、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绝大部分对毕业设计(论文)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存在偏差,在课题选择、论文撰写等方面认识不足,结合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认识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调查结果显示96.4%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重要;35.7%的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但有50%的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不太了解,甚至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经过前三年的学习,还有62.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一般及以下。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前,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处于表观的概念化状态,缺少较为深入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思想上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必然会导致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整体保证并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须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认识的宣传,使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前,明确毕业设计(论文)流程,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具有盲目性

调查结果显示77.6%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首要关注点为指导教师。学生在选择指导教师时倾向较大的一般为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教授、受学生爱戴的任课教师及担任领导职务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等;而对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课不熟悉的教师或曾经上过课但不太喜欢的教师,学生选择较少、甚至不选。由于上述原因,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导致个别指导教师学生过多,在达到学校要求的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上限之后,仍有学生要选;而有些指导教师尽管报了多个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但却无人选择。虽然经过总体协调最终能够保证每位指导教师都可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却很难使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达到均衡状态。正是由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过程中具有的盲目性,促使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时很少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身出发,更多取决于学生主观因素,这必然会导致指导教师和学生资源分配不均,这种不均衡,不利于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因此,为了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必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科学合理选题。

3.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频次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能达到一周一次的仅占32.2%,而有1.8%的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甚至没有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对于本科生来说,还不具备从事系统性论文研究的实践经历,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偏弱,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和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与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交流频次。

三、改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建议

1.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宣传,做好动员工作

1999年以前,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较小,教师科研、教学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与内容。但随着高等学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科研和教学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为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高等学校可以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集中动员与学生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学院-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学生班级-学生个人”五级模式,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帮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流程、答辩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

2.优化选题模式,促进选题均衡性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选题时间在每年12月份,此时指导教师常常面临课程结课和项目结题,而此时学生也存在找工作、考研的压力[3],这就为毕业设计选择题目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种情况,学校可以适当调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间,将选题时间提前至大三暑假前,保证学生有时间深入了解题目内容,充分与指导教师沟通。在选题模式上应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科技创新[4]、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相结合,这种优化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有利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另外,专业教师尤其生源较少的学科或教师可以提前拟定题目,深入学生做好选题前宣传工作,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了解。此外,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和指导教师特点而设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类组,对保研、考研、参加工作学生采取不同类型学生选择不同类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方式,因材施教,促进指导教师与学生资源均衡分配。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强化教师指导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进行,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指导不够,可能会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进度,势必会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因此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加强过程管理十分必要[5],结合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指导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如采用定期见面、网上交流、研究生及博士生协助指导等方式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指导,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在本科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发展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对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环节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学校只有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与模式,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高。

[1] 王宣赫,谢庆宾,于斌,等.高等学校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教文汇,2014,(1):7-9.

[2] 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3] 夏庆林.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J]. 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00-103.

[4] 张志成,陈钟鸣,戴鼎震,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63-66.

[5] 李伟,欧书阳.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166-169.

Title:High school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of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Based on the students'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Author(s):Wang Xuan-he, Xie Qing-bin, Xu Jing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G640

A

1006-9372(2014)03-0091-05

2014-05-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1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建设研究。

王宣赫,女,讲师,主要从事本科教学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选题论文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