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肥料 倡导科学用肥
——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米高生物新产品发布及招商会在山东高密举行

2014-04-22 04:06中国农资汪洋崔海涛张番
中国农资 2014年43期
关键词:化肥肥料企业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崔海涛 张番

发展新型肥料 倡导科学用肥
——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米高生物新产品发布及招商会在山东高密举行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崔海涛 张番

10月25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主办、山东米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米高生物新产品发布及招商会”在山东高密举行。会议就我国化肥行业的现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与会领导、专家及代表一致认为,化肥企业将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期,发展新型肥料、倡导科学用肥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型肥料成行业转型突破口

化肥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顽疾,在短期内很难克服。如肥料利用率低、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土壤问题、环保问题也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市场经营艰难已成不争的事实。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王莹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首先从政策上看,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对化肥投资项目的核准,改为备案管理。根据政策的变化和相关部门释放的信息判断,未来化肥项目的决策将回归市场本位。同时,化肥行业的增值税、关税和淡储等各项政策的改革也已经箭在弦上,贴近市场、回归市场的政策改革思路日渐清晰。其次从市场来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传统肥料产业遇到了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等问题,这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总体来看,化肥利用率低下、化肥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与盈利水平等因素决定着企业的转型方向,研究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已成为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新型肥料成为了许多企业的转型突破口。发展新型肥料不仅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体现,是解决市场问题的经营之道。但是在发展新型肥料的过程中,问题林林总总,并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表示:“如何规范和发展新型肥料产业,如何为农民提供具有高质量、高科技、高效果的肥料产品正成为摆在行业和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山东省高密市位于富饶的胶莱平原,也是一个农业大市。据山东省高密市副市长赵海龙介绍,近年来,高密市先后组织实施了“沃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土壤改良工程,但在对新型肥料的认知和推广方面还有不足,他迫切地希望提高新型肥料对高密农业的贡献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位于高密市的山东米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正是一家以新型肥料研发、生产为主的肥料企业。该公司产品秉承“唤醒土壤、超强吸收、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的理念,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和原料发展新型肥料。

不仅是高密市开始重视新型肥料的生产与应用,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企业代表。如山东金正大公司已经成功地将缓控释肥推向大田、深圳芭田公司的水溶肥也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河北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肥料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通过科技创新,新型肥料产业正在快速地发展,也给了企业转型以极大的动力。

机理不清、加工过度等问题普遍

在发展新型肥料方面,中国农科院国家测土配方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主任白由路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据他介绍,当前我国主要的新型肥料品种有6大类,包括: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功能性肥料、增效类肥料、水溶肥料等。这6大类肥料品种的生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相关数据表明,全国从事各类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共有2000多家,总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已经成为肥料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其前景广阔。

但是在新型肥料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白由路对此也进行了梳理。第一,机理不清。他说:“现在很多新型肥料企业都说自己的产品功能很强大,肥效比别的肥料好,但是好的原因不知道。这些肥料是能为作物提供营养还是能刺激作物生长、抑或是能提高肥效,都说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对新型肥料产品本身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或许会成为新型肥料发展的最大阻力。第二,加工过度。为了提高肥料的商品性能,很多企业有过度加工的行为。白由路说:“有的厂家把有机肥造得像黑珍珠一样,有的把草木灰、钙镁磷肥也造成颗粒,有的甚至给磷肥包膜。这样做,肥料是好看了,但是对提高肥效一点作用也没有。厂家可以欺骗农民一次,但是骗不了一世,这种产品很容易被取代。”第三,夸大肥效。市场上一些新型肥料确实有增产的效果,但是很多厂家故意夸大了这种效果。“本来可以增产3%-5%,但是有的企业竟敢说可以增产50%,这种夸张的说法实在让人不敢听、不敢信。”第四,过分强调功能性。白由路说:“肥料不是农药,不能治虫,但是有的厂家竟然说自己的肥料能治虫,有的能抗旱、聚能等等。有的肥料可能有一定的功能,但是要实事求是,胡乱强调反而让农民产生怀疑。”第五,肥料标准过细。“标准是从事同一行业生产所遵循的统一准则,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并且负面作用很明显的时候,我们才需要标准。但是当前一些新型肥料品种问世之前就制定了标准,这种过细的标准也会妨碍新型肥料的研发。”他说。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现代农业与肥料企业转型需要新型肥料的研发,但是在新型肥料发展过程中,行业对这些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踏实研发、科学施肥是正道

在总结行业实践的基础上,白由路认为,新型肥料发展应该从6个方面进行:高效性与环保性并重的趋势、产品与服务并重、简便与机械并重、多功能并重、商品化与自配并重、有机肥非商品化。在这6个方面中,白由路认为发展肥料的高效性与环保性是新型肥料的首要目标,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真正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潍坊市顺和利土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宗辉作为化肥行业资深从业者,也对新型肥料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土壤改良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土壤酸化十分严重,那么我们生产的肥料就要为我们的农业解决这个首要问题。”

为了实现肥料的高效性与环保性,仅仅依靠研发新型肥料还不够,科学施肥的理念需要同步跟进。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水肥处处长高祥照详细分析了当前施肥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脆弱。他说:“我们耕种了很多本来不该耕种的土地,一些比较肥沃的耕地被占用,补充了一些质量比较差的地,这些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差,再加上我们的一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太注重保持土壤的肥力,这些导致了我国农田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次,农业生产的结构矛盾突出。只种不养导致了我国化肥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再其次,肥料结构不合理。除了氮磷钾的比例不合理,各单质肥的养分形态结构配比也不合理。比如氮肥,尿素态氮和铵态氮对作物的生长就有不同的作用;磷肥中,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的效果也不同。另外,肥料产品技术水平低、农化服务缺乏以及肥料相关管理水平低也影响着我国施肥的科学性。基于这些分析,高祥照提出我国应该更加注重水肥一体化技术。他说:“水是最好的把肥料送到作物根区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下一步要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总之,发展新型肥料、倡导科学施肥的理念已经广泛地被行业所接受。发展采用新方法、运用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新型肥料已然成为肥料行业的新方向。企业转型与新型肥料发展正日益被合并到同一轨道上运行,在企业内在改革动力的推动下,新型肥料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健康、成熟。

论坛间隙,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右一)、中国农科院国家测土配方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白由路(中)、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水肥处处长高祥照(左一)共同探讨新型肥料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化肥肥料企业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企业
企业
企业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