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面对
——沈阳市总工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职工技竞:PK职业晋升路

2014-04-22 05:59索成
当代工人(A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沈阳市总工会

□索成

本期面对
——沈阳市总工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职工技竞:PK职业晋升路

□索成

【编辑留言】要想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不缺工人但缺有技能的工人。沈阳市总工会实施的技能人才培育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几年过去,已经让职工追崇技能蔚然成风。培育大批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增添不竭的动力,这应该是工会组织独有的发力点。

“和第一确实还有差距,我服。接着再努力呗。”都是行家里手,朱振伟认可这个结果。尽管没能摘冠,但这次比赛让他收获不小,起码清楚自己在哪些技术环节,还需仔细打磨。

在两个月前结束的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技师杯”辽宁省暨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精英挑战赛上,朱振伟以81分屈居车工赛组亚军。稍微有些遗憾的是,赛事举办地是他工作的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场未胜,失之交臂。

车工赛组的第一名,是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孙飞。说起自己的对手,朱振伟笑笑说大家虽然不认识,但应该互相知道,毕竟,这次比赛并非普通的技能大赛,能参加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技能人才工程

沈阳市总工会作为承办单位,沈阳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毛积涛向《当代工人》记者介绍说,目前,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形式有企业赛、地区(行业)赛、市级竞赛、高技能人才“精英赛”等几种,“今年9月举办的‘技师杯’辽宁省暨沈阳市职业技能精英挑战赛,就是最后这种高级别的。”

像朱振伟这样的参加者们,都是以往大赛中获得市技术大王及标兵称号、以及获得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优异成绩的选手。“大家同台竞技,按高级技师水平命题,采取创新成果实物(模型)展示、多媒体发布、现场表演和技术答辩的方式进行竞赛,在国内尚无先例。”毛积涛部长说,通过这种高级别竞赛,为市技协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技术协作选拔人才,为选拔沈阳市技术大师奠定基础。

现在说起,沈阳市职业技能人才选拔已经形成一定基础,而溯源当初,情形却大相径庭。

2005年,为深入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了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地就在沈阳。那一届,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团体第一名,并荣获首届“振兴杯”。

殊荣之下,身为工业重镇沈阳的现实状况却并不乐观——技能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和城市发展的瓶颈。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以前,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线高技能职工(高级工以上),仅仅约占一线技术职工的13%。

这种短板显然掣肘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因为沈阳在其中的角色,谁也无法替代。要继续当先锋、打头阵,拥有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关键。

2007年开始,沈阳市总工会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始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在5年内培养出100个技术大王,1000个技术标兵,10000个技术能手。

据沈阳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毛积涛讲述,市总在沈阳职工大学设立了“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聘请有丰富教学和实际经验的技师学院教师和大中型国企的工程师,对参加市级竞赛的选手进行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组织选手到现场实习。培训采用国家职业资格技师级培训教材,占用4个双休日、培训共计60个学时。

最关键的,自2007年开始,在沈阳市总工会每年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名次者,均可获得技术职业资格晋升机会。

竞出晋升新路径

常规来讲,一个年轻工人按部就班晋级职业资格,如果从初级工干起,经过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至少需要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应地,很多企业也大都沿袭传统的用人机制。

沈阳市总工会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有意识地打破原有模式,为职工创造了一个晋升“捷径”,也为企业的用人机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竞赛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比赛,分别以30%和70%比例计入总成绩,择优排列名次。”沈阳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聂广军向记者介绍说,在市级竞赛中,第一名授予技术大王称号,颁发“沈阳五一劳动奖章”,符合条件的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至11名,授予技术标兵称号,符合条件的,破格晋升技师职业资格;12至31名,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符合条件的,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这些规定突破了之前的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限制,可以快速集聚一线的技能人才。”

比起技能职业资格的晋级,通过竞赛改变“身份”,却是意外之喜。

现在,朱振伟是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工,有五险一金。谈及以前,朱振伟不无调侃地说自己就是个“臭白卡”。

据他讲述,2003年,自己作为劳务派遣工进入沈阳机床集团。“工作卡就能看出身份差别,企业正式工人用黄卡,我们劳务工用白卡。”尴尬的不仅在于心理上的落差,遇到企业裁员,劳务工首当其冲。

朱振伟回忆说,因为自己的身份,那几年如履薄冰,“唯一的抓手就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希望它可以成为自己的护身符。”

事如人愿。2010年初,企业出台了《沈阳机床集团惠及职工的十五项规定》,其中规定“凡是在公司级以上员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劳务工,均可转为在册合同制员工。”通过选拔赛和正式赛,朱振伟在沈阳市总工会举办的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沈阳市车工技术大王。

无独有偶。在沈飞、沈鼓、北方重工、特变电工等众多企业,均有类似沈阳机床集团一样的政策规定。中航工业黎明公司规定,凡获得技术大赛优胜者,不仅有相应的奖金,也在职称评定和评优上加分,并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沈阳惠天热电公司对获得技术大王的职工,不仅直接晋升,而且每月还发放300元的津贴。

“参加技工大赛取得名次,还能获得奖金、荣誉、职称等等,这些杠杆自然撬动了职工提升技能的热情。”毛积涛部长说,像方文墨、王刚、徐宝军、张腾蛟、孙飞、曲骊等历届技能大赛的冠军,都成为了沈阳工人的楷模。“通过技能竞赛,许多优秀选手成为了企业的首席工人、首席工人专家、岗位技能带头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骨干。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不甘人后地提升技能,争先恐后地参加竞赛。”

自2007年沈阳市总工会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以后,全市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技术工人)已由过去的13%发展到25%以上。几年来,已选拔培养技术大王232名、技术标兵2461名、技术能手4812名、优秀选手3832名;晋升高级技师的567名、技师2027名。

沈阳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翔坤在竞技现场

提升百万职工

从数据上看,自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到现在,高技能人才缺乏的困局,在一定程度有所破解。但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仍然短缺,尤其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的大量匮乏,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

沈阳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翔坤谈道,今年初,在沈阳市总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市总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惠及全市职工的“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它覆盖面更宽、工种设置更全、受惠面更广,所涉及的区域、行业以及参赛者数量都具有突破性,并作为‘技师杯’辽宁省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内容,将其提升为省一类竞赛。”

如果说2007年开始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着眼于选拔出技能高手,“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的目标指向,是全市职工技能的普遍提高。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勤认为,这是“从点到面的转变,是市总基于全局观的考量”。

“市工会每年投入200万经费,实行包括教材在内的培训、竞赛全过程免费。为解决职工脱产学习难的问题,我们还编写了部分工种的理论知识培训手册和实际操作技法的光盘,发放到职工手中。”

比之于国企,沈阳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状况尤为窘迫:一线高技能职工仅占技术工人的1%左右,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职工占5%左右,而94%左右的一线职工是不具有职业资格的。

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指出,在东北地区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

实施“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出发点,与《意见》不谋而合。

“现在开展‘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重点,就在于非公中小企业。”毛积涛部长介绍说,现在国企一般招工都是本科学历,有正常的职业资格晋升通道,而在非公企业,职工的职业资格常被忽略。

“我们特别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中小企业,对职业资格低、技术水平较低的职工开展培训和竞赛,帮助众多无职业资格的职工,进入初级工和中级工行列。技能竞赛初期,参赛人员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职工,而中小企业参与人员相对较少。随着竞赛活动的深入和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帮扶、现场指导,大批的中小企业职工也被吸引进来了。到目前为止,除国有大型企业外,全市中小乡镇及非公企业参与竞赛达到了2000余家,职工达1.2万余人。”

随着技能提高并且获得职业资格,也让私企老板敞开心扉。有老板坦言,并不是我们不给工人涨工资,他们以前的技能水平就配那点儿工资。“真是有技能有本领,当然要涨工资,要不留不住啊。”

对于工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的认识,显然越来越成共识。记者通过采访了解,竞赛单位由过去被动参与向主动申请转变,竞赛工种从装备制造业不断向多领域延伸,职工参赛热情由让我参加向我要参加发展。

“由于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对职工在制度上予以激励,价值上给予肯定,给职工带来了益处和实惠,大大激发了职工学习技术参加竞赛热情。参赛人员的群体不断由大中型企业扩展到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和个体劳动者、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群体。许多职工主动打电话,询问竞赛工种的设置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毛积涛部长向记者展示最新一组数据:今年参加市级竞赛选手就突破3万余人,产生技术能手以上称号的选手有1360余人,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余名中小企业的职工首次晋升职业资格。

这显然成为一股“潮流”。毋庸置疑的是,正向、积极的风气在于有意识的引领,但同时,风气的形成又是基于实际所需,而不是简单的口号和空泛的说教所能够支撑。显然,沈阳市总工会摸准了脉门。

责编/王深ws@lnddgr.cn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沈阳市总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