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打造水绿景美新河道

2014-04-24 09:00撰文郑立云
浙江林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河道边坡绿化

◆撰文/郑立云

合理规划打造水绿景美新河道

◆撰文/郑立云

近自然生态河道

水是园林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生命之源,也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需要桃红柳绿、能防洪固土的堤岸,也渴望拥有流水潺潺、鱼水合欢的河流,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工业的发展,很多河道的自净功能已经被严重破坏,鱼虾不见踪影,青螺难觅踪迹。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河道的功能,努力恢复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环境,保护河道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一条条自然环境与现代生活、社会经济相适应的生态河道景观绿化带。

河道既包含河中之水,也包含堤岸边坡,所以对河道进行绿化,既是为了改善水质,也是为了美化堤岸,形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景观。一般来说,河道绿化应在保证河道航运、引排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水土保持等功能,同时反映滨水特征,注意与地域整体风貌相协调,突出绿廊布局,形成比较完整的绿化网络。

从河道的水域、陆域及过渡地带的空间分布来看,以边坡为主要构成的陆域是河道绿化最主要的区域,而水域的绿化主要是利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改善水质,在植物选择及配置方式上较陆域的绿化有一定的局限性。

边坡绿化

边坡是指河道水位变动线以上的区域,该区域的绿化要根据河道的基本功能、立地条件来确定绿化的方式、范围和布局类型,并根据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径流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保功能的需求适度调整陆域部分的绿化带宽度,以统筹兼顾保土、固坡、休闲、生产等功能。

一般河道的边坡绿化应突出植物的净化和美化功能,城市河道的边坡绿化则应注重植物对景观和堤岸功能的影响,而农村河道的边坡绿化应兼顾水土保持和生产功能。但无论是农村河道还是城市中的河道,其绿化布局都应尽可能实现沿河绿化带的连续,以发挥其生态廊道功能。从水域到陆域构建完整的植物群落梯度,充分发挥河道绿化在水生态修复和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应保护原有的自然边滩湿地,并注意与其他公共绿地衔接,根据河道功能及河道断面、水文、水质和护岸类型等立地条件确定植物配置方式。

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选择本地树种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以保证成活率。而且应以生态型自然驳岸为主,必要时可进行适当改造,做到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宜滩则滩。对水流急、流量大、有通航或引排水要求的河道应根据河道断面、水域宽度、水位变化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域绿化,水位变动区以上部分应以养护成本低、固坡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不应大面积使用养护成本较高的草坪。

而在陆域部分,应根据河道功能定位开展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要能够反映河道特色。对景观要求较高的河道,应增加植物群落的通透性;对有防汛要求的河道,要严格遵循防汛通道有关规定,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可选择合适的攀缘植物或柔枝植物对人工堤岸进行垂直绿化,以软化硬质坡面,增强视觉效果。为避免垂直绿化过于单调,应尽可能丰富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适合河道边坡绿化的浙江乡土树种主要有桂花树、香樟、广玉兰、红玉兰、浙江樟、红楠、木莲、冬青、乌桕、柿子树、香泡、枇杷、杨梅、橘子树等。这些树种不但绿化效果好,而且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非常值得在河道沿线推广种植。此外,杨柳、黄金柳、松树、毛竹、池杉、墨西哥落羽杉、水杉、速生杨树、银杏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城市曲水景观

亲水近岸绿化

河道亲水近岸的绿化应以乡土湿生植物为主要绿化品种,这些植物盘根错节,须根密布,能在梅雨季节牢牢固住堤岸石坎,网住周围沙土。以观赏草为例,这种植物的植株及叶片形态各式各样,叶色也很丰富,每个季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季相,并且花序、分穗形态各异,具有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动感和韵律感。

在近岸区域的绿化过程中,还要合理配置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千屈菜、斑芽、水葱、水芹、阔叶节节菜等,它们的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短期或季节性水淹,适宜性强,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应该配置在岸边水浅处。从挺水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地带是自然水景的关键所在,应根据观赏草生长的季节性及其叶色特点,选择八仙花、再力花、石菖蒲、细叶芒、泽泻、野芋、菲白竹、红葵、八宝、八角金盘、蒲苇、鸢尾、姜花等植物,以丛植或群植等方式进行配置。

除了以上植物之外,松树、速生杨树、桂花树、乌桕、银杏等乔木,金禾女贞、连翘、野蔷薇、紫薇、水芙蓉、迎春等灌木,美人蕉等宿根花卉,狗牙根等草本也都是绿化亲水近岸外围的不错选择。最好的绿化方法是将这些乔木、灌木和草本合理配置在一起,形成层次分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不仅可以带给沿岸居民及过路群众四季不同的观赏体验,而且这些植物的根系在地下交错在一起,还能在梅雨季节牢牢固住堤岸,保护生态堤岸不被冲毁。

河道内绿化

对河道内的水域进行绿化,要求植物的整体或部分能够长期生活在水环境中,这对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作出了限制。

一般河道的水域绿化应根据水生态修复的需要开展,适当布置浮水、沉水、浮叶植物种植床、槽或生物浮岛等,避免植物体自由扩散。水中边坡绿化应根据护岸类型、水深、淹水时间等条件,选择耐涝能力不同的植物种类。水位变动区部分应选用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以减缓水流对岸带的冲刷,而河道中心地带则最好选择穗状孤尾藻、金鱼藻、槐叶萍、凤眼莲和浮萍、萍蓬草、莼菜等沉水植物或浮水植物,这些植物不但具有绿化功能,而且还有很强的去污能力,有利于河道内的生态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河道内的植物要按照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要求进行管理,秋冬季要及时清理枯死、倒伏的水生植物,保护根、茎安全越冬;要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水生植物数量,以避免植物体扩散影响河道正常的航运及排水功能;生物浮岛最好布置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水体之中,施工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场地清理,并同步进行绿化养护。

当然,河道的区域划分和绿化植物选择都不是僵化的,岸堤绿化、亲水近岸绿化与河道绿化可以相互补充、高低搭配、颜色各异、相得益彰,使防洪和环保、美化等功能兼而得之,形成岸上景美、河内水清的美丽景观。

猜你喜欢
河道边坡绿化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朱屺瞻《绿化都市》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环保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