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工作实践推动群众路线贯彻

2014-04-25 09:27史亮
共产党员·上 2014年4期
关键词:组织部门党员干部领导

史亮

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具活力、更有作为,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

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

群众路线是中国政治形态中特有的、广泛运用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举。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党的正确认识主要不是来源于党员干部自身的“认识实践”,而是来源于对“群众实践”的“认识”。党必须履行深入群众的实践,从理论上对群众实践集中化、系统化,以这种理论作为群众路线实践发展的导向,在为群众实践所坚持的同时接受检验,又形成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

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党的根本工作就在于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党必须走入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状况,接触群众生活,关注和满足群众需要。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方法,不仅体现在党对群众的动员、组织和领导中,党的任何工作都要体现和坚持这种工作方法。

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作风。党与群众的关系,一方面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以领导为手段,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不以服务为目的,领导就变成了“统治”。党的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作风,尤其要注意对待群众的态度,实现领导与服务的有机融合。

群众路线是一种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民主集中制不仅表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互结合,也表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集中起来、坚持下去。

群众路线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表明党不仅将自身和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发展的领导者,而且将代表最广大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种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并不鲜见,但正是由于群众路线的提出、发展和运用,才使得这种价值取向更为明确。

二、贯彻群众路线的制度瓶颈

群众路线在落实中缺乏具体的制度性保障。即群众路线自身的制度化、群众路线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以及保障群众路线的制度体系,都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党员干部执行群众路线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群众则处于较被动的地位。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坚持群众路线,没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同时也没有有效的机制改变群众的被动地位。

群众路线作为“方法、作风与价值取向”而存在,很难形成和发展为一种简单、明晰和稳定的制度形态。解决群众路线制度性保障问题,要从其所体现的党与群众的关系着手,完善并落实党自身约束以及群众对于党的规约机制和方式,进而推动群众路线的制度性保障进程。

三、以组织工作实践推动群众路线贯彻

组织部门是管理服务党员干部的职能部门,在保证党员干部自觉坚持群众路线上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要通过组织工作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为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让群众参与,扩大群众民主权利。要充分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选任干部要给群众知情权、话语权,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确保群众对干部的有效监督,让干部的“乌纱帽”掌握在群众手中。要通过建立、完善和落实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确保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落到实处。

使群众受益,夯实群众利益基础。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工程,通过强化基层组织运转保障,改善基层干部待遇,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使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向群众宣传,赢得群众广泛支持。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展“组织部门开放日”活动,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及座谈、对话等形式,宣传组织部门工作部署、重要活动、优秀典型,推进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请群众评判,回应群众意见诉求。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组织工作闭环反馈系统,全面了解和把握群众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形象的真实看法,努力做好反馈调解,从群众最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及时准确地回应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体现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实际成效。

(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组织部门党员干部领导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市领导会见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如何加强国企组织部门建设
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制度、法规体系的研究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称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