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愁”的阿根廷探戈

2014-04-25 08:58谢佳音
音乐生活 2014年10期
关键词:探戈手风琴阿根廷

文/谢佳音

“一身都是愁”的阿根廷探戈

文/谢佳音

“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这句话是不是特熟悉?它是1992年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表演的小品《妈妈的今天》里的经典台词。简单的一句话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们乐和了一年,而且让“探戈”这种看似复杂、讲究的舞蹈接上了地气儿。

如果说,华尔兹是优雅的、摇滚是狂野的、桑巴是热情的,那么探戈就是忧郁的。它的忧郁并不带有悲伤,反而含有挑逗与高深莫测。“探戈是化作舞步的悲伤思绪。”它号称“舞蹈之王”,也被它的发源地阿根廷的人民视为国粹。

探戈在产生之初并不像它现在发展得那样光鲜亮丽,而是“草根性的”,曾一度因被认为是“色情舞蹈”而受到当时的皇族、上层社会的严格禁止。19世纪末的阿根廷是一个以生产农牧产品为主的国家,布宜诺斯艾利斯连接着一片广袤的草原。20世纪初期,大量的欧洲移民——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以及非洲移民都蜂拥来到这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郊定居下来,从事农牧产品的加工工作。他们背井离乡,哀怨感伤,有着不得不离开故乡的无奈,也有对陌生环境的排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往往会走进酒吧、舞厅去消遣、娱乐,在那里借酒消愁,排遣工作的压力,让自己暂时忘记生活的不易,与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倾诉着思乡的情感。这时候,探戈应运而生了。这种舞蹈的乐曲旋律不急不缓、不冷不热,节奏顿挫有致,流动中伴有短暂的停顿,似乎夹杂着无奈,诉说着悲伤。舞蹈中男女交臂,时动时静,但又左顾右盼,“一身都是愁”。舞姿刚劲挺拔,潇洒豪放;舞步变化莫测,使人眼花缭乱。1880年,第一支探戈《给我罐头》诞生了。

在移民社区里,跳探戈就和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不可或缺。但是在当时的上层社会看来,这种产生于下层人世界中的舞蹈,男女间的拥抱、对望,追逐、争吵都是伤风败俗、庸俗不堪的。所以他们一再地阻止、严禁它的表演。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探戈的发展,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促使探戈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地成长起来,遍及阿根廷,蔓延在拉丁美洲,甚至飞到了北美洲、欧洲和亚洲。

探戈的音乐和创造它的人群一样,是混血的结合。它有着浓厚的非洲黑人音乐元素,同时也融合了非洲裔阿根廷的Candombe 舞、古巴的哈巴涅拉、西班牙安达鲁西亚的对舞和米隆卡。米隆卡的词意是指“宴会”、“节日”,音乐活泼欢快,有着规则的十六分音符。由于当地的西班牙人也时常加入到非裔阿根廷的舞蹈当中去,所以他们就把米隆卡的舞蹈带进了探戈中,形成了新的变化。探戈音乐的摇曳、顿挫,是由哈巴涅拉的连续弱起造成的切分律动形成的,而它规则的十六分音符造成的粗犷则来源于米隆卡。

为探戈伴奏的乐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早些时候是由长笛、小提琴、竖琴组成的三重奏。后来吉他取代了竖琴,六角手风琴取代了长笛。之后钢琴又取代了吉他,最终形成了由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和六角手风琴构成的正宗的探戈乐队。

六角手风琴“班多钮”是探戈乐队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它由德国人班德(1821-1860)发明,最初用于宗教音乐中,后来由德国水手和移民带进了南美洲。班多钮与普通的手风琴不同,它的琴箱板是六角形的,左右两边各有33和38个琴键。演奏时拉动风箱所产生的一张一翕的声响正好演绎出探戈的呜咽与忧伤,所以班多钮被认为是最适合演奏探戈的乐器。19世纪初班多钮被加入探戈乐团,引发了探戈音乐在节奏及声响上的根本改变:以前较轻快的节奏变得缓慢而沉重;有时像管风琴般密实的声音,有时又像是大提琴左手分句式的乐声,或竖笛右手指的中音域,以及长笛的高音,都组成了班多钮的典型音色,使其成为探戈乐团的主要驱动力。

在探戈的历史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阿斯托尔·皮阿佐拉 —— 一个阿根廷探戈音乐改革的领路人。或许可以说,如果没有皮阿佐拉,探戈可能永远都是那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大众舞蹈,而不能走进“世界艺术音乐”的领域。所以无论对探戈艺术而言,还是对整个世界音乐而言,皮阿佐拉都是一个改变历史的存在的人。

皮阿佐拉1921年出生于阿根廷的意大利裔家庭,童年时期生长在美国纽约,16岁时随家人迁回了阿根廷,从阿根廷音乐学院毕业后又前往法国巴黎继续深造。在皮阿佐拉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他跟随大师练习了六角手风琴和钢琴,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欧洲音乐的训练,尤其受巴赫的音乐影响最深,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和作曲家希纳斯特拉也给予过他极大的帮助,他更是熟稔探戈音乐和爵士音乐。如此多样化的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经验累加在皮阿佐拉一人身上,再加上他的天赋异禀、坚持与勤奋,必然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不负众望,他在经历放弃后,在导师的鼓励下,将自己得天独厚的音乐能力用在了改革探戈的艺术之路上。把现代音乐、爵士音乐、古典音乐的语汇融入到了传统的米隆卡式的探戈音乐中,使探戈具有了室内乐的风格,走向了“现代探戈”的先锋之路。20世纪60年代,阿根廷探戈进入了皮阿佐拉时代。“皮阿佐拉风格”的探戈《天使的探戈》《永别了,诺尼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自由的探戈》…… 陆续诞生。

(责任编辑 张晓燕)

猜你喜欢
探戈手风琴阿根廷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机械舞者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第二次奇迹
雷军的汽车探戈
一曲探戈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