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26 05:02苏阳凡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建议

苏阳凡

【摘 要】本文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自身的问题出发,分析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法律制度及审计方法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的建议,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12-02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首先,从部门设置来看,内部审计机构是设立在公司内部的机构,相比于外部审计缺乏权威性。独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贯彻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发展较晚,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大致如下:75%左右的上市公司隶属于总经理;22%隶属于董事会;剩下的3%隶属于监事会。但大多数上市公司无法对总经理实施严格监控,这样的内部审计模式现状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其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次,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也缺少完整的独立性。从根本上来看,内部审计人员是作为公司的一名成员而存在,他们的福利待遇等由本公司相关部门决定。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之中,利益关系上的一致性也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变得复杂。

再次,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定位不明确,影响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制度通常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自身定位过低,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主要还是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在决策方面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仍显不足。

(二)内部审计法律制度不完善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内部审计建设的依据,对内部审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作为外部环境制约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

首先,纵观我们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史,关于规范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目前只有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实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基本道德规范》以及二千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这两部法律规定都比较模糊,法律效力不够高,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法可依”的程度。

其次,横向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审计体系主要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其中国家审计以《审计法》为依据,社会审计以《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唯独内部审计缺乏基本法的引导。而就上市公司而言,其赖以生存的《公司法》也对内部审计只字未提。

(三)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首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仍未从传统审计方法中挣脱出来,依然处于传统的以监督为主的财务审计,未能真正实现向“经济效益审计”的跨越。此外据调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将近80%都是事后审计,很少涉及事前审计。事后审计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无法弥补已经形成的损失。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应该是“从事前预防到事中监控,再到事后控制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包括了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审计等工作在内的系统工程。”

其次,审计范围过于狭窄是审计方法实施不到位的又一重要原因。内部审计是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行为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综合审计。但目前就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停留在对财务数据真实、合法性的审查,对审计中出现的前瞻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进行深入研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着手解决,严重威胁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四)内部审计风险意识不高

现代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一是由于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内部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二是由于内部审计必须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事项进行无限期逐一审查。因此内部审计风险必然客观存在,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主观原因,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观念老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成立发展较晚,因此多数情况下内部审计仍未跳脱出原有的工作思路,依然处于在行政领导下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而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也只是简单核查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浮于表面的审计使得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发现预发风险点,及时为企业挽回损失。

其次,内部审计目标隐藏的风险过高。内部审计的目标总体上应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但在短期内,组织的目标更关注具体业务的完成情况和相关的盈亏指标,而内部审计并非这些指标的直接相关部门。然而,组织为保障其利益,往往下发任务,要求内部审计为企业经营指标多做“贡献”,这使得内部审计自身应有的目标被边缘化。

二、解决内部审计问题,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1.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上市公司提高内审独立性的基础。上市公司在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应建立相应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在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即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互为牵制。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直接领导审计活动,确保内部审计部门与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交流不受限制,在物资、财政需求上也保持独立,不受牵制。

2.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科学定位内部审计是内审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首先,管理层要更新观念,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管理层赋予其实权,除了监督权、评价权等权利之外,还应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处罚权,并且在管理层绩效考核中占一定的权重,从而充分体现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内审职能的有效性。其次,要合理定位内部审计职能。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有效组成部分,应明确其是“医生”而非“警察”的身份;另一方面,要将审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转移,将审计职能从传统单一的监督职能转为集管理、服务、评价等多重职能于一体的模式,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提高内部审计风险意识

1.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

上市公司的风险分析不应仅仅停留在战略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还应拓展到公司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中,通过构建庞大的信息监控系统,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类、评估和控制,并随着上市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主动调整应变。内部审计人员在发现企业面临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时,要积极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复核审查,防止偏差,对确实存在的风险问题要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及时向经营管理层提出风险警示。

2.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自觉的风险意识

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对风险点的敏感性,时刻保持谨慎,按照各类业务循环完成各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工作。一方面在审计工作中要注意防范包括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内的可分散风险,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点。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审计前的计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及时发现企业面临或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协助企业预防和控制各式风险,更好地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

(三)加快内部审计方法革新

1.扩大审计范围,改进审计方法

首先,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思维,扩大审计范围,将以往单纯的财务领域审计向业务经营和管理领域拓展,在具体实践中引进科学审计方法,加强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评估,提出有关风险控制的建议。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审计信息共享性,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其次,将原有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拓展,使内部审计不再只注重审计结果而更加的参与到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让内部审计真正意义上地参与上市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在公司治理中对风险起到应有的前瞻性作用。最后,还要将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相结合,减少重复审计,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2.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审计效率

时间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求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实现特定目标的同时保证最高效率。总所周知,审计工作的时间非常宝贵,因而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具体执行中将总体目标分配到具体审计项目当中,将总体目标切割成若干个小目标,并且设定各个小目标具体的完成时限。其次,还要对审计项目的优先次序进行安排,把事件区分为四种类型: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遵循这一顺序实现具体的审计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时间管理的功效。

(四)完善内部审计法律制度

1.尽快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框架

首先,应尽快制定关于内部审计的基本法,规范和指导上市公司制定贴合实际的内部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结果,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有法可依;其次,修改已有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其上升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提高其法律效力;再次,上司公司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贯彻落实,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内部审计进行指导,以全面提升内部审计水平;最后,要加强审计委员会作为审计主体的法律地位,以法律形式规范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设定,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的法律地位。

2.实行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

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对责任人直接进行追究,必然导致内部审计功能失效,也可能会导致其他内部审计人员无视风险,盲目跟随他人违规,反而造成更大影响,因此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迫在眉睫。分级复核作为实行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的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一制度的精髓。具体实施中可由审计组长、审计部门主管以及总审计师进行逐一复核,逐级划分责任以保障审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

三、结论

由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太分散,涉及面较广,在研究过程中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如何建立制度更加完善,审计效率更高,审计效果更好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内审计师协会、上市公司自身等多个层级加以努力。如何更好的把握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正确协调处理内外部审计关系,仍是上市公司需要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