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构造新型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

2014-04-28 08:29中山纪念中学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1期
关键词:夏令营会员俱乐部

中山纪念中学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科学发展、构造新型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

中山纪念中学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中山纪念中学是由孙中山长子孙科于1934年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的遗愿亲手创办的。现在学校校名系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亲笔题写。纪中是中山市唯一一所省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目前全校在编教职工503人,学生6 4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850亩,体育设施设备齐全。现有体育馆1座,田径场1个,篮球场38个,排球场9个(含2个沙滩排球场),网球场1个,足球场2个,保龄球馆1个,健身房1个,游泳池2个,室内外羽毛球场50个,乒乓球馆1个,,壁球室2个,8道攀岩壁1个。

中山市纪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于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是依托于学校的综合型体育俱乐部,现拥有专兼职教练员32人(其中专兼职教练员11人,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体育教师13人)。

俱乐部自创建以来,已经逐渐摸索出一套固定的、常规化的工作模式。十年来,共吸收青少年学生会员 27 823人,组织了网球、轮滑、街舞、跆拳道、围棋等各类体育培训班23期170项次;举办了游泳、篮球、羽毛球、趣味运动会等大大小小体育赛事共40余次;开展了夏令营、冬令营、周末亲子营等封闭式多元化体育活动50余期。

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运作与发展研究》已经申请为国家级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的子课题。

在工作中相继获得了“中山市第八届体育节先进单位”“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由会员组成的俱乐部运动队参加了2010年和2012年“全国阳光体育活动”并获得了乒乓球、拔河、定向越野等项目团体一等奖。

俱乐部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成为中山市广大青少年周末、寒暑假向往的体育、学习活动场所。这一切,得益于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得益于我们依法规范地开展工作。具体经验如下。

一、依法建设,为俱乐部合法运转提供前提

一开始俱乐部就以“中山市纪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规范名称向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申报和到中山市民政局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性社会体育组织,并领取营业执照,取得合法运作资格。同时聘请会计,建立专门账户,严格财务管理,对国家资助经费和俱乐部运作经费、社会支持经费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办理了

二、规范管理、确保俱乐部健康发展

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等相关证件。其次,依据政策,规范操作。俱乐部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经费,根据民政部门将俱乐部为定性为“社会体育组织”并依据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等8个单位共同印发的《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制订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向物价部门进行了申报,经物价部门审核备案后,才进行有偿培训运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理事会。由校长、副校长和业务主管部门部分领导组成,统筹规划俱乐部发展。二是成立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推选部分思想觉悟高、参加体育活动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部分会员组成,参与俱乐部的各项工作。三是定期召开会议。理事会和代表大会为俱乐部的决策机构,每年6月和12月份举办会员理事会和代表大会会议,研究部署俱乐部工作。四是实行俱乐部主任负责制。学校校长贺优琳高度重视俱乐部工作。在首次理事会上就明确俱乐部主任的职责是: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运作和俱乐部各项工作的规划和开展,在不违法、不违反工作方向的原则下,俱乐部主任有权决策所有事情,并将这一职务提升为学校中层领导层级。理事会对俱乐部主任一职寄予了较大期望,大大激发了俱乐部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俱乐部的长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建立工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为适应俱乐部发展,特建立了场地、财务、办公室、业务、宣传等五个职能部门,确保俱乐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俱乐部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问题,制订了《俱乐部各职能部门工作责任》《俱乐部章程》《会员管理制度》《俱乐部活动管理办法》《教练员工作职责》《场馆管理办法》《俱乐部工作奖罚办法》《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管理条例,做到了责权明确,从而使俱乐部在很短的时间内步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广泛宣传,不断扩大俱乐部社会知名度

由于创建俱乐部是一件新兴事物,所以一直把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去了解、支持、参与和监督俱乐部的发展。一是利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契机,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邀请了体育局、教育局、学校领导以及各媒体为俱乐部的成立进行了剪彩并进行了报道。二是在学校门口设置大型俱乐部形象广告牌,让所有来学校的贵宾第一时间看到知道学校有俱乐部。三是在学校内开设宣传栏、建立网站向社会和会员介绍俱乐部的宗旨、政策、制度、培训、比赛、等信息以及开展项目和收费标准等信息,并且印制精美的宣传资料在市区广为散发,不断扩大俱乐部社会影响。与此同时,还通过中山广播台、电视台、中山日报、中山商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纪中人报、中山教育信息网、纪中网等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且规定俱乐部运动队参加各级比赛都要穿上印有俱乐部LOGO的比赛服,进一步扩大俱乐部的知名度。

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扩大了俱乐部的影响,有效地提升了俱乐部的品牌形象。

四、开展体育比赛和培训活动,壮大俱乐部规模

在活动开展之初,首先对1 32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青少年兴趣和爱好,开设跆拳道、网球等项目的培训班(区别于学校体育课开设的项目)。

对于本校学生会员活动安排,利用周一至周五下午课余时间,根据学校总课表情况和学生会员的爱好,分门别类地灵活安排各年级青少年学生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培训和体育活动;对于校外学生会员安排,主要是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根据会员的爱好和要求,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和比赛。

为了满足青少年会员对运动技术水平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了体育局、各单项协会的专业教练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到俱乐部来任教。

十年来,通过举办各种趣味性、参与性强、淡化竞技性的“俱乐部杯”赛事来吸引学校青少年学生加入俱乐部。本校学生及周边的青少年都非常喜欢参与俱乐部举办、组织的比赛。俱乐部赛事活动由最初的每年3项赛事增加到现在每年5项:游泳赛、三人篮球赛、羽毛球赛、水上陆上趣味运动会、乒乓球赛,每一次赛后都会掀起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向青少年学生会员传授生活知识和生存知识,不断扩大青少年学生会员的知识面。例如游泳培训班,我们不但教授游泳技术,还教学员溺水自救和水上救生技能;武术培训班还兼教学员自卫知识等。我们还于2009年和2011年承办了“全国科学健身进校园和广东省‘阳光体育冬令营’”活动。

正是这些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青少年体育文化生活,并且还为青少年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打造品牌、全面提升阳光体育夏令营社会影响力

为引导青少年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向体育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近年来俱乐部以“特色项目为引导,体育夏令营为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是建立夏令营活动平台。在接到广东省体育局《关于在全省开展青少年“阳光行动”体育活动的通知》后,与学校协商,利用学生放假时段,由俱乐部租借学校学生公寓、场地、食堂等设施1个月,举办3期,每周1期的全封闭、全寄宿的夏令营。其次是夏令营内容新颖独特。针对学校教育盲点和青少年儿童对生存自救知识缺乏的特点,我们把生活自理、生存自救、文化拓展辅导等与各类体育项目如跆拳道、篮球、游泳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吸引青少年参加。形成了本地同类机构中独一无二的活动内容,具有强大的社会吸引力。第三是校内开展,积累经验。2005年暑假,俱乐部在学校举办的第一期夏令营,其主要目的是积累经验,为推向社会做好积极准备。第四是面向社会,全面开展。在积累了举办夏令营的基本经验后,2006年4月,俱乐部精心设计并印制了10万份彩色双面的“阳光行动”体育夏令营宣传招生单张,通过夹报派送的方式,向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大面积宣传;还主动联系各媒体的相关负责人、记者,经过多次的协商沟通,确定了以知识介绍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到部分小学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夏令营招生宣传;同时,为了方便家长报名,我们以合作的方式在大型的连锁商场、中山国旅等地方设置宣传水牌、报名点。通过广泛宣传,加上活动内容新颖、组织得当和学校品牌号召力等因素,2006年暑期就有1 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2007年的暑假报名参加的学生达到了3700多人,我们吸收了600名学生参加。现在每年推出1 000个名额,在暑假期间俱乐部网站点击率都能达到2万多人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同,俱乐部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010年起,俱乐部在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对活动内容、形式进行了深度加工和提炼,并结合纪念中学“学园、花园、乐园、家园”的四园教育理念,于2012年开始推出“周末亲子营”项目,其核心内容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通过体育游戏来感悟“沟通的方法、学习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竞争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这将会给俱乐部的持续发展增加强大的内驱力。

六、整合资源、扎实推动俱乐部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

俱乐部的发展壮大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和运用俱乐部的特性,只有面向社会,不断创新,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解决自我生存问题,才能保持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首先与社会企业合作推动俱乐部发展。经过俱乐部的多方联系,“宝矿力·水特”饮料公司和俱乐部达成合作协议,每年赞助给俱乐部4万元资金,作为回报,俱乐部则向企业提供校内全年比赛的冠名权、每次活动时划出专门场地做产品推广。真正实现俱乐部为企业搭建品牌宣传平台,企业为俱乐部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的双赢局面。

其次是联合发展,共铸品牌。在纪中俱乐部品牌的带动下,积极向场馆设施较好的市区各中小学渗透,整合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同打造俱乐部品牌。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对推动校外体育组织建设和提高青少年体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俱乐部的生长能力,总之,俱乐部将秉承中山纪念中学“祖国高于一切,才华奉献人类”的哲学理念,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做出新的探索与贡献。

猜你喜欢
夏令营会员俱乐部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夏令营让我成长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会员专区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