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谁家翁媪(下)

2014-04-30 03:22马原
新民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古玉少华柯林斯

马原

下章

- 1 -

毫无疑问,在辛弃疾的有生之年里,这尊无比珍贵的脂玉摆件一直伴随着他。但是那以后属于辛弃疾的时间只有三年,辛弃疾终年68岁。

之后的八百年里,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得清楚这件宝贝经历了多少磨难。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但是我相信只要下得起功夫,就一定可以找到它的踪迹。毕竟它是稀世珍宝,它的寿命通常比一个人的寿命要长许多。正如那一块古老的出自印度的月亮宝石,由于走进了英国伟大小说家柯林斯的笔下,关于它的故事于是不胫而走,成为这个世界的经典。

作为后辈同行,我在三十多年前初读到《月亮宝石》那一刻便对柯林斯的好运道钦羡不已。我甚至分不清是月亮宝石给柯林斯带来了盛名,还是柯林斯为月亮宝石故事的传播做出了卓绝的个人奉献。

但是我坚信对于曾经属于辛弃疾的这尊和田脂玉造像来说,上天同样给了我塑造一个经典传奇故事的机遇。我会在日后专门为自己预留出一段时间,全力以赴去找寻出埋藏于故纸堆中的关于这件宝贝的历史。嘻嘻,成为又一个柯林斯的机遇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但那也只是我现下的憧憬而已。钻故纸堆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耐性,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所以另外那部可以与《月亮宝石》竞相媲美的传奇经典的诞生还有待时日。首先是我要信守诺言,之后是期待它的读者也要有耐心才是。

- 2 -

然而历史不会因为某一个小说家的延宕而停止。尽管其间有八百年的销声匿迹,那尊卓绝的脂玉造像仍然继续着自己的存续历史。

它首先该感谢的是多卷集的套书《盗墓笔记》。最近十来年里这部套书的畅销,使盗墓成了一个极为热门的行业。盗墓贼的职业古已有之,其专业性和隐秘性决定了这个职业的小众性质,古往今来知晓其中奥秘者寥寥。是《盗墓笔记》将这个古老的职业发扬光大,许许多多执著于发财梦的读家加入到盗墓贼庞大的就业后备队伍之中,盗墓大业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局面。也只有目前这种黑白颠倒拿不是当理说的时代,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才能够堂而皇之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公众饭后茶余的谈资。

我之所以用了感谢两个字,是由于这尊有着无量价值的造像,借了盗墓贼之手才有幸重见天日。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墓主人并非公孙王侯,他的墓葬也列不到国家文物一栏当中,他甚至连巨贾豪绅也算不上,因为他连一个像模像样的墓室都没有。脂玉造像也不是他的随葬品,因为它和其他若干件年代久远的金饰珠宝一道,被装在一只陶制的古瓮里,也许埋它的那个人只是另一个盗墓贼而已。

但是古瓮的敞口被油纸和熔蜡密封得很严实,藏匿其中的各样宝贝都保存完好,全无锈蚀痕迹。虽然时间以它自己的方式宣示着自己的存在,让这些看上去簇新的宝物毫无遮掩地呈现出古老物件的质感。其中那几样黄灿灿的东西让它们的新主人眼前一亮,因为它们意味着明白无误且数额海量的人民币。而玉件和铜雕这些则需要所谓行家们的鉴定和估价,买卖它们也承担着诸多风险。每个盗墓者都懂这个道理。

还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使当初掘宝的那个盗墓贼有古董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也一定不会想到这个玉件会与一位历史大人物相勾连。而这样一种勾连对于提升一件古董的价值有着十倍百倍的伟力。

他肯定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

《白发谁家翁媪》这尊堪称伟大的造像,就是以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悄然重生了。

- 3 -

能与黄灿灿的金首饰存放在一起,加上它温润细腻到极点的质感,它还是让得到它的那个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值钱的物件,也许很值钱。他做这一行许多年,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走货渠道,他手里的无论什么东西都会有人接。

他的下家给他开出了一万元的高价,他当时心里一动。但他马上控制住内心的喜悦,不让它跑到脸上。他的答复是“少了两万就不要提了”,口气相当坚决。结果他如愿以偿,就按他的口径成交。

下家之所以能一直收到想收的东西,是因为他比他的那些上家们有更专业的知识背景。至少他懂得分类,将不同的东西分门别类,之后再去找自己的下家。瓷归瓷,玉归玉,字画归字画,雕像归雕像,摆件归摆件,杂项还可以细分。他的下家就都是行家了,所以行家们的出价相比之下会高些,会比较接近行价。

造像在他手里这一遭令他赚了三万。

《白发谁家翁媪》作为一件古玉,这一次真正走进了只属于古玉的市场,新主人是个已经发了小财的古玉贩子,当然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行家。但是原本属于它的命题这会还没有回到它身上,没人知道它是谁,知道这个奥秘的只是你们这些读家朋友。

进入行家的视线之后,它的非凡的玉质首先被发现并且被肯定。但凡行家没有一个人会不认可它的品质,首先它是和田玉,之后它是绝对的极品脂料,再之后它的雕工和造型设计受到业界几个最大权威的激赏,其中的一位甚至断言它属于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可以媲美于以藏有世界上数量最大品质最高和田脂玉雕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任一同类馆藏。

即使它的被认可度节节攀高,但却依旧停留在无姓无名无款的精品之列。这样的宝贝由于搭不上所谓皇家御制这班车,只能被当作二流货色,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当它到了我的那位不愿意披露姓名的老友手中的时候,他也只为它付出了自己全部预算额接近四分之一的代价。老友是百分百的玉痴,而且只痴和田玉一路。那些动辄百万千万价格的绿翠从来不入他的法眼。

几年前那部让国人疯狂的电影至今仍让许许多多的玉痴们津津乐道:《疯狂的石头》。那以后各类美玉的价格统统坐上了火箭。所有涉玉的生意都成了这个时代最热门的生财之道。而和田玉因为与历代皇家沾亲带故,因此成了玉中之玉,价格早已上天,爬到每克或上万元或几万元。不可思议的时代啊。

- 4 -

老友迷玉有几个年头了,用我的话说他属于一句地道东北歇后语所描述的类型,“老房子失火——没救了”。在我们中间,老友算是综合能力极出众的一个,无论学识无论口才无论赚钱都令我甘拜下风。他小我十来岁,却早已完成了为生计劳作的历史使命,早早便选择了一种半退休的生活。最近几年他将自己的主业转向藏玉,他熟知国内所有大都市中藏匿的和田玉市场,同样对行情连同走势都了如指掌。

同时他精通历史,几十年里一直流连于各朝各代的正史野史之中,丰厚的学养让他在走进古玉之后很快成了古玉鉴赏的行家里手。

他最初只是玩玩,因为他之前全无任何兴趣癖好。我等几个好友均有不同的恋物癖,或喜手表或迷军械或好古董字画,都经常被他嗤之为玩物丧志。今日今时不同了,他玩物丧志的程度已经十倍百倍地超过了我们。他做事极有板眼,连搞收藏也都先定下预算,之后按照预算去执行。不用说,他最初的预算一定局限于手中的闲钱,大约数十万人民币的规模。入了道之后他发现那远远不够,他于是给了自己一个能够自我说服的解释:专业收藏不是玩玩,也可以是一桩事业。既然是事业,以闲钱玩玩显然不是正确的方式,他决定修正自己的态度。以藏赏和田古玉为事业,正式确立预算理念,以三百万作为正规的项目预算。

事情的发展不依他的初衷为转移。

过来的这几年,每次见面他的话题总会从任一方面转向古玉。哪怕我的兴趣完全不在此,我有更要紧的话题要聊,但是我没有一次能够拗过他,话题总会从我的兴趣最终回到古玉上。当然也与我对贵器对古董一直充满兴趣不无关联,或者可以说,我充满热情的话题加入也是对他鬼迷心窍的一种间接鼓励。

我不说你们也一定猜得到,他预算的规模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大。我知道那需要他自己去说服自己,他做事一定要给自己以充分的理由。原有的过退休生活的现金积蓄已经不能够满足他的胃口,老婆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默许变成质疑。连他自己都预见到,他的二十几年来一直平静的家庭生活,也许会因为和田古玉而被打破。正是这些迹象让我想起了那句“老房子失火——没救了”的歇后语。

最新的消息是他打算出手原本被他视为家庭终极养老保险的那套价值千万的商业门市房。那是五年前他的一笔投资,是他最为成功的投资物业,现下每年会带给他接近百万的收益。他是不是没救了?

- 5 -

所有那些心智被自己收藏品迷惑的收藏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习惯将自己手中的藏品按市场的最高价去估值。

譬如少华大师乃金石篆刻出身,手里自然会有几枚鸡血寿山石(也许是巴林石)。三十年之前他常将北京荣宝斋里标价昂贵的鸡血石与自己的东西相提并论,当年便反复受到好友达哥的哂笑。达哥会将少华的某一块宝贝偷偷藏起,之后煞有介事地找到少华,以少华标榜的荣宝斋开价要少华回购,并且声称给少华打七折。这成了朋友之间屡试不爽的游戏。

现在少华大师可以反过来以此来嘲笑达哥了,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他的鸡血石宝贝的价格至少涨了一百倍,比当年荣宝斋的柜台价高出了不知道多少。

那位不肯披露姓名的老友的情形也与之相似。当初我曾经不止一次泼他的冷水,但他的矢志不渝逐渐征服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他已经俨然成为和田古玉较为资深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他藏品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尤以精品为主。

当然他不能与那些做和田玉生意的商家相比。单论个体手里的藏量,每个专业商家都极其惊人,如他这种财力平平的新入门者(比之那些有几代收藏历史的大家或几十年收藏历史的名家,他短短五年的履历当然只能称之为新人),即使仰首也不可望其项背。

他以吐血之力收藏《白发谁家翁媪》完全与辛弃疾无关,他不知道它的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此也不会把故事所带来的附加值计算到购买它的价格之上。他只是着迷于它的玉质,着迷于它精湛无比的雕工,尤其着迷于活灵活现的翁媪情趣。当然不止于此,他的关于和田古玉的学识也在讨价还价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他从许多细节上可以认定它的年代至少在五百年之上,或许上千年了也说不定,这才是他最终毅然解囊的决定性要素。

- 6 -

老友和他的宝贝玉雕远在数千里之外,据说他每天都会拿出十分钟或者半小时与它独对。能与这个世界的奇珍之一日日为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常人无法体会和企及的福分,我打心底里羡慕他。

我也曾与它有过一面之缘。在我记忆里那虽然算不上一个体量庞大的东西,但是几百克的重量还是有的。须知一两便有五十克之多,哪怕是一块小小的石头随便也会有几两几钱重。而且我也会算另一笔账,一克几万,几百克又是多少?当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没算上它非凡的艺术价值,没算上它更加非凡的历史价值。智力超群的老友当然不会做赔本生意。

老友无疑已经当它是生命中最珍惜的一个,或许它对他而言已经接近或者等同老婆孩子也说不定。所以我决定三缄其口,无论如何也不把那个有关它命名的奥秘告知于他,我怕那会要了他的命,它对他而言已经太过重要了,令它更加重要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

2014年3月1日 于南糯山姑娘寨

猜你喜欢
古玉少华柯林斯
余少华
良心手术
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将延长服役至2030年
牛 人 荆歌
怎样养护古玉
买古玉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