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4-05-05 05:35涂晓志武照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电镀分光职业病

涂晓志 武照燕 张 胜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广东 深圳 518105)

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分析

涂晓志 武照燕 张 胜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广东 深圳 518105)

目的 了解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状况,提出建议。方法 对我市某区的65家电镀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通过对电镀企业中主要存在的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共设检测点386个,合格352个,合格率91.2%。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合格33个,合格率78.6%。将小微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639,P<0.05)。结论 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总体良好,但在一些小微企业中仍存在一定危害,应加强监管,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电镀行业的发展,在电镀行业发展的同时,电镀行业的一些职业卫生伤害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状况,我们在2013年对我市某区65家电镀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现将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通过对65家电镀企业的摸底调查,其中4家电镀企业的员工为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本文主要对65家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氨、氟化氢、氧化锌、氢氧化钠等引起职业病危害的8种因素进行定点采样检测[1-2]。见表1。

1.2 检测与分析

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比浊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方法进行检测[3]。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氰化氢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以GBZ/T160.29-2004为准;铬酸通过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以GBZ/T160.7-2004为准;盐酸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以GBZ/T160.37-2004为准;硫酸通过7230G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以GBZ/T160.33-2004为准;氧化锌通过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仪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以GBZ/ T160.25-2004为准。

表1 电镀企业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采样要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对65家电镀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8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386个检测点进行检测,合格352个,合格率91.2%。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电镀企业工作场所8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合格33个,合格率78.6%。将其中4家小微电镀企业和其他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小微电镀企业与其他企业4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比较

3 讨 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职业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次对电镀企业工作场所中主要的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发现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控制良好,但是在新办的小微企业中,不合格情况比较突出。由于一些小微企业只追求利润而无视职业病危害因素,但是其隐蔽性较强,因此造成了职业卫生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点。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需要电镀企业做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减少强酸强碱,铬酸,氨,镍,氰化物对职工的危害,加强对的职工的卫生防护,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身体的危害;另一方面,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探讨监管模式,加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扫清职业卫生监督盲点,清除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促进电镀企业的长远发展[4]。

本文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当今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对65家电镀企业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8中因素时导致职业病危因素的主要根源,分别为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氧化锌、氢氧化钠、氨、氟化氢。但是,在电镀企业实际工作中,导致职业病危较为严重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8种,还有多种酸碱类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硝酸、氢氟酸等,有机化学物烷烃类、苯类、乙醇等有毒物质,金属盐类锌、镍、铜、铬酸盐等,而且,还有很多导致职业病危的因素在当今还没有准确的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检测方法,就算如此也不能忽略这方面因素的存在,要加强对化学品的防护措施,在一些电镀企业生产、工作的环境下要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同时要对劳动人民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工作,避免或降低电镀企业中人体伤害或职业中毒的事件发生。另外,通过本文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因素的检测结果检测点386个,合格352个,合格率91.2%。其中4家小微企业检测点数42个,合格33个,合格率78.6%可以看出,造成职业病危因素的总体合格率明显过低,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不仅只有化学材料的危害,同时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噪音、温度、振动、粉尘等,这与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的除尘、通风等设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通过对赵小颖、何继《嵊州市电镀业铬作业工人职业暴露状况调查》[6]一文的研究,电镀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因素与本次研究的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大体相同,主要就是氰化氢、铬酸、盐酸、硫酸、氧化锌、氢氧化钠等因素,说明本次研究非常科学合理,对电镀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为避免或降低电镀企业生产工作中人体伤害或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应不断的加大对电镀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加强相关的防护措施,将电镀企业生产和工作向自动化水平靠拢。

[1] 张志刚,张体艳.郑州市某企业电镀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3,29(21):2772-2773.

[2] 黄缪,倪淑萍,高育明. 2009年度上海市金山区电镀行业职业卫生状况评估[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28(5):255-256.

[3] 钱均琪,吕敏,陈阳,等.常熟市电镀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42-1443.

[4] 汪秀国,张宪珍.温州市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2008,18(12):2721-2722.

[5] 王卉,黄德寅,陈会祥,等.某电镀添加剂企业职业健康风险因素的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12(2):189-190.

[6] 赵小颖,何继亮.嵊州市电镀业铬作业工人职业暴露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11(7):176-177.

R135

B

1671-8194(2014)19-0397-02

猜你喜欢
电镀分光职业病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
我可爱的职业病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炸药中TNT含量
电镀技能考题汇编(连载)
18家“野电镀”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