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的影响

2014-05-09 02:48黄芸萍马凯慧严蕾艳王迎儿应泉盛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出苗率发芽率

黄芸萍 马凯慧 严蕾艳 王迎儿 应泉盛 张华峰 王毓洪

摘 要:选择5个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对其进行干热处理,以未处理同品种南瓜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等,探讨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对于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的影响不大,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水分有缺失,但在处理结束后,水分会慢慢恢复,且处理前后的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等都没有因为干热处理而产生显著差异。

关键词: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发芽率;出苗率

随着国内种子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种子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子处理方法也日渐多样化,常见的可以分为化学处理方法和物理处理方法。干热处理即为目前应用较多的物理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的特点[1],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高附加值的种子上[2]。南瓜等砧木种子为了更好地去除病毒会进行干热处理,而不同南瓜品种的种仁大小、种皮厚度不一,干热处理后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造成影响还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做干热处理,通过分析干热处理对其发芽情况、出苗情况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存在不良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5种常见的南瓜材料,即①黄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黄色杂交种)、②中国南瓜、③印度南瓜、④白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白色杂交种)、⑤西葫芦。

1.2 干热处理

不同的蔬菜种类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种子进行干热处理时,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3]。有报道显示,用于杀灭种子带菌的干热处理一般为70~75℃处理3~5 d[4],本试验将试验种子分装在网纱小袋内进行处理,选择72℃处理种子5 d。

1.3 种子质量变化

每个南瓜品种选择300粒正常、饱满的种子,用电子天平称量。在处理之前进行第一次称量,处理一结束进行第二次称量,处理结束1周后进行第三次称量。

1.4 发芽试验

处理过的种子1周后进行催芽,每处理重复3次,每次100粒,以未处理种子作为对照。55℃烫种15 min,室温浸种4 h,催芽后第2天开始统计出芽数,共统计6 d。

1.5 数据统计

将3次重复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待长出子叶后,统计出苗数和畸形苗数。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5],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6]。本次试验把第一次计数结果作为种子发芽势[7]。发芽率(%)=发芽期内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势(%)=第一次计数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指数(GI)=ΣGt/Dt,式中,Gt为t日发芽的种子数;Dt为相应的发芽日数。出苗率(%)=出苗数/种子总数×100,畸形苗率(%)=畸形苗数/出苗数×100,对试验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再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南瓜干热处理前后种子质量变化

本试验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进行称量对比,得出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水分的影响,以及处理后种子水分恢复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的质量都有所损失,损失6%~7.5%,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质量也都有所回升,回水的幅度较一致,这说明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水分都会出现损失,在处理结束后水分又会慢慢恢复。同一批次处理的不同南瓜种子水分的变化情况较一致。

2.2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芽的影响

种子发芽势是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能够代表种子的健壮度。发芽指数(GI)是发芽速率的一个指标,与种子的活力呈正相关[6]。统计南瓜种子出芽率、出芽势和出芽指数(表2),由表2可以看出,南瓜种子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所差异,①号黄色杂交种子和④号白色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其发芽势相同;②号中国南瓜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发芽势低于对照组;③号印度南瓜种子的两组数据都相同;⑤号西葫芦种子处理组的发芽势略小于对照组,发芽指数略大于对照组,而发芽率相同。综上所述,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前后的发芽情况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且没有统一趋势表明处理后种子发芽情况比未处理前的差。

2.3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苗的影响

南瓜种子出芽后播种,统计出苗率和畸形苗率(表3),①、②、③、④号种子处理组出苗率都略低于对照组,仅⑤号西葫芦种子相反;①和②号两个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小于对照组,其他3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大于对照组。由表3可知,两组苗的出苗率和畸形苗率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且没有规律性,说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出苗没有明显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影响

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的质量对比可见,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的质量有所损失,而在处理结束1周后,质量也会由处理刚结束时的最低值慢慢回升,这说明干热处理会使得南瓜种子水分流失,但是这些流失会在处理结束后慢慢由种子吸水恢复,并且试验中的5种材料都有这一现象,表明干热处理前后种子水分的损失和恢复是正常现象,不存在品种间差异。

同时,在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水分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情况存在差异,但不表现出特定的规律性,表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损伤较小,对南瓜种子的品质没有太大影响。

3.2 影响试验数据的其他因素

鉴于本试验是在种子干热处理后1周进行的,种子的水分等恢复还没有完全,可能会对试验过程中的发芽情况有所影响,或是将种子再放置更长时间,种子质量等是否会更加接近处理前数值,出芽情况和出苗情况是否会更加好还需进一步验证。

本试验均在实验室进行,种子催芽和出芽过程均在培养箱中进行,严格控制了温度条件,相较于常规的大规模催芽育种操作更加精细,固在试验结果上也可能存在于一定的差异性,但可以表示试验的大致趋向。

有报道认为,干热处理温度是主导因子,时间是次要因子[3],本试验仅选择了一种处理温度和时间,这能否代表其他常用干热处理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修斌.黄瓜种子干热处理对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北方园艺,2002(2):33.

[2] 丁建军,王炬春,王叶筠,等.高温处理对不同瓜类作物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西瓜甜瓜,2004(5):5-6.

[3] 张百俊,杨和连,陈碧华,等.干热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3):132-134.

[4] 宋顺华,郑晓鹰.干热灭菌处理技术:一种防治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J].蔬菜,2008(10):41.

[5] GB/T 3543.1~3543.7-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 颜启传.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2):420.

[7] 陈能阜,朱祝军,何勇,等.利用Q2 技术快速检测番茄种子引发后的活力[J].中国蔬菜,2010(20):47-51.

摘 要:选择5个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对其进行干热处理,以未处理同品种南瓜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等,探讨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对于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的影响不大,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水分有缺失,但在处理结束后,水分会慢慢恢复,且处理前后的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等都没有因为干热处理而产生显著差异。

关键词: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发芽率;出苗率

随着国内种子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种子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子处理方法也日渐多样化,常见的可以分为化学处理方法和物理处理方法。干热处理即为目前应用较多的物理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的特点[1],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高附加值的种子上[2]。南瓜等砧木种子为了更好地去除病毒会进行干热处理,而不同南瓜品种的种仁大小、种皮厚度不一,干热处理后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造成影响还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做干热处理,通过分析干热处理对其发芽情况、出苗情况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存在不良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5种常见的南瓜材料,即①黄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黄色杂交种)、②中国南瓜、③印度南瓜、④白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白色杂交种)、⑤西葫芦。

1.2 干热处理

不同的蔬菜种类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种子进行干热处理时,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3]。有报道显示,用于杀灭种子带菌的干热处理一般为70~75℃处理3~5 d[4],本试验将试验种子分装在网纱小袋内进行处理,选择72℃处理种子5 d。

1.3 种子质量变化

每个南瓜品种选择300粒正常、饱满的种子,用电子天平称量。在处理之前进行第一次称量,处理一结束进行第二次称量,处理结束1周后进行第三次称量。

1.4 发芽试验

处理过的种子1周后进行催芽,每处理重复3次,每次100粒,以未处理种子作为对照。55℃烫种15 min,室温浸种4 h,催芽后第2天开始统计出芽数,共统计6 d。

1.5 数据统计

将3次重复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待长出子叶后,统计出苗数和畸形苗数。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5],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6]。本次试验把第一次计数结果作为种子发芽势[7]。发芽率(%)=发芽期内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势(%)=第一次计数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指数(GI)=ΣGt/Dt,式中,Gt为t日发芽的种子数;Dt为相应的发芽日数。出苗率(%)=出苗数/种子总数×100,畸形苗率(%)=畸形苗数/出苗数×100,对试验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再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南瓜干热处理前后种子质量变化

本试验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进行称量对比,得出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水分的影响,以及处理后种子水分恢复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的质量都有所损失,损失6%~7.5%,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质量也都有所回升,回水的幅度较一致,这说明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水分都会出现损失,在处理结束后水分又会慢慢恢复。同一批次处理的不同南瓜种子水分的变化情况较一致。

2.2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芽的影响

种子发芽势是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能够代表种子的健壮度。发芽指数(GI)是发芽速率的一个指标,与种子的活力呈正相关[6]。统计南瓜种子出芽率、出芽势和出芽指数(表2),由表2可以看出,南瓜种子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所差异,①号黄色杂交种子和④号白色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其发芽势相同;②号中国南瓜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发芽势低于对照组;③号印度南瓜种子的两组数据都相同;⑤号西葫芦种子处理组的发芽势略小于对照组,发芽指数略大于对照组,而发芽率相同。综上所述,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前后的发芽情况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且没有统一趋势表明处理后种子发芽情况比未处理前的差。

2.3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苗的影响

南瓜种子出芽后播种,统计出苗率和畸形苗率(表3),①、②、③、④号种子处理组出苗率都略低于对照组,仅⑤号西葫芦种子相反;①和②号两个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小于对照组,其他3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大于对照组。由表3可知,两组苗的出苗率和畸形苗率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且没有规律性,说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出苗没有明显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影响

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的质量对比可见,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的质量有所损失,而在处理结束1周后,质量也会由处理刚结束时的最低值慢慢回升,这说明干热处理会使得南瓜种子水分流失,但是这些流失会在处理结束后慢慢由种子吸水恢复,并且试验中的5种材料都有这一现象,表明干热处理前后种子水分的损失和恢复是正常现象,不存在品种间差异。

同时,在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水分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情况存在差异,但不表现出特定的规律性,表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损伤较小,对南瓜种子的品质没有太大影响。

3.2 影响试验数据的其他因素

鉴于本试验是在种子干热处理后1周进行的,种子的水分等恢复还没有完全,可能会对试验过程中的发芽情况有所影响,或是将种子再放置更长时间,种子质量等是否会更加接近处理前数值,出芽情况和出苗情况是否会更加好还需进一步验证。

本试验均在实验室进行,种子催芽和出芽过程均在培养箱中进行,严格控制了温度条件,相较于常规的大规模催芽育种操作更加精细,固在试验结果上也可能存在于一定的差异性,但可以表示试验的大致趋向。

有报道认为,干热处理温度是主导因子,时间是次要因子[3],本试验仅选择了一种处理温度和时间,这能否代表其他常用干热处理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修斌.黄瓜种子干热处理对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北方园艺,2002(2):33.

[2] 丁建军,王炬春,王叶筠,等.高温处理对不同瓜类作物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西瓜甜瓜,2004(5):5-6.

[3] 张百俊,杨和连,陈碧华,等.干热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3):132-134.

[4] 宋顺华,郑晓鹰.干热灭菌处理技术:一种防治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J].蔬菜,2008(10):41.

[5] GB/T 3543.1~3543.7-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 颜启传.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2):420.

[7] 陈能阜,朱祝军,何勇,等.利用Q2 技术快速检测番茄种子引发后的活力[J].中国蔬菜,2010(20):47-51.

摘 要:选择5个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对其进行干热处理,以未处理同品种南瓜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等,探讨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对于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的影响不大,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水分有缺失,但在处理结束后,水分会慢慢恢复,且处理前后的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等都没有因为干热处理而产生显著差异。

关键词: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发芽率;出苗率

随着国内种子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种子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子处理方法也日渐多样化,常见的可以分为化学处理方法和物理处理方法。干热处理即为目前应用较多的物理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投入成本低的特点[1],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高附加值的种子上[2]。南瓜等砧木种子为了更好地去除病毒会进行干热处理,而不同南瓜品种的种仁大小、种皮厚度不一,干热处理后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造成影响还未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做干热处理,通过分析干热处理对其发芽情况、出苗情况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是否存在不良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5种常见的南瓜材料,即①黄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黄色杂交种)、②中国南瓜、③印度南瓜、④白色种壳新土佐类型中国南瓜与印度南瓜杂交种(以下简称白色杂交种)、⑤西葫芦。

1.2 干热处理

不同的蔬菜种类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种子进行干热处理时,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3]。有报道显示,用于杀灭种子带菌的干热处理一般为70~75℃处理3~5 d[4],本试验将试验种子分装在网纱小袋内进行处理,选择72℃处理种子5 d。

1.3 种子质量变化

每个南瓜品种选择300粒正常、饱满的种子,用电子天平称量。在处理之前进行第一次称量,处理一结束进行第二次称量,处理结束1周后进行第三次称量。

1.4 发芽试验

处理过的种子1周后进行催芽,每处理重复3次,每次100粒,以未处理种子作为对照。55℃烫种15 min,室温浸种4 h,催芽后第2天开始统计出芽数,共统计6 d。

1.5 数据统计

将3次重复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待长出子叶后,统计出苗数和畸形苗数。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5],种子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6]。本次试验把第一次计数结果作为种子发芽势[7]。发芽率(%)=发芽期内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势(%)=第一次计数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发芽指数(GI)=ΣGt/Dt,式中,Gt为t日发芽的种子数;Dt为相应的发芽日数。出苗率(%)=出苗数/种子总数×100,畸形苗率(%)=畸形苗数/出苗数×100,对试验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再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南瓜干热处理前后种子质量变化

本试验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进行称量对比,得出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水分的影响,以及处理后种子水分恢复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的质量都有所损失,损失6%~7.5%,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质量也都有所回升,回水的幅度较一致,这说明干热处理后南瓜种子水分都会出现损失,在处理结束后水分又会慢慢恢复。同一批次处理的不同南瓜种子水分的变化情况较一致。

2.2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芽的影响

种子发芽势是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能够代表种子的健壮度。发芽指数(GI)是发芽速率的一个指标,与种子的活力呈正相关[6]。统计南瓜种子出芽率、出芽势和出芽指数(表2),由表2可以看出,南瓜种子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所差异,①号黄色杂交种子和④号白色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其发芽势相同;②号中国南瓜种子处理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发芽势低于对照组;③号印度南瓜种子的两组数据都相同;⑤号西葫芦种子处理组的发芽势略小于对照组,发芽指数略大于对照组,而发芽率相同。综上所述,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前后的发芽情况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且没有统一趋势表明处理后种子发芽情况比未处理前的差。

2.3 干热处理对不同品种南瓜种子出苗的影响

南瓜种子出芽后播种,统计出苗率和畸形苗率(表3),①、②、③、④号种子处理组出苗率都略低于对照组,仅⑤号西葫芦种子相反;①和②号两个杂交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小于对照组,其他3种种子处理组畸形苗率大于对照组。由表3可知,两组苗的出苗率和畸形苗率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且没有规律性,说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出苗没有明显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影响

通过对干热处理前后南瓜种子的质量对比可见,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的质量有所损失,而在处理结束1周后,质量也会由处理刚结束时的最低值慢慢回升,这说明干热处理会使得南瓜种子水分流失,但是这些流失会在处理结束后慢慢由种子吸水恢复,并且试验中的5种材料都有这一现象,表明干热处理前后种子水分的损失和恢复是正常现象,不存在品种间差异。

同时,在处理结束1周后,种子水分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和出苗情况存在差异,但不表现出特定的规律性,表明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的损伤较小,对南瓜种子的品质没有太大影响。

3.2 影响试验数据的其他因素

鉴于本试验是在种子干热处理后1周进行的,种子的水分等恢复还没有完全,可能会对试验过程中的发芽情况有所影响,或是将种子再放置更长时间,种子质量等是否会更加接近处理前数值,出芽情况和出苗情况是否会更加好还需进一步验证。

本试验均在实验室进行,种子催芽和出芽过程均在培养箱中进行,严格控制了温度条件,相较于常规的大规模催芽育种操作更加精细,固在试验结果上也可能存在于一定的差异性,但可以表示试验的大致趋向。

有报道认为,干热处理温度是主导因子,时间是次要因子[3],本试验仅选择了一种处理温度和时间,这能否代表其他常用干热处理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修斌.黄瓜种子干热处理对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北方园艺,2002(2):33.

[2] 丁建军,王炬春,王叶筠,等.高温处理对不同瓜类作物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西瓜甜瓜,2004(5):5-6.

[3] 张百俊,杨和连,陈碧华,等.干热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3):132-134.

[4] 宋顺华,郑晓鹰.干热灭菌处理技术:一种防治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J].蔬菜,2008(10):41.

[5] GB/T 3543.1~3543.7-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 颜启传.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2):420.

[7] 陈能阜,朱祝军,何勇,等.利用Q2 技术快速检测番茄种子引发后的活力[J].中国蔬菜,2010(20):47-51.

猜你喜欢
出苗率发芽率
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不同配比双孢菇菌糠基质对花椰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包衣剂对玉米出苗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