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能效分级,提升全网能效

2014-05-10 06:46章异辉
通信电源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油机全网温控

章异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129)

0 引 言

节能减排是通信运营商长期关注的主题。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虚拟运营商对运营商通信业务收入产生威胁,降本增效更为紧迫。中国三大运营商能耗收入比是欧洲平均值的三倍,降低能源成本,等同于直接提升业务收入和盈利。降低能耗,提升全网能源效率,是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华为曾经提出通信网络发电、配电、变换、负载、温控、监控管理六环节能耗模型和设备级、站点级、网络级三层次节能战略。在设备层,将整流模块、太阳能转换模块效率提升至98%以上;在站点层,推出一体化智能高效站点,最高可达95%以上,实现站点级高效;站点具备网元特性,使全网构建站点能源网络成为可能,通过能源网管看护能效KPI,提升全网能源效率。三层次节能,是运营商打造精益型能源网络的节能减排战略。站点是能源网络的网元,选择高能效站点,是实现全网节能的关键;对站点进行能效分级,有利于运营商选择部署能效最优的站点。

1 电源已经进入高效时代,电源效率正式分级

20世纪9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全面替代相控电源,能源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电能转换效率最高点达到90%以上,采用最高效率超过92%的整流模块组成的开关电源系统,在当时被认为是高效通信电源。由于当时电源技术局限性,缺乏模块休眠功能,模块平均负载率低,开关电源实际效率仅为85%左右。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高频开关电源发展到第四代全数字电源。2008年以后,业内96%以上高效电源纷纷问世,由96%效率整流模块组成的通信电源成为事实上的高效电源标准,而由92%效率的模块组成的电源已经被业内称为低效电源。相应地,94%效率称为标效,98%效率称为超高效。由于模块休眠技术普遍应用,在大多数场景下,电源实际工作效率与最高效率基本接近。按照全网PUE为2.0测算,电源效率每提升2%,全网能耗降低1%。三大运营商年耗电400亿度,在网电源平均效率88%左右,如果全部用98%超高效电源替代,一年节省用电20亿度以上,高效电源价值显而易见。

近两年来,全球跨国运营商以采购高效电源为主,据华为公司对2013年电源发货数据统计分析,高效模块发货量高达30万片以上,约占总发货量的60%。其它主流电源厂家发货也以高效电源为主流,标志着电源已经进入高效时代。

能源效率是设备选型的重要参数,2013年通信电源标准已经对电源进行了能效分级,指导用户选择高能效产品,实现设备级高效。

2 电源高效不等于站点高效,站点高效比设备高效更有价值

基站能耗占通信网络总能耗的75%,根据六环节能耗模型分析,现网负载(即主设备)是站点能耗的关键,约占一半,如果以主设备能耗为不变量,主设备能耗占比就是站点能源效率。通信电源能耗占比较小,如果现网电源实际效率仅86%,电源能耗也仅占站点能耗的8%。如果采用98%效率超高效电源改造老旧电源,电源自身能耗降低80%以上,而整站能耗仅降低7%。

传统站点由于空调对整个机房制冷,温控能耗占比高达40%或更多,是站点能效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普遍PUE为2.0的站点,实际站点能源效率仅50%。大幅降低温控能耗,是提升站点能源效率的关键。室外站点普遍采用分舱温控方式,主设备舱多采用热交换方式散热,电池舱采用直通风或空调,温控能耗大幅降低。室外站点多采用紧凑的夹芯板机柜,显热和潜热渗透都远小于传统室内站点,加之RRU等主设备外置,不需要温控散热,相较室内站点,室外站能源效率大幅提升,一般可达80%。传统现场集成的室外站点,机柜、电源、电池、监控等由多个供应商分别提供,供应商只对设备能源效率负责,现场组合安装导致不同站点存在不同的配置不足或过度冗余,不能精确匹配,设备之间只有简单连接,不能协同工作,电源、温控、监控等多个控制器自身也消费电能,能源浪费无法避免,站点能源效率没有高效保障。

3 站点一体化趋势,站点级高效产品问世

通过机柜、电源、温控、主设备和电池等一体化热仿真设计,优化风道和隔热,根据主设备耐热特性设计的新一代一体化站点,获得最佳的能源效率是可以预想的。如华为推出的一体化智能高效站点,不但采用98%高效模块最小化电能转换能耗、采用高温电池降低电池对温控的需求,监控模块直接兼采集器功能,允许通过主设备带内通信,节省采集器、传输设备能耗,也避免了部署动环监控带来的二次下站和监控维护下站能耗。一体化站点能源效率最高可达95%以上,站点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小于1.06。新一代站点兼容各种能源输入,如接入太阳能,SPUE将小于1,站点更绿色。

对于新一代一体化站点来说,站点就是网元,不需要单独实施动环监控工程,网管是站点的基本属性,站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远程集中管理。站点能效是站点的重要参数,可以直接采集并上报,远程可视、可优化和管理。对于用户来说,无需再分别关注站点内的各种部件是否节能,不需要对电源、温控、电池、机柜等能效进行采集和管理,是站点建设和全网能效管理的方向。

4 定义站点能效指标,牵引站点向更高效发展

站点能源效率SEE(Site Energy Efficiency)定义为站点输入总能耗转化为通信主设备(负载)能耗的比例。假定主设备能耗为EL,输入电能EE,输入太阳能ES(指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能)、燃油所含能量EF,将能量单位统一到焦耳后可以计算:

随着模块整流效率不断提高、温控智能化、设备高温化,SEE不断向模块最高转换效率接近,数值越高,代表站点设计水平越高,能源损耗越少。以电能、光能为主的站点,站点能源效率很容易超过90%。采用油机的站点,由于燃油转换效率低,整站能源效率很难超过30%。差市电场景下,油机参与发电时间长短不一,站点能源效率与停电时长相关,有较大变化,而采用支持快速充电的电混方案,通过合理配置电池或太阳能,站点效率同样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采用电能和光能的站点,站点能效应向整流模块最高效率看齐;采用油机的站点,站点能效应向油机最高燃油能量转换效率逼近。对于运营商来说,不但需要评价供应商站点设计水平,还需要评价站点是否绿色节能。PUE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是否节能的指标,同样适用于通信站点。在没有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情况下,站点PUE(简称为SPUE)是SEE的倒数。

当站点有太阳能应用时,SPUE可能小于1,例如,纯太阳能站点的SPUE等于0。从SEE和SPUE的定义来看,SEE可用于评价供应商站点设计水平,是站点选型的依据,帮助提升全网能效;SPUE评价站点环保程度,虽不体现站点设计水平,却是运营商站点节能减排重要指标,帮助实现全网节能。

5 站点能效分级,提升全网能源效率

为了帮助运营商实现站点级节能,有必要建立站点能效分级标准,方便运营商选择更高能效等级的站点方案,不但能引导业内站点设计能效逐步提升,同时也能减少低效站点应用。由于SEE直接反映能量转换效率,宜作为站点能效分级的依据。参照民用空调、冰箱能效分级,一体化站点能效建议分为五级,如图1所示。

图1 站点能效分级建议

由于站点环境有较大差别,不同温度条件下,站点温控系统消耗的能源有较大区别,SEE会有一定变化。对于不同设计的一体化站点,站点能效应可以被设计、测量和比较,需要严格定义站点能源效率SEE的测量方法,如制定高温、常温和低温组合条件,按时间段测定输入总能源和主设备能耗,如果涉及燃油等非电能量,统一到焦耳单位进行测算,如1 kg柴油含46MJ能量,1 kWh电能含3.6 MJ能量,如果柴油发电机油耗为250 g/kWh,燃油转换效率为31.3%,长期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的无市电站点,站点能效不超过该值。在站点存在停电的情况下,站点如能对油机进行调度,如优先电池放电,减少油机供电,能源效率可以大幅提升。

全球仍有数十万个无市电站点,我国部分区域也规模存在。有市电场景下的高效站点,如果采用油机供电,若站点不能对油机进行能源调度,站点能效多为10%~15%;支持油机调度的混合供电站点,能源效率最高可大于30%。无市电区域油机供电能耗巨大,总能源成本是有市电站点的十倍,因而无市电场景下油机站点能效另行分级仍有重大意义。

站点能效分级标准牵引的方向是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包括优先使用光能、提高光能转换效率;最大化利用电能,减少油机运行时长;尽量少用或不用油机,在使用油机时最大化燃油转换效率。选择并部署更高SEE的站点,兼容太阳能和发电机输入与调度,在投资允许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站点PUE,提升全网能源效率(NEE,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猜你喜欢
油机全网温控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双十一带货6500万,他凭什么?——靠一句“把价格打下来”,牛肉哥火遍全网
大数据中心高压油机供电模式探讨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基于AT89S52的智能调节温控风扇设计
王天戈首支中文单曲《心安理得》全网首发
10kV油机在大型数据中心的并机控制与切换方案探讨
基于CRUISE软件1.6L油机匹配某轻卡动力总成分析
光学微球腔温控封装平台设计方法
一种一阶延迟惯性环节温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