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面瓦斯涌出规律及特征研究

2014-05-11 10:50史志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8期
关键词:稳定区机巷风筒

史志文

(潞安集团古城煤矿建设管理处,山西 长治 046100)

1 概述

本文针对某矿150602机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其瓦斯涌出规律,分析了涌出量与综掘工艺的关系,有效的保障了安全高效快速掘进。

2 综掘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2.1 综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分布规律

风流紊乱后多向、不稳定及瓦斯涌出不均匀是由于风筒出风后,折返后的风流受距离、设备、人员及漏风等影响。针对综掘面瓦斯分布规律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了大量实测研究,利用井下瓦斯监测系统对瓦斯涌出量进行定点与不定点、多探头连续监测,将测定结果绘制瓦斯浓度曲线图,尽管根据地质条件的差异及测量误差,每次结果有差异,总体趋势是近似一致的。下图1是某矿150602机巷掘进头20m范围内的一次浓度曲线测定结果。考虑矿区煤层瓦斯浓度大,采用双风筒布置。受风流、瓦斯涌出影响,从端头到外可分三区,分别为:折返区、不稳定区、稳定区。

图1 某矿150602机巷综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图

图2 某矿150602机巷综掘面割煤时瓦斯涌出变化曲线

图3 某矿150602机巷综掘面间歇割煤时瓦斯涌出变化曲线

第一区是瓦斯重要来源,当风筒与掘进迎头距离在3m内时,风速大,风量集中,瓦斯稀释很快,大于3m,局部瓦斯会积聚;

第二区是瓦斯第二来源,此区距风筒出风口8m,在此范围内,风流由于折返、综机设备及人员作业影响,风流不稳定,瓦斯由于大量的新煤壁的暴漏而释放很快;

第三区是瓦斯量最大区域,8m以后,瓦斯扩散均匀,基本稳定,从图1可知,瓦斯浓度曲线分布均匀,由于这一区汇集了整个掘进面的瓦斯,瓦斯量最大的。

2.2 综掘工作面风流流动状态

综掘面的风流除上述三区之外,还夹带有次生的旋涡流,特别是在折返及不稳定区(前8m范围内),风流很不稳定。文献及现场经验表明,在风筒另一侧巷道煤帮与端头0.5m2区域范围内存有一个三角区域瓦斯积聚较多,通常又称为上隅角,大量实测表明,风筒出口与掘进面小于3m时,上隅角区域的最小风速为0.2m/s,瓦斯不会积存,如图1,当大于3m时,无风区出现可能性增大,故设计时考虑双风筒通风,增加通风量,驱散瓦斯积聚区。

3 瓦斯涌出量与综掘工艺的关系研究

综掘面的推进速度对瓦斯涌出影响明显,当其不均匀推进时,瓦斯涌出有变化,具体表现为:停机时降低,割煤时升高。在停止割煤期间(即落煤和运煤),瓦斯涌出同样也会发生,主要表现为初期迅速降低,如间隔割煤,割一段停一段,瓦斯涌出相应减小,如图2,从9点到10点的1个小时掘进机一直运行,瓦斯浓度高达0.5%,从下午15点20分到16点00分割煤速度加快时,峰值可达0.72%,而支护、移溜子期间瓦斯浓度较小,峰值仅在0.15%左右。因此连续快速割煤速度快,瓦斯涌出量大,对瓦斯防治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间歇割煤和落煤运煤等其它工序期间瓦斯涌出量小,涌出均匀(如图3),但对矿压管理而言,是有利的,因此在两者之间应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与综采工作面相比,综掘面瓦斯涌出随割煤工艺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但波动范围、速度更明显,更灵敏。图3也反映了检修及支护到截齿割煤开始等工序变化的10min内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前者瓦斯浓度一般介于0.1%~0.2%,后者短短的3min瓦斯浓度就增加到近0.7%,猛增了4~6倍。

实测结果还表明,割煤期间与支护、检修期间瓦斯涌出的变化特点明显不同,割煤时瓦斯涌出波动很大,非常明显的不规律性;而后者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不明显,起伏幅度也较小。

结语

获得综掘面瓦斯涌出的一些规律,总结为分区特征:从端头往外可分三个区,即:折返区,不稳定区、稳定区,并量化了各分区范围;与综采工作面相比,综掘面瓦斯涌出随割煤工艺变化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但波动范围、速度更明显,更灵敏,割煤时瓦斯涌出波动很大,非常明显的不规律性;而后者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不明显,起伏幅度也较小。

[1]曹垚林.综掘工作面瓦斯预测技术在平顶山矿区的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

[2]王志权.基于煤巷掘进面瓦斯涌出指标实时突出预测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稳定区机巷风筒
晋能控股集团参编的两项国家能源行业技术标准正式实施
变速旋转圆柱薄壳动力稳定性研究*
离心式压缩机异型风筒法兰车削简图的计算模型研究
3712(1)东翼工作面过F3-2正断层
浅谈工作面过F3—2正断层的实践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高瓦斯长大隧道大直径风筒安装施工技术
低真空度下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稳定区的数值计算
应用三维逆向建模解决离心压缩机风筒间干涉问题
二1-21061机巷低抽巷全风压通风应用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