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执行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5-11 06:54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民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一、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概述

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始于1951年,随后不断补充和完善,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不断充实、逐步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概括地说,我国先后实施的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主要包括:(1)实施“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原则,主要针对散杂区的少数民族学生;(2)实施“适当降分”,具体降分幅度由各省区根据本省区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居住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等指标来确定;[1](3)西藏和新疆等自治区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单独划线、单独招生”措施;[2](4)举办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5)定向招生,定向分配,降分的幅度由各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1](6)重点大学和民族院校为少数民族考生留出一定计划,对线上生源不足情况可降分录取;(7)实施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培养人才规划;(8)实施研究生“双少"政策,即国家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优惠招生政策;(9)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研究生计划。

二、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制定依据分析

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既有现实需要,也有理论依据,更有相应的法律支持。

1.客观现实的需求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老少边穷高寒等民族地区尤其落后,这种现象由来已久。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包括实施高等教育政策倾斜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建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比如,2002年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4号);2004年教育部等部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2005年教育部为规范高校少数民族招生工作,切实照顾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考生,又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等等。

2. 教育公平理论依据

教育公平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这种权利“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

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就是为了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精神,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群体利益和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合理的导向,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

3. 现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业人才”;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也以国家教育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考录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优惠录取的政策。

三、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抽样调查

为了解掌握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在操作层面的具体执行情况,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选取的样本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我国少数民族培养基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这两所本科院校都招有少数民族预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我们选了本科生171人和研究生87人作为调查对象,调阅了347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资料。调查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5份,有效问卷188份。调查对象中170人为少数民族学生,其中79.8%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学生。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对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现行政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座谈中,不少学生提到生源所在地对政策的宣传存在不到位现象,学生信息闭塞,当地没有公众可见的高招优惠政策宣传,有些和自己相同处境的同学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表1 对现行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

2. 对现行优惠政策的看法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现行的政策表示支持,认为根据目前中国国情可以继续实施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8%的学生认为现行的政策需要改革。

表3 你认为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是否长期可行

表4 在享受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实践过程中是否顺利

3.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学生均是在不同程度上享受了我国的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在享受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有42.6%的同学认为政策执行较好,教育公平得到了保障。但也有25%的学生认为报考手续繁琐,政府工作效率低。在问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费或执行不公正等现象” 时,8.5%的同学认为确实有,而且现象越来越糟, 33%的同学认为不是很明显,但是也有这样的现象。

表5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费或执行不公正等现象

表6 少数民族在校期间感到学习压力

表7 少数民族在校期间感到经济压力

4.少数民族生在校期间的适应性

少数民族生在校期间的适应程度是国家实施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体现。调查组从少数民族生在校期间的总体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5.9%的学生融入性好,表示可以适应。有6%的学生反映完全不能融入,适应性差。在学习方面有13.3%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非常大或完全跟不上,在生活方面,33.6%的学生感觉到经济压力很大或者相当贫困,需要国家加大资助。

5.少数民族生的就业情况

调查分析了近三年2012-2014年高校民族预科生共347人来源情况及就业去向情况。发现生源为民族预科生的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不到70%,不仅远远低于学校总体就业率,而且回归民族地区就业情况很不理想,有一半以上学生没有回民族地区就业。

四、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作用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对国家实施高校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还是持充分肯定的意见。认为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执行了几十年,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现行政策在操作层面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一)积极作用

1.回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教育公平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期盼越来越高。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因地理以及历史社会等原因,导致教育落后,少数民族读大学很难的这么一种弱势状态,国家适时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少数民族高校招生优惠政策,不仅有力维护了民族地区考生的利益,也顺应了时代要求,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最终也维护了国家全体民族的共同利益。

2.造就了大批少数民族骨干精英,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实施少数民族高校招生优惠政策为社会选拔和造就了一大批的少数民族精英人才,他们已成为民族地区各行各业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3. 改善了国家人力资源结构,助推了人才强国战略

高校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人才资源问题,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的结构,有力地支持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4. 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大学学习,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而且提高了觉悟,与其他民族学生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根据高校调查问卷显示,少数民族考生对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对优惠的政策种类和优惠的具体程度都处在较低水平,当然一部分原因还是学生本身存在的漠视态度,但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面,与各级政府和学校没有做好招生政策的宣传与沟通工作有关。

2.学生经济负担相对过重

通过调查发现,高额的学习费用确实让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家庭感到不堪重负,尽管国家也出台一些减免政策,许多高校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相对于边远地区低收入家庭来讲,高额学费仍然是阻碍少数民族优秀考生享受民族政策,进入高校学习的重要原因。

3.政策执行把关不严

由于政策的规定和解读还不具体,有些条文给了基层实际操作人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国家虽是制定了政策,地方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解读和落实,政策如此纵向传递,很难保证不失真。还有,在招生优惠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如民族身份认定等关键环节,还存在着把关不严现象,有权势的家庭往往会钻这种漏洞,导致社会公信力缺失危机。

4.少数民族之间不平衡

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民族地区内部本身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一刀切的政策面前,小部分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就难以真正享受政策优惠,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的初衷未能充分体现。

5.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有所偏移

实施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发达地区或者较发达地区就业,只有少数人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区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就业,这种现象违背了政策制定的部分初衷,出现了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移。

五、完善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及其执行的若干建议

1.开展全面调查研究

做好调查研究是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的前提。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家庭、少数民族企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等领域,对现有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形式可以由民政部和教育部组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高校,自上而下开展,也可以设立全国性重大科研课题,对全社会招标,组织专家学者,作为科研任务来完成。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加大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的宣传,要保证四到位,一是机构人员到位。二是经费投入到位。三是宣传时间、空间到位。可采取长期宣传和短期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除日常宣传外,在每年高招和研招报考前,可反复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同时加大宣传面,要遍及每个民族地区。四是宣传方式和力度到位,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广泛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手段进行宣传,针对一些经济落后、网络通讯不是很发达的山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地区特点的方式进行宣传,要让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在民族地区家喻户晓。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是保证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首先要做到信息公开。这不仅要求政策公开,同时对政策的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等方面都要做到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其次,要加大对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那些权力部门、权利岗位,要规范工作要求,严格操作程序,杜绝任何可能滥用政策权利的机会,对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再次,就是畅通申诉渠道、举报渠道,建立问责制度等等。

4.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首先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政策的配套,要出台更多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费减免政策,特别是对来自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其次要打破单一的民族划分标准和以地区为单位的政策导向,要综合各民族的地区差异和实际情况,对现有政策进行补充完善,差别对待各种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地区情况,使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优惠政策的普照。再次,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企业对人才吸引力差的客观事实,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出台有力措施,拿出有足够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办法,吸引少数民族人才回归就业,而不是靠考前签约,毕业时寄回毕业证、档案等强制措施来迫使学生回归就业。

5.实施针对性教育培养

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要把好入口关,还要把好培养关、出口关。在培养过程中,要正视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知识和学科基础薄弱的事实,对他们量身定制,因材施教,实施针对性教育培养 。但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上,不可放松,要一视同仁。另外还要对签有就业合同契约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引导他们回归民族地区就业,把实现个人价值理想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出彩人生。

总之,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优惠政策总体上来说,是一项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好政策,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乐.关于高等教育招生民族政策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5):127-130.

[2] 李晓霞.新疆高校招生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2005,(1):77-88.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多元民族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