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研究*

2014-05-13 09:51刘红淼李艳玲杨继章姜少灏
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棉球肉芽肿念珠菌

刘红淼,李艳玲,杨继章,姜少灏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石家庄 050031;2.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51;3.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050017]

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研究*

刘红淼1,李艳玲2,杨继章1,姜少灏3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石家庄 050031;2.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51;3.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 050017]

目的 研究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方法采用体外抗真菌实验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真菌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及小肠炭末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止泻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炎作用;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解热作用。结果香桂化浊胶囊能明显抑制临床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标准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的生长,可显著减少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动物数(P<0.01),对小鼠小肠推进率延缓作用显著(P<0.01),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急性炎症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无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5,P<0.01)。结论香桂化浊胶囊体外对临床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以及标准株烟曲霉菌及黄曲霉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的止泻、抗炎、解热等作用。

香桂化浊胶囊;抗真菌;止泻;抗炎;解热

香桂化浊胶囊处方为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由广藿香、土大黄、肉桂等组成,具有芳香醒脾、清化湿浊之功效,主治各种疾病后邪留未尽、脾胃内伤所致长期大便溏泄或有黏液、腹胀肠鸣、纳呆,或有低热、舌苔白腻或白滑或见微黄,脉濡缓。主要用于慢性肠炎、真菌感染致肠炎证属脾虚湿困的治疗,疗效确切。近年来,该药的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和毒理学研究已有报道[1-6],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疗效,笔者在本实验中对其进行药效学实验,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药 香桂化浊胶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批号:20110601),氟康唑胶囊(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202),醋酸泼尼松(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5242),复方地芬诺酯(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105),阿司匹林(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308),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24)。

1.2 菌种 临床分离菌株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真菌室,均为致病性深部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大量菌丝,培养有念珠菌生长,经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鉴定,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标准菌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所。

1.3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合格证号:1104158),清洁级SD大鼠(合格证号:1105075),均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YXK (冀)2008-0023。

1.4 体外抗真菌实验

1.4.1 药基配制 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先将香桂化浊胶囊内容物用5倍0.9%氯化钠溶液在研钵内研20 min,再与高压灭菌后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趁热(液态)充分混合,倍比稀释成A(3.09 mg·mL-1)、B (1.545 mg·mL-1)、C(0.772mg·mL-1)、D (0.386 mg·mL-1)、E(0.193mg·mL-1)、F (0.096 mg·mL-1)、G(0.048 mg·mL-1)。氟康唑同上配制成A(2.0 mg·mL-1)、B(1.03 mg·mL-1)、C (0.515 mg·mL-1)、D(0.257mg·mL-1)、E (0.12 mg·mL-1)、F(0.064mg·mL-1)、G (0.032 mg·mL-1)浓度,分装试管,置斜面。

1.4.2 菌种接种 挑取适量菌株,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将丝状真菌置于研磨器中,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研磨,使每亳升菌悬液含菌细胞1×105~1×106个,每个试管内接种菌悬液50 mL,每个浓度接种2管,同时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作对照。置36℃恒温箱,每天观察生长情况,分别于1,2,3周记录,3周后最大稀释度无菌落生长为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1.5 止泻实验

1.5.1 对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雌雄兼用,体质量20~24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化水),香桂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1),阳性对照组(复方地芬诺酯0.05 g·kg-1)。均灌胃给药,0.2 mL·(10 g)-1,qd,连续3 d。给药后第2天禁食(不禁饮)12 h,第3天给药后30 min,各组均灌胃给予蓖麻油0.15 mL,给蓖麻油后立即将小鼠单笼观察,笼下垫一块滤纸,每隔1 h换纸一次。计算小鼠每小时排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小鼠数,记录5 h。采用Ridit法和Χ2统计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小鼠数。

1.5.2 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速度的影响 取小鼠50只,体质量20~24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香桂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2, 4 g·kg-1),阳性对照组(复方地芬诺酯, 50 mg·kg-1),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化水),均灌胃给药,0.2 mL·(10 g)-1,q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30 min,每鼠灌胃给予5%炭末-10%阿拉伯胶混悬液0.1 mL·(10 g)-1,于给予炭末后30 min处死小鼠,剖腹,自贲门至直肠末端摘出整个胃肠道,不加牵引,平铺于玻璃板,测量炭末前沿至幽门的距离和幽门至回盲部的距离(小肠全长)。计算炭末推进率(%)。炭末推进率(%)=(炭末前沿至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100%。采用t检验比较统计结果。

1.6 抗炎作用

1.6.1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的影响 取大鼠50只,♂,体质量200~24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香桂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 2 g·kg-1),阳性对照组(醋酸泼尼松,20 mg·kg-1),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化水),均灌胃给药, 1 mL·(100 g)-1,q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立即用足容积法测定大鼠左后足跖体积,1%角叉菜胶0.05 mL注射于左后足跖皮下以致炎,注射后1,2,4,6 h分别测量1次左后足跖体积,对统计结果进行t检验[7]。

1.6.2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 取大鼠50只,♂,体质量约150 g,戊巴比妥钠浅麻醉,背位固定,下腹部去毛,常规皮肤消毒,下腹部正中切口,将两个棉球(制备质量为30 mg的棉球,大小松紧相近、高压灭菌,每个棉球加入氨苄西林,1 mg∶0.1 mL,烤葙50℃烤干、备用)分别植入两侧腹股沟皮下,缝合切口。手术后当天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香桂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1),阳性对照组(醋酸泼尼松,20 mg·kg-1),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化水),均灌胃给药,1 mL·(100 g)-1,qd,连续7 d,第8天脱臼处死,取出棉球,60℃烤箱放置12 h,精密称质量,减去原棉球质量即为肉芽肿净质量(mg),除以体质量,按mg·(100 g)-1表示肉芽肿系数,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1.7 解热作用 取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50~200 g。测正常体温后,每只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1,6 h后体温升至高峰,取体温升高0.8~2.2℃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香桂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1),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1 g·kg-1),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纯化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1次,灌胃容积为1 mL·(100 g)-1。然后测定给药后1,2,3,4,5 h体温,以给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值与药前体温值进行配对t检验,判断各组药后体温下降情况[7]。

2 结果

2.1 体外抗真菌实验结果 香桂化浊胶囊对致病性念珠菌临床株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对白念珠菌抗菌作用最强(表1)。香桂化浊胶囊对念珠菌标准株抗菌作用强于念珠菌临床株,亦强于曲霉菌(表1,2)。香桂化浊胶囊对氟康唑胶囊体外抑菌作用较差的克柔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有较好抑菌作用(表2)。氟康唑胶囊对白念珠菌临床珠、标准株抗菌作用最好,但对克柔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的临床株和标准株抗菌作用较差(表2)。

表1 香桂化浊胶囊对临床株念珠菌的MIC测定结果 mg·mL-1

2.2 止泻实验

2.2.1 对小鼠蓖麻油泻下模型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香桂化浊胶囊高剂量组4 h排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大鼠数均显著减少(P<0.01)。阳性对照组4 h排稀便滩数亦显著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2 香桂化浊胶囊和氟康唑对标准株与临床株真菌MIC测定结果 mg·mL-1

2.2.2 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速度的影响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香桂化浊胶囊各剂量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小肠推进速度显著减慢(P<0.01),见表4。

2.3 抗炎作用

2.3.1 对大鼠足跖角叉菜胶炎症的影响 香桂化浊胶囊高、中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大鼠足跖急性炎症肿胀被明显抑制,致炎后4 h和6 h大鼠足跖体积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阳性对照组致炎后1 h足跖肿胀被明显抑制(P<0.01)[8],见表5。

2.3.2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影响结果 香桂化浊胶囊0.5,1,2 g·kg-1连续给药7 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无显著影响。醋酸泼尼松可显著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系数(P<0.05),见表6。

2.4 解热作用 香桂化浊胶囊各剂量组体温均明显降低,均于给药后2 h开始降温。阳性对照组给药后1 h即开始降温。模型对照组给药后4 h体温开始下降,见表7。

3 讨论

笔者曾采用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考察香桂化浊胶囊体内抗菌作用。结果对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采用小鼠溶血素抗体形成实验和用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考察香桂化浊胶囊对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香桂化浊胶囊1,2,4 g·kg-1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虽有降低的趋势,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无明显影响。

表3 5组小鼠腹泻情况统计结果 ±s

表3 5组小鼠腹泻情况统计结果 ±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

组别小鼠/只剂量/(g·kg-1) 1 h动物数滩数2 h动物数滩数3 h动物数滩数4 h动物数滩数5 h动物数滩数香桂化浊胶囊低剂量组10100.0±0.020.5±1.030.5±0.940.5±0.740.4±0.5中剂量组10200.0±0.030.6±1.330.4±0.730.4±0.760.7±0.7高剂量组10410.1±0.330.3±0.540.4±0.500.0±0.0*120.2±0.4阳性对照组100.0520.3±0.630.7±1.350.8±1.020.2±0.6*220.4±0.9模型对照组10…10.2±0.661.7±1.650.9±0.170.8±0.661.2±1.6

表4 香桂化浊胶囊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 ±s

表4 香桂化浊胶囊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 ±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小鼠/只剂量/(g·kg-1)小肠总长炭末推进距离cm推进率/%香桂化浊胶囊低剂量组10144.5±3.231.9±3.971.5±4.5*1中剂量组10244.6±3.729.2±3.765.7±8.2*1高剂量组10440.7±2.624.2±3.959.5±8.9*1阳性对照组100.0543.4±4.517.8±2.841.9±4.4*1模型对照组100.040.0±2.633.7±1.984.5±6.7

表5 5组大鼠不同时间左足跖体积测定结果 mL,±s

表5 5组大鼠不同时间左足跖体积测定结果 mL,±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大鼠/只剂量/(g·kg-1)致炎前致炎后1 h致炎后2 h致炎后4 h致炎后6 h香桂化浊胶囊低剂量组100.51.31±0.221.86±0.282.31±0.422.34±0.522.37±0.44中剂量组1011.26±0.141.75±0.472.04±0.472.16±0.52*12.23±0.51*1高剂量组1021.25±0.071.69±0.321.99±0.342.22±0.47*12.23±0.35*2阳性对照组100.021.21±0.071.37±0.11*21.46±0.27*21.60±0.20*21.58±0.21*2模型对照组10…1.30±0.121.96±0.332.26±0.312.65±0.332.70±0.25

表6 5组大鼠棉球肉芽肿系数测定结果 ±s

表6 5组大鼠棉球肉芽肿系数测定结果 ±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大鼠/只剂量/(g·kg-1)棉球数/个肉芽肿系数/[mg·(100 g)-1]香桂化浊胶囊低剂量组100.520 35±7中剂量组10120 31±11高剂量组10220 32±9阳性对照组100.0220 20±9*1模型对照组10…20 36±11

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桂化浊胶囊对致病性念珠菌临床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但对白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其对念珠菌标准株的抗菌作用强于念珠菌临床株,也强于曲霉菌。尤其本品对氟康唑胶囊体外抑菌作用较差的克柔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因此,该体外抗真菌实验研究为香桂化浊胶囊治疗真菌感染性肠炎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表7 5组大鼠不同时间体温测定结果 ±s

表7 5组大鼠不同时间体温测定结果 ±s

与本组用药前比较,*1P<0.05,*2P<0.01

别大鼠/剂量/只(g·kg-1)体温/℃用药前用药后1 h用药后2 h用组正常药后3 h用药后4 h用药后5 h香桂化浊胶囊低剂量组100.538.5±0.439.9±0.339.8±0.539.4±0.5*139.3±0.5*239.1±0.5*239.1±0.4*2中剂量组10138.5±0.439.9±0.239.8±0.539.3±0.7*139.2±0.7*239.1±0.5*239.1±0.5*2高剂量组10238.4±0.339.9±0.339.3±1.339.0±1.1*139.0±0.8*138.9±0.6*238.8±0.5*2阳性对照组100.138.4±0.339.9±0.338.6±0.6*238.5±0.5*238.4±0.4*238.5±0.6*238.5±0.5*2模型对照组10…38.5±0.339.9±0.540.0±0.539.6±0.439.5±0.439.3±0.5*239.0±0.3*2

香桂化浊胶囊可明显减少蓖麻油腹泻小鼠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动物数,对小鼠小肠推进率具有显著延缓作用;本胶囊剂对大鼠足跖角叉菜胶所致急性炎症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无显著影响;本品还可降低由酵母升高的大鼠体温。结果表明,其对真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咳嗽、吐痰、炎症及发热等均有较好的作用。

临床上由于长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导致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治疗上常采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特别是抗真菌药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等,由于其价格昂贵、肾毒性等,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中被列入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抗深部真菌感染的中药制剂提供了参考。

[1] 刘红淼,姜少灏,张振杰,等.正交实验优选香桂化浊胶囊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J].中国药房,2010,21(47):4449-4450.

[2] 刘红淼,房桂珍,李艳玲,等.香桂化浊胶囊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11):990-991.

[3] 刘红淼,杨继章,王云志,等.香桂化浊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27):2553-2554.

[4] 杨继章,刘红淼,李艳玲.肉桂油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27):2579-2581.

[5] 刘红淼,杨继章,李艳玲.HPLC法测定香桂化浊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2,23(15):1397-1398.

[6] 刘红淼,李艳玲,杨继章,等.香桂化浊胶囊毒理学研究[J].医药导报,2013,32(2):159-162.

[7]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59,331,356,297.

[8] 王宪英,杨劼,李雪靖.骨痹宁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医药导报,2010,29(4):436-438.

DOI 10.3870/yydb.2014.03.014

R286;R965

A

1004-0781(2014)03-0325-04

2012-10-22

2012-12-05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2083)

刘红淼(1977-),男,河北巨鹿人,副主任中药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药制剂与新药研发。电话:0311-85917269,E-mail:liu8720285@126.com。

杨继章(1957-),男,河北邢台人,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药物稳定性。电话:0311-85917352,E-mail:yjzh1957@163.com。

猜你喜欢
棉球肉芽肿念珠菌
可爱的棉球
小棉球
PCR-RFLP在VVC相关念珠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怎样消除气逆打嗝
和好,还是绝交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