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超微饮片与附子水提物毒性比较

2014-05-13 09:51潘望平曹秀荣周素文何开勇
医药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提物饮片附子

潘望平,曹秀荣,周素文,何开勇

(1.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 430064;2.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汉 430071)

附子超微饮片与附子水提物毒性比较

潘望平1,曹秀荣2,周素文1,何开勇1

(1.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 430064;2.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汉 430071)

目的 比较附子超微饮片与附子水提物在不同制剂工艺条件下毒性剂量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附子超微饮片以最大可溶浓度(0.25 g·mL-1)最大给药体积(0.8 mL)一日一次灌胃给药,附子水提物分别以附子超微饮片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给药,以及不同浓度(1,0.8,0.64,0.52 g·mL-1)不同剂量给药测定水提物半数致死量。结果附子超微粉在最大可溶浓度(0.25 g·mL-1)最大剂量给药后小鼠死亡15%,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其最大耐受量小于10 g·kg-1;附子水提物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8.0 g·kg-1(生药)。结论该实验结果提示,不同工艺提取的附子毒性不同,超微饮片毒性大于水提物毒性2倍以上。

附子超微饮片;附子水提物;毒性

附子(Radiχ Aconiti LateralisPreparata)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Debv的干根加工品。味辛,性热,为温里药。有资料显示,生附子及其浸出物因含大量乌头碱而对心脏有明显毒性,长时间煎煮可破坏乌头碱,使之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大减[1-3]。笔者在本实验中使用炮制后的附子水提物以及同批附子微粉化处理后的饮片进行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性研究,以初步比较二者毒性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质量18~20 g,雌雄各半,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鄂)2008-0003。

1.2 供试品 附子超微饮片(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1001,规格:每袋2 g,相当于生药2 g);附子饮片(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20130104)。以上供试品均为炮制后使用(方法: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 cm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1.3 动物饲养环境 室温:(20±1)℃,湿度:60%~75%,实验动物设施合格证号:SYXK(鄂)2008-0009。

1.4 仪器 JM5102电子秤。

1.5 溶液配制与预实验

1.5.1 溶液配制 实验前将附子饮片加水煎煮,合并2次提取液,浓缩至相当生药1 g·mL-1溶液,附子超微饮片临用前用85℃热水溶解至最大可溶浓度(0.25 g·mL-1),放冷至室温后备用。

1.5.2 预实验 取上述小鼠6只,分2组,每组3只,附子饮片水取物及附子超微饮片在相同浓度、相同剂量条件下给药,毒性有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附子超微饮片及附子水提物同剂量给药毒性反应(预实验)

1.6 实验方法 根据预实验结果,附子饮片水取物可测出半数致死量,附子超微饮片可测最大耐受量,则水提物按1∶0.8剂距,用灭菌水配制成1,0.8,0.64, 0.52 g·mL-1溶液。附子超微饮片溶液(0.25 g·mL-1)临用前配制。

1.6.1 附子超微饮片最大耐受量测定 取上述小鼠40只,均分为2组,样品组及阴性对照组(灭菌水)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均按40 mL·kg-1体积分别灌胃给予供试品溶液及溶剂,一日一次,给药后观察动物即时反应并连续观察14 d。

1.6.2 附子提取物半数致死量测定 取上述小鼠40只,均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各组均按40 mL·kg-1体积分别灌胃给予供试品溶液,各组浓度分别为1,0.8,0.64,0.52 g·mL-1,给药后观察动物即时反应并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

2 结果

2.1 附子超微饮片最大耐受量测定 动物在给药后3 min内活动减少,反应严重者于给药后2 h内死亡,动物20只共死亡3只,存活动物在给药后约3 h恢复正常。观察14 d内反应情况及毒性状况,未发现其他毒性反应。死亡动物尸检可见胃肠胀气,其他无异常改变,见表2。

2.2 附子提取物半数致死量测定 给药后动物在3 min内活动减少,反应严重者于给药后2 h内死亡。存活动物在给药后约3 h恢复正常。观察14 d内反应情况及毒性状况,未发现其他毒性反应。死亡动物尸检可见胃肠胀气,其他无异常改变。实验结束后,用NDST-8 Bliss法计算LD50,半数致死量结果为28.02 g·kg-1(生药),其95%可信限为25.45~30.83 g·kg-1,见表3。

表2 附子超微饮片小鼠灌胃给药毒性反应(最大耐受量测定)

3 讨论

相同浓度下附子超微饮片与水提物急性毒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毒性有差异。由于附子超微饮片小鼠灌胃给药受限于浓度不能测出半数致死量,其最大耐受量小于10 g·kg-1;其水提物半数致死量为28.02 g·kg-1,说明微粉化的附子的毒性大于同批非微粉化附子饮片。

表3 附子水提物小鼠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

近年来,微粉化技术在制剂中的运用比较广泛,中药饮片经微粉化后也可达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本实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经动物口服给药,证明了附子超微饮片与附子水提物毒性有明显差异,超微化后毒性增加,二者最小死亡浓度相差2倍以上,说明微粉化后的附子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有了改变。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中药饮片不同制剂形式入药后的安全性需重点关注,同时,对有效剂量的研究需同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1]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00-605.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09-216.

[3] 丁兆梦.中药药效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5-107.

DOI 10.3870/yydb.2014.03.015

R286;R965

A

1004-0781(2014)03-0329-02

2013-05-10

2013-06-22

潘望平(1970-),女,湖北汉川人,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药理毒理。电话:027-87271327,E-mail:sw6660@163.com。

猜你喜欢
水提物饮片附子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天麻水提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真伪鉴别
黄花蒿叶水提物对三七根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丹参水提物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