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教育优先发展彰显活力

2014-05-14 08:03杨兴红
云南教育·视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祥云县委全县

杨兴红

多年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初步建立起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县教育事业正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迈进。

实行校长聘任制,增强学校管理活力

2004年,祥云在全州率先实施以高中校长聘任制、负责制、年薪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内容的“四制”改革,取消了高中校长行政级别。2008年,县教育局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把校长聘任制延伸到乡镇中心学校、初级中学、城区小学(幼儿园),进一步理顺了学校人、财、物的管理,明确了校长的责、权、利关系,落实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全县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治校、自主办学、特色发展、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激活了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科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先后于2008、2013年两次下发《关于加强教职工调配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教师调配的基本原则,对新招聘教师的分配、教职工调动的管理、城区和坝区教师支教等备受教职工关切的核心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在全县教师适度合理流动的前提下,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确保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结合教职工调配和校长聘任制的实施,实行人才能进能出、岗位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师训工作,鼓励教师岗位成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注重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四是加大从师范类重点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2008—2013年共招聘中小学教师642人,教师队伍在数量上得到了充实,结构上得到了改善,质量上得到了提高。

统一高中录取分数线,确保高中学校公平竞争

从2005年开始,祥云县普通高中实行全县统一录取分数线、划片招生的招生制度改革。在每年中考结束且州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完成后,由县招生办公室根据全县普高招生计划,划定统一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祥云3所公立高中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各自的招生片区内按分数择优录取。构建了县域内公立高中公平竞争、有序竞争、均衡发展的平台,激发了工作动力,维护了教育公平,祥云一中、祥云四中跻身于省一级高中行列。

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008年,祥云县制定实施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监测评价方案”,2011年对“三个方案”作了修订完善。方案立足起点,关注过程,重在激励,突出增量评价、发展评价,确保客观公正。着力构建能促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关注自身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公平有序竞争的教育环境。通过几年的实践,评价方案对促进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学教育以打基础、促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全县18所初级中学齐头并进,均衡发展,中考高分段人数始终位居全州前列;2006—2013年高考总上线率、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和600分以上人数连续8年位居全州前列。继2005年祥云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后,2009年,祥云四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祥云二中晋升为省二级一等高级中学。2012年,祥华中学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2013年祥云四中晋升为省一级二等高级中学。2008年以来,祥云作为全州唯一实现万人应届生高考参考率达到州平均水平、完成年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指标和高考上线率居全州前三名的县市之一,县教育局连续5年被州教育局考核表彰为“大理州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4所高中学校也多次受到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构建教育激励机制,激发内部竞争活力

如果说三个“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监测评价方案”的实施,已经从制度层面上构建了客观、公平、公正、积极、鼓劲、激励的教育环境,那么,多年以来县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怀就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建立了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激励机制。从2006年起,每年的教师节,县委、县政府都召开大规模的庆祝表彰大会,重奖优秀教师,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2013年,县委、县政府又启动实施了对考取重点大学学生及任课教师的奖励制度,这对于调动广大师生严谨治学、再创佳绩的积极性、主动性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

近年来,祥云县按照“放开两头(幼儿教育、高中教育)、搞活中间(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拓宽引资渠道,优化办学环境,积极引导和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办学,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县民办幼儿园从2000年的空白发展到2013年的111所,基本覆盖了坝区村委会,并逐步向山区延伸,全县4~6岁儿童入园率为90.71%。

为了破解制约祥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胆改革,于2007年成功引进兴建了祥华中学,以每亩2万元的低价划拨给学校建设用地108亩;按照双向选择、自觉自愿的原则,从祥云公立学校借调48名优秀教师到学校任教。祥华中学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新建、当年招生。在祥云这块充满魅力的红土地上,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办学理验与本土的教育优势有机结合,绽放出了绚丽的奇葩:2010年,祥华中学首届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就取得了州内外普遍公认的优异成绩。2008—2012年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并多次受到省教育厅、州教育局的表彰奖励。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县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祥云县星睿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7 000多万元,在县城新区按标准化、高起点新建起占地32亩、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的星睿幼儿园。于2013年8月26日正式开园,首次招生180多人。星睿幼儿园的建成,是祥云发展民办教育的又一成功范例,缓解了城区幼儿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进城经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

实施祥云一中改扩建工程,有效整合初高中教育资源

祥云是个人口大县,也是个教育大县。为了缓解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面向未来,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祥云一中改扩建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291.62亩,建筑面积119 461平方米,估算投资约3.994亿元,办学规模为120个教学班,在校生约6 000人,以省一级一等完中标准规划建设,并整合占地96亩、概算投资2.4亿元、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的祥云县全民健身中心使用。2014年8月,祥云一中新校区全面竣工后,为了实现祥云县初、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促进中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拟对全县的初、高中学校作如下有效整合:一是祥云一中从老校区整体迁往新校区,祥云二中整体并入祥云一中新校区。二是将祥云二中和祥云一中老校区改办为两所初级中学。届时,祥云将有公立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民营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含祥云三中)19所。全县形成以祥云一中、祥云四中为支撑,祥华中学为补充的普通高中教育构架和祥云职中扩容提质、普教职教协调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新格局。高完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标志着祥云县高中教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全县优质高中教育基地日臻形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祥云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事业正在彩云大地上高歌起航。

猜你喜欢
祥云县委全县
桃酥
桃 酥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安龙县委离退局召开县情通报暨老干部座谈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