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和谐高效的物理课堂

2014-05-14 07:50刘升超
物理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师

刘升超

(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山东 邹城 273500)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笔者认为要促进全体学生不断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是关键,而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智慧挑战的课堂,更是开放创新的课堂.

1 把物理课上得有趣些

对刚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激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这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最需要落实的课程目标之一.对具有畏学、厌学情绪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把物理课上得有趣些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1 设计诱人的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就如同演员第一次“亮相”,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大气压强时,笔者先给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在一个空的透明可乐瓶子内加入少量热水,稍过一会把热水倒掉,迅速将一个气球扣在瓶口,过一会,学生看到气球被吸入瓶内,并且在瓶内膨胀起来,同时,可乐瓶被压瘪.这一导入,骤然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2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由于教材中的情境具有统一性、简约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蓝本,适当进行改造、整合,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事例、联系社会热点的事例等等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生动事例充实到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中,势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容时,就可以边播放火箭升空的图片或视频,边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什么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再提出类似的问题:嫦娥三号探测卫星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要多次变轨,有时还需要调整运行姿态,这其中涉及到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知识?

将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高新科学技术不是遥不可及,很多高科技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到目前所学的知识规律.这样,不但拉近了科学技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1.3 设计刺激好玩儿的练习

中学生处于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有刺激性、有思维含量和想象元素的练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思维上的“天马行空”,既能诱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球引力突然消失,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你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球自转突然加速或减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据此,你能设想一种不用交通工具而实现免费旅游的方法吗?

再如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给学生提出问题,你能用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导弹吗?如果能怎样才能手抓导弹呢?

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在感到刺激好玩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问题的挑战性,因而会积极地投入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能“多想”、“想远”、“异想天开”,时间久了,学生创新意识就会逐步形成.

1.4 机智处理突发事件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需要教师依靠教学机智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

如在讲“动能与势能”时,临近下课,突降暴雨,学生都向窗外看去,显然,学生的兴奋点都转移到暴雨上了.当时,如果武断地打断学生,把学生的精力生硬地拉回课堂,效果一定不好,于是走到窗前,手指向窗外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雨滴的下落情况,想一想,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其动能、重力势能如何变化?机械能怎样变化?面对学生正感兴趣的情境而提出的问题,学生欣赏下雨的情感更投入.他们认真观察而思考着,这一做法既满足了学生观看下雨的欲望,又高效利用了剩余的时间,加深了学生对于动能、势能和重力势能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能够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把物理课上得民主些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民主是一种教育原则、教育的衡量尺度和教育政策.民主的课堂是以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形成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为保证,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为追求的课堂.民主的课堂需要教师经心营造.下面就营造民主课堂谈两点做法.

2.1 民主的课堂,需要营造一个师生“畅所欲言”的话语场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将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代替.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耐心、爱心、细心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心声.讲得好的要大张旗鼓地鼓励,讲得不到位的要进行巧妙点拨,使其感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讲得不正确的要耐心地给予纠正,使其感到教师给予的关爱,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言说的自由、冲动与快乐.唯有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话语权,方能体现师生人格和地位的平等,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

下面是笔者进行“杠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上课一开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和生活体验谈一谈对杠杆的认识和想法.有个学生说道:“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学生们都纷纷说这是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突然又有一个学生非常调皮地带着调侃的语气说到:“他呀!撬动地球仪还差不多”,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笔者接着提问后面的这位学生:“你来跟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你认为刚才的那位同学不可能撬动地球,但能够撬动地球仪呢?”这位学生漫不经心地说:“地球仪很轻,而地球太重了”.继续追问“很重的地球真的无法撬动吗?为什么阿基米德说可以撬动?大家想一想,假如要撬动地球,除了支点,对于杠杆还有什么要求?”,这时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很多学生都说:“杠杆需要很长”,还有学生补充说:“需要把支点放在靠近地球的地方”……通过这样一个畅所欲言的争论、讨论过程,让大多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考了影响杠杆转动(平衡)的因素,认识到杠杆的转动(平衡)除了跟所受的动力、阻力大小有关以外还跟距离(力臂)有关,从而让学生就能够较好地领悟引入力臂概念的意义,为学生理解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学生张开了嘴巴,即使话语不多,有时甚至只是只言片语或者是“信口开河”,也往往饱含智慧的成分.因为学生“无意中”说出的这些内容更加接近他们自己真实的思维水平,反映他们的元认知,更容易在思维能力相近的学生中引发共鸣.因而,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些智慧,并拓展开发成教学素材,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民主的课堂,需要营造一个师生“自由自在”的活动场

物理课堂本质就是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流程的实质就是由一个个探究活动串联而成.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始终把学生推向前台,精心组织学生投入到探究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教师营造的自由活动场中乐此不彼地去探索、去尝试、去交流、去发现、去创造.

例如,在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笔者给每个小组的学生提供了以下器材:2只带灯座的小灯泡,装有2节或3节干电池的电池盒,3只开关,足够用的导线.要求学生利用所给的器材组成1个可以让2只灯泡都发光的电路.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提示或要求,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除实现了基本教学目标外,学生还有很多“意外”的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发现两灯泡并联时,比串联时要亮,但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借邻组的灯泡,将3个或4个灯泡串联,从而得出“串联的灯泡越多,灯泡的亮度越小”的结论;还有些学生因“发现的规律”不同引发了争论,有学生认为两灯泡并联时亮度相同,而有的学生认为亮度不同,有的学生还给大家演示了局部短路的现象;有的学生介绍说跟教师学会了用一段导线检查判断哪部分电路开路的方法等等.最初接触电学就在实验中有这么多新奇的“发现”,尽管有些学生的表述不很准确,“发现”的规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瑕不掩瑜,这定会给“发现者”带来浓厚的诸如成功感、自豪感、好奇心、学科兴趣等等,同时,对其他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引领作用.

3 把物理课上得开放些

课堂需要开放,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才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也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我们的物理课上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提供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在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物理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开放性是和谐高效课堂的又一特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3.1 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的开放需要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需要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去激发学生的灵感,更需要物理的内在魅力去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创造条件,突出学生间的合作研讨,营造共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探究,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发展,才能创造出精彩和奇迹.

例如,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时,有学生提出: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做实验,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斜面而滑不到水平面上.对此,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进行改进:固定车轴不能左右移动;增加车重或降低斜面的高度或给斜面挖浅槽等等.更令人惊奇的是,有学生提出了认为更好的实验方案:不用斜面,先将一根弹簧的一端固定,再用小车压缩弹簧,然后放手,让弹簧将小车沿水平面弹射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辩和讨论后,又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补充:为了使小车最初的速度相等,每次实验时应将弹簧被压缩的程度相同(比如都压缩到最大程度)以后放手.笔者猜测,学生可能是在玩有弹簧的玩具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生活经验迁移到了实验设计上,这种实验设计也许学生还讲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也可能考试考不到,但他们能够想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要比做几道难题的收获要大的多.

3.2 教学资源的开放

教师要善于拓展课堂空间、开放教学资源,将教学向课堂之外、向学生所处的社区和生活开放.

图1

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通过如图1所示的图片介绍汽车导流器的形状及作用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修车时,某位师傅粗心地将导流器的上下两个表面安装反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发学生对于导流器形状的关注和思考,促进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理解.

再如讲述人眼观察物体“视角”的问题时,笔者出示了用手机拍摄的一幅图片(如图2所示),让学生对比观察月亮和路灯大小,然后提出问题:月球和路灯相比,你感觉哪一个更大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而引出视角的概念.

图2

教学资源的开放有利于学生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丰富物理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总结,构建充满乐趣,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和谐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教师
只因是物理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