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有效机制探索

2014-05-14 16:07张建军等
成人教育 2014年2期

张建军等

【摘要】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实践为例,结合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从人才共育平台的创建、课程开发载体、产学研合作教学以及高职院校服务功能拓展等方面,探索“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深入融入到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全过程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涉农高职专业;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共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2-0102-04

【收稿日期】2013-11-19

【基金项目】2013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有效机制探索”,项目编号为HZYKY201313,主持人:张建军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3-),男,陕西洋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及农林类高职教育教学。

高职教育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五要素是否真正融入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甚至校园形态之中,[1]并构建起配套的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体制和机制,由此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

涉农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群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也不尽一致,所以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以及不同专业群结构的校企合作在特点、内涵与利益结合点上各不相同,其内涵也随着实践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目前,校企合作的共性研究较多,但对特定背景和模式下校企合作的个性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结合秦巴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及汉中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开展研究,以加强研究结论对涉农高职专业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

一、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及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我院涉农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分析

汉中居秦巴龙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陕南之首,资源优势明显。实现汉中经济跨越式发展,要结合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围绕绿色产业寻求突破,抓住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汉中在区域发展中边缘化特征明显,但农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要围绕绿色产业寻求突破

汉中因地理区位、政策、历史人文等多重因素导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省重点发展决策中显现出边缘化特征。但是,汉中绿色生态、绿色走廊、绿色产业、园林城市为主体的绿色汉中系统工程蓬勃发展,汉中仙毫在第31届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荣获本届博览会唯一茶叶金奖,汉中具天然的绿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围绕绿色产业寻求突破,培育壮大“猪、茶、药、菜”四大主导产业。我院涉农高职专业可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培养服务于四大主导产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汉中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工业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明显,要抓住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

汉中工业以资源加工为主,培育和发展一批生物医药如“雪之溶杜仲胶囊”、“天麻睡宝胶囊”和绿色食品如“建兴牌双低油”、“成祥大米”等新兴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市场潜力巨大,抓住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我院涉农高职专业应加强与新兴生物食品企业合作,培养适合秦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汉中秦巴地域特色鲜明,历史底蕴浓厚,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汉中生态环境优良,为人类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之一;汉中是世界著名的生态资源基因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三国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生态绚丽多姿,有利于同周边城市联系和合作,应大力发展过境旅游,共同打造跨区旅游热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和生态观光农业。所以,我院涉农高职专业可依托秦巴地域特色,突出区域特色,培养服务于生态旅游经济和生态观光、特色农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汉中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我院涉农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汉中社会经济发展要围绕绿色产业寻求突破,抓住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所以,汉中职业教育应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大力发展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我院涉农高职专业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绿色种养业、绿色食品业、绿色中药业、绿色旅游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凝练匹配经济区域产业布局特色,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农村合作社以及示范村等合作,注重行业部门的指导作用,创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产学结合的合作办学新模式,强化“人才共育”理念,探索实践我院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有效机制。

二、我院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有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一)建立“政校行企”四方参与的“农林类高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合作平台,构建校企“人才共育”有效机制

我院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区域经济、“政校行企”四方全面合作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务科研处和各系负责人为成员的院级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协调院地、院企的校企合作工作;各系成立系级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系校企合作的落实与实施。我院农林系成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张星显研究员等8名行业企业专家以及农林系专业骨干教师和21家行业企业参与的常设机构“农林类高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全程管理。

1.依托合作平台,协调组织调研人才培养规格,确定涉农高职专业定位

目前,我院农林系依托平台协调组织专家,定期深入调研汉中区域社会经济现状,每年定期召开“农林类高职专业建设研讨会”,大力推进校地、校企、专业和产业的“三层对接”,找准学校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解决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结合问题,科学制定涉农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依托合作平台,每年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每两年开展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专业调查,以行业为指导,吸引企业参与,针对职业和岗位需求,组织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习实训、质量考核标准等进行研讨和交流,形成校内外专家共同确定涉农高职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参与制定、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工作机制;结合秦巴地区天然生物资源,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和天然生物资源开发三大领域,建立了“贴近行业,阶段培养,循环实训,阶梯上升”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endprint

2.以“合作平台”为切入点,促进“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突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职业性

依托合作平台,通过各种渠道与本行业较有影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甚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学院专业教师沟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以职业岗位群要求决策设置专业,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强调职业与岗位的针对性。我院农林系与汉中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汉中果业学会”,充分利用理事单位身份开展工作;与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及汉中市茶叶协会共同调研,申报了具有地方特色陕西省唯一的“高职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与汉中市质监局共同合作调研,申报了当前全国高职目录外“高职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因合作平台保证了行业企业的有效参与,起到行业引领作用,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以及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突出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职业性。

(二)依托合作平台,以“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校行企”三方联动有效运行“人才共育”机制

1.“校行企”三方联动共同开发高质量“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农林系依托合作平台,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骨干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如针对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工作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分阶段调研该专业市场需求,联合陕西秦洋酒业集团等多家食品类骨干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职业技能实习标准,将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前置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将学校实践教学内容置换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全面实施工作任务导向项目课程,创建工作案例资源库,使教学内容融入行业标准,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林类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使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行业特色。

2.课程开发要讲求“三效”,有利于实训课程开展

我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制定激励机制,整合课程开发资源,组建涉农各专业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开发团队。我院农林系先后联合陕西秦洋酒业集团等多家食品类骨干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实习标准,制作学习包,从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人手,以能力为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营造合乎生产和工作实际场景的实训教学环境,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相吻合;紧随工作岗位需求更新节奏,使我院“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更贴近食品职业岗位群要求,提高了课程开发的“效率、效果、效益”,确保了工作任务完成、工作知识和技能上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训课程开展。

(三)以“企业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技术开发及科研小项目”为纽带促校企联动,以服务促合作,以服务求发展,以科研促教学,有效运行“人才共育”机制

1.学院以优势教学科研资源服务于社会和企业,以服务促合作,以服务促教学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盈利,高职院校的根本利益是育人、促进课程改革、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服务。[3]我院立足点是服务于汉中区域经济发展,以服务促合作,以服务促教学,最终是以服务求发展。所以,我院农林系充分发挥“基地和平台”的服务功能,面向城市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扩大汉中企业职工技能及企业管理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样化培训。充分利用学院优势教育教学设施,面向社会、企业开展技能鉴定和科技服务。同时,我院农林系充分利用师资、实验设备等优势资源,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资讯中心、人才调剂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社区及农村提供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近三年累计派出教师参加科技下乡扶贫50余人次,为勉县鱼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略阳县明珠大樱桃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茶叶教授”长期联系宁强老代坝茶厂进行技术服务,推荐13名研究生及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在涉农企业担任首席工程师。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了校企的合作,提高了涉农专业服务“三农”的能力和学院的知名度。

2.“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合作,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我院农林系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创新实施科研为导向的合作模式,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合作,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依托社会、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以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农林系已与上海、汉中等地3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室24个;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农场1个,学生在技术人员管理下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企业和学校提供生产服务,使学生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使学校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并分担企业的研发风险。“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提升了学院整体研发能力。

同时,从生产一线的实际中找项目、找课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内容,与企业以“技术开发中心、经营实体”等方式共建技术创新联盟,谋求建立科技孵化器等。通过技术创新联盟使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衔接,教学科研机构与企业融合,使合作成为双方自身生存发展的战略组成部分。

(四)以“人才资源”为纽带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共育”, 广建就业“基地”,促进“三双”专业团队建设实现双向管理,有效运行“人才共育”机制

1.以“人才资源”为纽带吸引企业参与人才的过程培养,广建就业“基地”促合作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的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不高,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4]因此,学校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的过程培养,校企双方要共同实施教学及培训,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壮大所需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我院农林系先后与“天津宝迪”、“北京大北农”等企业采用“订单培养”、“冠名办班”等方式,吸引企业参与人才过程培养。同时,我院与相关企业以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近3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手工制茶”、“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动物外科手术”等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10余次,提高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知名度。endprint

2.以“人才资源”为纽带促“三双”专业团队建设,实现双向管理促联合

我院农林系以“人才资源”为纽带促进“双栖”聘任、“双岗”工作经历和双师素质“三双”专业团队建设。采用直接聘请、柔性引进和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尝试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岗位交流,吸引行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兼职行业企业的技术指导,企业技术骨干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推行“双栖”聘任制。农林系先后安排17名专业教师担任合作企业生产、管理和应用性技术研发骨干,使专业教师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人才需求规格,提升了教师职教能力;聘请汉中市天汉园林有限公司徐汉伦高级工程师等27人为农林系各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建立“挂职顶岗”、“对调顶岗”和“阶段性全脱产”制度,摸清了地方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形成长效的教师到企业、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的机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暑假、实习蹲点时间下企业,每年轮流安排专业基础课教师至少有4周时间到企业以增强职业背景,专业课教师至少有8周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服务以强化企业工作经历,推行“双岗”工作经历制。

三、启示

(一)要进一步探索实施工学结合的机制措施,增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主动性和内在驱动力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工学结合是本质,如果不能实现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只是个空壳。[5]我院涉农高职专业紧密结合秦巴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群,初步建立了由“政校行企”四方共同参与指导办学的合作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我院涉农高职专业规划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了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但“工学结合”是校企人才共育的本质,如何实施“工学结合”机制措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企业服务。企业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合作企业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难于与学校进行前瞻性的合作,导致企业参与人才共育主动性不够,工学结合内在驱动力不足,合作关系不够持久稳定,这不仅对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带来一定难度,也给教师参与工学结合增加了不少困难。所以,要进一步探索增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主动性的内在驱动力措施。

(二)要进一步在地方政府和学院层面上建立一套“人才共育”的激励机制

人才共育要注重与当地政府、行业和企业相互沟通交融,发挥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作用,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合作。[6]我院拓展服务功能,以服务促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但是,在地方政府和学院层面上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探索在地方政府和学院层面上建立一套“人才共育”的激励机制,以创建积极有效、产学研结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努力使我院成为汉中区域文化传播与职业教育服务中心,以增强我院办学活力。

(三)要进一步将生产实习农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吸引社会、教师甚至学生参与创业,以实现“项目式教学、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可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将我院的生产实习农场建成集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场、畜牧良种繁育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场和现代休闲观光农场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以提供农作物及花卉苗木良种、特种动物养殖示范以及生态观光旅游等,并在科技咨询、新品种引进、高新技术推广以及宠物养护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使之成为引领汉中农业高新技术和带动汉中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吸引社会、教师甚至学生参与创业,以实现“项目式教学、双轮式驱动、课题化管理”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学忠.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3,(3):63-67.

[2]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EB/OL].http://www.zjjy.com.cn:88/sfdwsjlt/zlxz/zl_16.html.

[3]谢露静.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0):11-13.

[4]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J].职教论坛,2013,(3):21-24.

[5]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11.

[6]郑雅萍.再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2,(4):5-6.

(编辑/赵晓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