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2014-05-15 14:41周珂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排球体育教师

周珂

排球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球类运动,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推动排球的普及和提高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予以深入的分析和积极的调整。所以本文从一个高校排球教师的角度,对新时期下高校排球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当前高校排球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排球课程不感兴趣

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都没有排球基础,可以说对排球是比较陌生的。而刚开始学习排球的时候,所学习的都是一些基础技术,这又让他们感受十分乏味,与自己想象中的那种激烈的对抗、紧张的氛围以及团结的协作等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伴随着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学生本身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带有一定娱乐性质的项目,如轮滑、街舞等,相对于排球来说,更受到学生的青睐。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没有认识到排球自身丰厚的魅力,从而没有产生对排球课程的浓厚兴趣。

2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当前的高校排球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步的向前进行,虽然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学沿着既定轨道运行,但是这样的模式和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机械的学习,几乎没有教学效果可言,排球本身所具有的竞技性、合作性等特点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灌输的容器,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丝毫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言,从而使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3教学环境有待完善

良好的教学环境无疑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其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到其中的热情,而且是师生安全的保证。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的排球场地和设施都比较陈旧,使教学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天气较冷的时节,在尘土飞扬的场地上进行学习,很容易出现受伤的问题。而且多数场地都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各类器材的借用也无从谈起,多种原因综合到一起,对教学本身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对高校排球教学发展的建议

1学校领导充分重视

学校领导是整所学校的领军人,他们对于排球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排球教学所涉及到的软硬件因素,都要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所以说,作为学校领导来说,则应该充分认识到排球教学在整个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全方位支持这门课程的开展。具体说来,首先,要拿出专项资金,保证教学场地和设施的完善。其作为教学的先决条件,将对整个教学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应该由学校出面,联系体育教师,制定出整个学校的排球发展规划。包含教学计划、比赛计划、活动计划等多个方面,然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再次,则要联合团委、体育教研室等多个部门,多展开一些排球比赛和活动,其不但是对教学的有机补充,而且也是对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必要的时候学校领导应该亲临现场,以示鼓励和支持。最后,则是对教师进修、培训等活动的大力支持。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各种有助于教学水平提高的活动中,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和重视。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带动下,不仅使整个教学得到坚实的保障,而且还要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种积极参与排球活动的氛围。唯有此才能够为排球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2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修养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成败。所以高校排球教学改革,要将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满足教师的数量要求。排球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必修课,对于教师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是排球专业毕业,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师资配备显然还需要加强和完善。所以作为学校方面来说,应该在专业排球人才的引进上予以适当的倾斜,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在学历等方面的要求,先从数量上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是对现有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体育老师已经多年都没有参加过的各种培训,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能力,都处于一个“过时”的状态,所以应该给教师以多种机会进行充电。如邀请一些名师或著名运动员来学校讲座、现场指导等,也可以安排教师外出进修等。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最后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是在教学本身方面却有一定的缺失。当今教育学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学习一些教育学知识,并主动应用到教学中,最终获得教学效果的提高。

3充分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高校排球教学中所出现的多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没有充分激发起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所以说,应该将兴趣的激发作为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首先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而教师则是学生这种主动探索的合作者。比如一些技战术的运用,都可以向学生讲明后,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其次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性格、志趣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能将所有学生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培养,而是要求通过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仔细观察后,进行逐一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因材施教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感,继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是创新教学形式。一味的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势必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如果能够将教学和各种活动、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则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经常观看一些比赛的直播、经典比赛的录像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并举,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将会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4完善评测制度

评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不但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了解教学现状,并做出有机调整的重要渠道。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排球教学中,所沿用的仍然是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很多时候,其并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应,没有起到考评应有的效果。所以说,要对传统的评测环节进行改革。首先是将评测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国外的很多高校,都采用了这种考评模式,即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经常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些小的考评,而且将考评及时公布出来,作为最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就使得考评更加全面和公正。比如很多同学可能在期末的考试中出现了失误,按照以前的考评方式,是难以获得好成绩的,但是引入日常考核后,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保护了他们学习排球的热情。其次是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以往的考评中,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来进行,并没有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因为高校排球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排球运动员,而是让其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为他们终身喜欢排球、喜欢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一教学目标就决定了其评测形式的多样化。比如有的同学善于组织比赛、有的同学对排球比赛讲解十分在行,有的同学在某一项技术比较出色,这都是学生在排球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长,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所以说,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考评本身并不是目的,学生们是不是掌握了某一种知识技能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让他们感受到排球运动的魅力,真正喜欢上排球。

5强化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意识

课外体育锻炼承担着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调节学生精神生活的任务,是体育课的延伸,其内容的选择不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排球活动的这块教育阵地来弥补体育课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消化、吸收和实践在体育课上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强化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身体方面的基础。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素质教育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可以说为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还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这门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说,在高校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应该以此为契机,对整个排球教学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审视,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调整,使排球课真正成为深受学生们喜欢的课程,在得到各种锻炼和提高的同时,推动着我国的排球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牛晓东.浅论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改革之路[J].科技信息,2010(27).

[2]刘多.对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1(10).

[3]徐静.普通高校排球选修课教学现状与改革[J].内江科技,2010(12).

[4]刘嘉.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改革与建设刍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

[5]孙俊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6]郭亮.高校排球课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排球体育教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教师如何说课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